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转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8454发布日期:2023-02-04 02:0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正反转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转子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反转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2.跑步机等健身设备的电机已经开始采用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这种电机可靠性好,转动惯量大,工作平稳,但散热性相对较差。
3.为此我司在先申请的cn215733773u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在运行时,机壳等组成的转子转动,机壳内部产生负压,在后端盖的通风孔进风,经过通风槽与风叶形成具有锥度的导风面并从通风槽排出,可以将气流平稳地排出,散热效果好,噪声更低。但是随着跑步机行业的发展,此电机的散热性能和噪声大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高性能跑步机等健身设备的需求,而且跑步机等健身设备大多需要用到电机的正反转功能,此电机在正转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但是一旦反转时其散热效果没有正转时好,而且容易产生啸叫,导致噪声增大。
4.因此,亟待一种能够显著提升散热效果,降低啸叫等噪声的正反转无刷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正反转无刷电机。
6.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正反转无刷电机包括机壳、前端盖、转轴、定子及后端盖,且机壳内设有磁石,以使得机壳、前端盖、后端盖及磁石组成转子,机壳与前端盖连接的一端设有进出风道;
7.前端盖位于机壳内的一面设有与进出风道配合的第一叶轮;
8.后端盖中心处设有第二叶轮;
9.以使得当机壳正转时,第一叶轮正转形成离心风扇将机壳内的空气往外排,第二叶轮正转形成涡轮风扇将空气往机壳内抽,形成增压散热气流;
10.当机壳反转时,第一叶轮反转形成涡轮风扇将空气往机壳内抽,第二叶轮反转形成离心风扇将机壳内的空气往外排,形成反向的增压散热气流。
11.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对前端盖、机壳以及后端盖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将前端盖上原先的一圈通风槽去除,转而设置于机壳上,从而显著降低了前端盖的加工难度,同时机壳上直接加工进出风道(通风槽),加工难度低;
12.2、而后端盖增加了第二叶轮,如此当机壳正转时,第一叶轮正转形成离心风扇将机壳内的空气往外排,第二叶轮正转形成涡轮风扇将空气往机壳内抽,形成增压散热气流,当机壳反转时,第一叶轮反转形成涡轮风扇将空气往机壳内抽,第二叶轮反转形成离心风扇将机壳内的空气往外排,形成反向的增压散热气流。增压散热气流和反向的增压散热气流都为类似推挽的结构,具有风阻小和压差大的优点,提升了风的流畅性和受控性,(因为风进去后不会被阻挡直接被甩出来了,也就不会被反弹回去,因此风阻小,震动小,且压差
大,同样的啸叫也小了)。使得正反转均能够起到同样的散热效果和降噪效果,适用范围更广
13.3、与目前直接侧边出风的电机相比,本技术可将皮带等驱动部件安装在前端盖一侧,如此风就不会一直吹皮带,从而提高皮带的寿命(一直给皮带吹热风会导致皮带寿命急剧)。
14.进一步地,第一叶轮的每个扇叶的数量与形成进出风道的进出风口的数量一致。此设置,可保证空气能够顺利地进出机壳,提升散热效果和降噪效果。
15.进一步地,每个进出风口的朝向与每个扇叶的轮廓匹配,以使得机壳内和机壳外的空气能够顺畅进出进出风口。
16.此设置,可进一步保证空气能够顺利地进出机壳,提升散热效果和降噪效果。
17.进一步地,第二叶轮的厚度大于后端盖其余部分的厚度。此设置,可保证第二叶轮有足够的风量,同时满足后续安装轴承的空间。
18.进一步地,第一叶轮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第一安装腔。可方便安装轴承。
19.进一步地,第二叶轮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第二安装腔。可方便安装轴承。
20.进一步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通过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可在保证强度和散热性能的同时,提供更加轻量化的性能,减少整个电机的重量。
