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夹持的高稳定性分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3863发布日期:2023-02-01 02:3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夹持的高稳定性分线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线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脱夹持的高稳定性分线盒。


背景技术:

2.分线盒是配线电缆或光缆的终端,连接配线电缆或光缆和用户线路部分,对主干线进行分支,具有重要的作用,分线盒可安装在桥架、箱体、管道、电缆沟等狭小的空间内,不占用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安装方便,不需要截断主电缆。
3.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101823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封闭掩盖式分线盒,包括壳体、端口、插槽和盖板,所述壳体正面开设有端口,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插槽,所述壳体顶端可拆卸连接盖板,所述盖板表面铰链连接挡板,所述挡板内壁粘接有毛刷,所述壳体底端复合有底座,所述底座表面安装有导向座,且导向座上表面开设有线槽,所述导向座外部设有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通过在端口一侧设置挡板,挡板配合毛刷对闲置的端口进行封闭遮盖,具有很好的防尘效果,挡板对插接有电缆线的断口处进行防水保护,提高使用效果,通过导向座配合压紧机构使用,便于对插接在插槽内部的电缆线压紧固定,防松动和防脱落性能好,保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4.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通过单纯的弹簧作用力作用于压板对电缆线进行夹持固定,由于弹簧作用压板的力存在一定的范围,当对细小的电缆线夹持固定时,压板与电缆线之间的压力较小,无法对细小的电缆线实现稳定防脱,并且电缆线与线孔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湿空气进入到分线盒内,长时间后接线端容易生锈,导致接触不良。
5.因此,发明一种防脱夹持的高稳定性分线盒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夹持的高稳定性分线盒,具备夹持压力可调、电缆线与线孔之间封堵的优点,解决了当对细小的电缆线夹持固定时,压板与电缆线之间的压力较小,电缆线与线孔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湿空气进入到分线盒内,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夹持的高稳定性分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正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带锁箱门,所述盒体内腔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盒体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盒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镶嵌贯穿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表面安装有加气组件,所述盒体的两侧均焊接有安装板。
8.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背面与支撑板的正面焊接,所述支撑板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正面固定镶嵌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后端通过轴承活动镶嵌连接有方板,所述支撑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一。
9.优选的,所述方板的正面滑动贯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后端焊接有压板,所述导向杆的前端贯穿至u型板的正面,所述导向杆后端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方板的背面和压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焊接有转盘,所述压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二。
10.优选的,所述加气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与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滑动贯穿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竖杆表面的底部活动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内腔的顶部和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一,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气囊的表面连通,所述软管另一端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二,所述竖杆的顶部焊接有圆板,所述盒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气囊相适配的线孔。
11.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腔的左侧安装有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包括网框,所述网框的左侧通过螺栓与盒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网框的顶部对接插入有网罩,所述网罩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网罩的内腔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焊接有把手。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端焊接有限位板。
