一种电缆挂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2427发布日期:2023-02-28 23:0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挂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挂载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蓬勃发展,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临时布设大量的电缆,向各种工程设备及照明器具供电,满足现场施工作业需求。
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施工区域会不断变化,因此在建筑楼层内设置的临时电缆就需要随之不断调整位置。目前在施工现场常用的临时电缆铺设方法往往需要在框架柱上打孔、埋设膨胀螺栓、挂设绝缘钩或包塑钢丝绳来架设电缆,这种方式不仅对建筑结构造成影响,还需要在后期工序中进行修复,而且所用材料也不能全部重复利用,施工时往往需要配合使用电动工具,使得临时电缆铺设过程施工繁琐、效率低下。
4.为解决建筑施工现场电缆的临时铺设问题,从业人员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0818293.2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电线/电缆架空支架,包括架空底座、架空盖板和支脚,架空底座设置在支脚上,架空盖板设置在架空底座上,以将电线/电缆夹在架空盖板与架空底座之间。该方案利用架空盖板与架空底座对电线/电缆进行夹紧固定,然后通过支脚进行架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线/电缆架空困难的难题,但由该方案及其结构可知,其支架在施工现场架设后占用空间较大,需整理出相应的地面区域以及容置空间来安放该支架,这样会给地面施工过程的物流通道带来影响;在一些特殊工业建筑例如上下层之间楼板设有开口的情况下,安放该支架较为困难,因此,该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
5.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利用建筑结构的框架柱来临时挂载电缆,避免对框架柱造成损伤破坏以及对地面的物流通道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受该楼层地面建筑结构或堆放物的影响,需要开发出一种电缆挂载装置来满足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设置电缆挂载位置可能会损伤破坏建筑结构、影响地面物流通道、受地面建筑结构或堆放物影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挂载装置,基于摩擦自锁原理,通过可伸缩的挂载结构,可灵活方便地设置在多种规格的框架柱上,并能够重复使用,避免对框架柱造成损伤破坏以及对地面的物流通道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受地面特殊建筑结构或堆放物的影响。
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挂载装置,包括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连接部、挂载部、第一调距部件。
8.所述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与抱持的建筑体之间产生压力及摩擦力,以实现与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的重力相平衡。
9.所述连接部分别与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相连接。
10.所述挂载部设置于连接部的一端,以实现对挂载物的承载。
11.所述第一调距部件调节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实现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对不同尺寸建筑体的抱持。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电缆挂载装置还设有第二调距部件,以调节挂载部与电缆挂载装置所抱持建筑体之间的相对距离。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距部件是与第一作用部相连接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套设于连接部并可沿连接部移动以实现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相对距离的调整。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距部件还包括与滑动套螺纹连接的定位紧固件,所述定位紧固件的一端位于滑动套内部并设有压板,通过调整定位紧固件位于滑动套外部的一端来使得压板与连接部之间压紧固定。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调距部件是设于连接部的与滑动套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作用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至少有一个为空腔结构并容纳另一个在其内腔伸缩以实现不同的连接长度。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沿其纵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横向通孔,以便于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伸缩实现不同连接长度时在二者对应重叠的通孔位置通过连接件固定。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在其与建筑体的抱持面设有防滑垫以增大摩擦力。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挂载部包括挂钩,所述挂钩表面设有绝缘层。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挂载部还包括固定环,以实现在大跨度挂载时在固定环中穿设承载绳来承载电缆。
2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滑垫在与建筑体的接触面上设有凹凸结构以增强防滑能力;所述防滑垫与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21.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是:
22.1、电缆挂载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与抱持的建筑体如框架柱之间产生压力及摩擦力,实现与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的重力相平衡,避免对框架柱造成损伤破坏以及对地面的物流通道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受地面特殊建筑结构或堆放物的影响。
23.2、电缆挂载装置设置的第一调距部件,可灵活调节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之间的相对距离,实现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对不同尺寸建筑体的抱持,从而提高了本装置对施工现场的适用性。
24.3、电缆挂载装置设置的第二调距部件,可灵活调节挂载部与电缆挂载装置所抱持建筑体之间的相对距离,满足施工现场对线缆挂载位置、距离的不同使用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性。
25.4、电缆挂载装置的可拆卸式设计使得其安装时不需借助电动工具,拆装方便,并可重复使用,该装置易于加工,成本经济,提升了施工现场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挂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挂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挂载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挂载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挂载装置的挂载部示意图;
31.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挂载装置的承载受力分析示意图。