21.进一步地,前端盖远离第一叶轮的一面设有加强筋。可对前端盖的强度进行加强。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5.图4是图3的a-a等轴测剖视图。
26.图中,1、前端盖;2、机壳;3、后端盖;4、磁石;5、塑胶支架;6、定子;7、转轴;8、轴承;11、第一叶轮;111、第一安装腔;12、皮带槽;13、加强筋;21、进出风道;211、进出风口;31、第二叶轮;311、第二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披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本技术基于我司在先专利cn215733773u公开的外转子电机进行改进,通过对前端盖1、机壳2以及后端盖3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将前端盖1上原先的一圈通风槽去除,转而设置
于机壳2上,同时机壳2上直接加工进出风道21(通风槽),后端盖3增加了第二叶轮31,其余结构与在先专利基本一致,如磁石4通过塑胶支架5(尼龙+玻纤30%)安装于机壳2内,以及定子6组件的结构,均与在先专利一致,因此本技术如何运行的原理以及定子6、转轴7及磁石4部分的结构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30.如图1-4所示,本正反转无刷电机包括机壳2、前端盖1、转轴7、定子6及后端盖3,且机壳2内设有磁石4,以使得机壳2、前端盖1、后端盖3及磁石4组成转子,机壳2与前端盖1连接的一端设有进出风道21;
31.图1中定子6的其中一部分位于磁石4内,并不是表示该部分和磁石4有连接关系,仅仅是爆炸图的爆炸步骤导致。
32.其中本技术的改进点在于机壳2、前端盖1及后端盖3,其余部分均未更改,且前端盖1及后端盖3的安装方式也是和在先专利一致,可沿用以前的生产线,同时沿用绝大多数的工艺工序,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
33.其中,前端盖1位于机壳2内的一面设有与进出风道21配合的第一叶轮11,第一叶轮11的每个扇叶的数量与形成进出风道21的进出风口211的数量一致,每个进出风口211的朝向与每个扇叶的轮廓匹配,以使得机壳2内和机壳2外的空气能够顺畅进出进出风口211。即能够采用具有弧度的结构,使得空气能够流畅地进出进出风道21,可进一步保证空气能够顺利地进出机壳2,提升散热效果和降噪效果。
34.其中,前端盖1同样具有和在先专利一样的皮带槽12,通过皮带驱动带动机壳2和后端盖3以及磁石4一起转动,当然可以是其他结构,如齿轮。
35.优选地,第一叶轮11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装轴承8的第一安装腔111,第二叶轮31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装轴承8的第二安装腔311。可方便安装轴承8。轴承8安装在转轴7上,使得前端盖1和后端盖3可以在转轴7上顺畅转动,转轴7是不动的。
36.其中,后端盖3中心处设有第二叶轮31,第二叶轮31的厚度大于后端盖3其余部分的厚度。
37.以使得当机壳2正转时,第一叶轮11正转形成离心风扇将机壳2内的空气往外排,第二叶轮31正转形成涡轮风扇将空气往机壳2内抽,形成增压散热气流;
38.当机壳2反转时,第一叶轮11反转形成涡轮风扇将空气往机壳2内抽,第二叶轮31反转形成离心风扇将机壳2内的空气往外排,形成反向的增压散热气流。
39.在本实施例中,前端盖1和后端盖3均通过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如选用6061,当然机壳2也可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或者可以采用价格低廉的无缝钢管制成。可在保证强度和散热性能的同时,提供更加轻量化的性能,减少整个电机的重量。
40.优选地,为了对前端盖1的强度进行加强,前端盖1远离第一叶轮11的一面设有加强筋13。结构也与在先专利一致。
41.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实用新型未对其进行详述。
42.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4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前端盖1、机壳2、后端盖3、磁石4、塑胶支架5、定子6、转轴7、轴承8、第一叶轮11、第一安装腔111、皮带槽12、加强筋13、进出风道21、进出风口211、第
二叶轮31、第二安装腔3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44.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