13.优选的,所述气囊的正面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前端的表面螺纹套设有密封盖。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座、u型板、螺母、丝杆、方板、导向杆、压板、弹簧一和转盘的配合,具备能够对连接到盒体内的电缆进行压持固定的优点,同时可调节压持力的大小,对电缆线夹持固定,防松脱性能好。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竖杆、活塞、弹簧二、进气管、单向阀一、软管、单向阀二、圆板和气囊的配合,具备能够对穿过线孔的电缆与盒体之间进行密封的优点,同时对电缆和盒体之间进行加固,防脱性能好,减少湿空气进入到壳体内,降低对接线端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立体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立体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气组件局部剖视立体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组件局部剖视分解立体示意图。
22.图中:1盒体、2带锁箱门、3安装座、4支撑板、5夹持组件、51支撑座、52u型板、53螺母、54丝杆、55方板、56导向杆、57压板、58弹簧一、59转盘、6气囊、7加气组件、71壳体、72竖杆、73活塞、74弹簧二、75进气管、76单向阀一、77软管、78单向阀二、79圆板、8安装板、9除湿组件、91网框、92网罩、93固定板、94活性炭颗粒、95把手、10橡胶垫一、11橡胶垫二、12限位杆、13限位板、14出气管、15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图5,一种防脱夹持的高稳定性分线盒,包括盒体1,盒体1的正面通过
铰链转动连接有带锁箱门2,盒体1内腔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盒体1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表面安装有夹持组件5,盒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镶嵌贯穿连接有气囊6,气囊6的表面安装有加气组件7,盒体1的两侧均焊接有安装板8;
24.夹持组件5包括支撑座51,支撑座51的背面与支撑板4的正面焊接,支撑板4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u型板52,u型板52的正面固定镶嵌连接有螺母53,螺母5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54,丝杆54的后端通过轴承活动镶嵌连接有方板55,支撑座5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一10;
25.方板55的正面滑动贯穿设置有导向杆56,导向杆56的后端焊接有压板57,导向杆56的前端贯穿至u型板52的正面,导向杆56后端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簧一58,弹簧一58的两端分别与方板55的背面和压板57的正面固定连接,丝杆54的另一端焊接有转盘59,压板5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二11,通过设置支撑座51、u型板52、螺母53、丝杆54和方板55,在导向杆56、压板57、弹簧一58和转盘59的作用下,能够对连接到盒体1内的电缆进行压持固定,同时可调节压持力的大小,防松脱性能好;
26.加气组件7包括壳体71,壳体71的一侧与盒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壳体71的顶部滑动贯穿设置有竖杆72,竖杆7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活塞73,竖杆72表面的底部活动套设有弹簧二74,弹簧二74的两端分别与壳体71内腔的顶部和活塞73的顶部固定连接,壳体71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75,进气管75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一76,壳体71的底部连通有软管77,软管77的一端与气囊6的表面连通,软管77另一端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二78,竖杆72的顶部焊接有圆板79,盒体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气囊6相适配的线孔,通过设置壳体71、竖杆72、活塞73和弹簧二74,在进气管75、单向阀一76、软管77、单向阀二78、圆板79和气囊6的作用下,能够对穿过线孔的电缆与盒体1之间进行密封,同时对电缆和盒体1之间进行加固,减少湿空气进入到壳体71内,降低对接线端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置橡胶垫一10和橡胶垫二11,增大支撑座51和压板57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对电缆线上表面压紧固定,提高防滑效果,对电缆线夹持固定,防松脱性能好;
27.盒体1内腔的左侧安装有除湿组件9,除湿组件9包括网框91,网框91的左侧通过螺栓与盒体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网框91的顶部对接插入有网罩92,网罩9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3,网罩92的内腔填充有活性炭颗粒94,固定板93的顶部焊接有把手95,通过设置网框91、网罩92和活性炭颗粒94,对分线盒内进行除湿,保持分线盒内的干燥环境;
28.支撑板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的前端贯穿压板57并焊接有限位板13,通过设置限位杆12和限位板13,对压板57进行导向限位,使其在移动时更加的稳定;
29.气囊6的正面连通有出气管14,出气管14前端的表面螺纹套设有密封盖15,通过设置出气管14和密封盖15,便于将气囊6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便于对气囊6内的气体进行更换。
30.使用时,将需要与分线盒连接的电缆线穿过压板57和支撑座51之间,再穿过气囊6与安装座3连接,然后转动转盘59使丝杆54转动,并在导向杆56导向限位的作用下,使丝杆54、方板55、弹簧一58、导向杆56和压板57进行移动,使支撑座51上的橡胶垫一10和压板57上的橡胶垫二11与电缆线的表面接触,随着方板55的移动弹簧一58不断压缩,将其作用在压板57上,对电缆线上表面压紧固定,提高防滑效果,对电缆线夹持固定,防松脱性能好,然后往复按压圆板79,在弹簧二74的作用下使竖杆72和活塞73往复上下移动,将外界的气体
通过进气管75进入到壳体71内,再通过软管77进入到气囊6内,对气囊6内部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对穿过线孔的电缆与盒体1之间进行密封,同时对电缆和盒体1之间进行加固。
31.综上所述:该防脱夹持的高稳定性分线盒,通过盒体1、带锁箱门2、安装座3、支撑板4、夹持组件5、气囊6、加气组件7和安装板8进行配合,解决了当对细小的电缆线夹持固定时,压板与电缆线之间的压力较小,电缆线与线孔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湿空气进入到分线盒内,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