3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3.1-挂钩;2-绝缘层;3-固定环;4-第一作用部;5-防滑垫;6-定位紧固件;7-定位螺母;8-滑动套;9-固定螺母;10-通孔;11-第二作用部;12-防滑垫固定螺栓;13-第一连接杆;14-压板;15-固定螺栓;16-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缆挂载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设置电缆挂载位置可能会损伤破坏建筑结构、影响地面物流通道、受地面建筑结构或堆放物影响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5.请参阅图1-图5,一种电缆挂载装置,包括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连接部、挂载部、第一调距部件。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与抱持的建筑体之间产生压力及摩擦力,以实现与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的重力相平衡;连接部分别与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相连接;挂载部设置于连接部的一端,以实现对挂载物的承载;第一调距部件调节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实现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对不同尺寸建筑体的抱持。该装置基于摩擦自锁原理,通过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与抱持的建筑体之间的摩擦性能以及调距部件,实现对该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在建筑体例如框架柱上的承载。
36.请参阅图2,第一调距部件是与第一作用部4相连接的滑动套8,滑动套8套设于连接部并可沿连接部移动以实现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相对距离的调整。滑动套8与连接部可通过较小的过盈配合连接以实现相对移动,优选地,为便于现场快速调节,本例中滑动套8与连接部为间隙配合以使得滑动套8可以方便地在连接部上移动调整位置,同时,为了在其调至合适位置时进行固定,如图4所示,第一调距部件还设有与滑动套8螺纹连接的定位紧固件6,定位紧固件6的一端位于滑动套8内部并设有压板14,通过调整定位紧固件6位于滑动套8外部的一端来使得压板14与连接部之间压紧固定。可通过在滑动套8侧壁上开设螺纹孔来实现与定位紧固件6的螺纹连接,本例中采用在滑动套8侧壁上设置定位螺母7,以实现与定位紧固件6更为可靠的螺纹连接。
37.进一步地,电缆挂载装置还设有第二调距部件,以调节挂载部与电缆挂载装置所抱持建筑体之间的相对距离,满足施工现场对线缆挂载位置、距离的不同使用需求,进一步丰富本装置的使用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距部件可以是设于连接部的与滑动套8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3、与第二作用部11连接的第二连接杆16,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6至少有一个为空腔结构并容纳另一个在其内腔伸缩以实现不同的连接长度。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6之间配合连接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通过较小的过盈配合连接通过敲击方法实现距离调整,也可通过设置螺纹连接结构来实现距离调整,优选地,基于成本考虑以及便于现场快速调节,本例中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6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以便于
伸缩调整二者的连接长度,同时,为了在其调至合适长度时进行固定,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6分别沿其纵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横向通孔10,以便于在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6伸缩实现不同连接长度时在二者对应重叠的通孔10位置通过连接件例如固定螺栓15、固定螺母9进行固定。
38.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本例中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6、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均采用空心型钢。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在其与建筑体的抱持面设有防滑垫5以增大摩擦力。防滑垫5可采用橡胶材质,并在其接触作用面开设凹槽花纹以提高其与建筑体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滑垫5与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之间可以通过防滑垫固定螺栓12连接固定。
39.本例中,挂载部包括挂钩1,所述挂钩1表面设有绝缘层2,该绝缘层2可以是在挂钩1外表包裹的塑胶绝缘套。如图5所示,可选地,挂载部还可以增设固定环3,以实现在大跨度挂载时在固定环3中穿设承载绳例如包塑钢丝绳来承载电缆,以防止电缆垂度过大。
40.具体在使用时,根据施工现场对线缆挂载位置、距离的具体使用需求,可先对第二调距部件进行调整,亦即调整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6至理想的伸缩长度,并使得二者的通孔10重叠对齐,然后在通孔10中穿设固定螺栓15,并用固定螺母9相固定。然后根据现场框架柱的尺寸,对第一调距部件进行调整,亦即调整与第一作用部4相连接的滑动套8在第一连接杆13上至合适位置,再调整定位紧固件6位于滑动套8外部的一端,在其与定位螺母7的螺纹连接作用下,使得定位紧固件6位于滑动套8内部的压板14与连接部之间压紧固定。在挂钩1或固定环3设置挂载物之后,如图6所示,在位于作用位置点o的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的重力fg作用下,第一作用部4与框架柱的作用点为a,受到框架柱的支撑力na及摩擦力fa,na及fa合力为ra;第二作用部11与框架柱的作用点为b,受到框架柱的支撑力nb及摩擦力fb,nb及fb合力为rb;a点与b点的垂直距离为h,o点与框架柱的距离为s,框架柱的抱持尺寸为d,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与框架柱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
41.在如图6所示的垂面内,在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的重力fg作用点,亦即o点建立fg、rb、ra的力的矢量三角形omn,np垂直于om,在该垂面内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受力平衡,因此na=nb。
42.在力的矢量三角形omn中,mn表征的力f
mn
=rb;no表征的力f
no
=ra;om表征的力f
om
=fg;po表征的力f
po
=fa;mp表征的力f
mp
=fb;fa+fb=f
po
+f
mp
=fg。因此易知,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与框架柱之间同时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实现最大的承载重量,此时,fa=fb=f
po
=f
mp
=μna=μnb;可再以b点为力矩转轴中心,建立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的力矩平衡式:fa·
d+na·
h=fg·
(s+d)。
43.由以上式子得到μ=h/(2s+d)。因此,只要使得第一作用部4、第二作用部11与框架柱之间的摩擦系数μ≥h/(2s+d),或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的重力作用点o与框架柱的距离s≥(h-μd)/(2μ),即可满足摩擦自锁条件,使得电缆挂载装置及挂载物不会相对于框架柱滑动,从而实现本装置对电缆的托载功能。
44.综上,本技术一种电缆挂载装置,基于摩擦自锁原理,通过可伸缩的挂载结构,可灵活方便地设置在多种规格的框架柱上,并能够重复使用,避免对框架柱造成损伤破坏以及对地面的物流通道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受地面特殊建筑结构或堆放物的影响。
45.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
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