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0606发布日期:2023-07-28 02:0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驱动电机,具体为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


背景技术:

1、驱动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然后再将其转变为动能的装置,主要为大多数的机械设备提供动能,以供机械的正常运作,而在驱动电机内的转子高速转动的同时会伴随的高额的热量产出,对此,在驱动电机的设计上经常会在其尾部加装叶片随转子的转动而形成风力流动,从而对转子以及定子进行散热,但也由于叶片是与转子的转轴固定连接,导致叶片的转速以及散热能力受转子的转速的约束,只能由单一转子进行控制,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若所需转子的转速过低,反而会影响到驱动电机的内部散热问题,导致驱动电机受外界因素影响,造成转子或定子高温受损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目前驱动电机的设计上经常会在其尾部加装叶片随转子的转动而形成风力流动,从而对转子以及定子进行散热,但也由于叶片是与转子的转轴固定连接,导致叶片的转速以及散热能力受转子的转速的约束,只能由单一转子进行控制,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若所需转子的转速过低,反而会影响到驱动电机的内部散热问题,导致驱动电机受外界因素影响,造成转子或定子高温受损的情况发生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具有通过工作电机的运作,带动连接板以第二转动杆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以自身一端滚珠滚动式的连接进行偏转,从而实现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的变桨操作,进而稳定电机外壳内的进风量,提高驱动电机内部散热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内部同轴设有转子,转子上同轴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电机外壳通过转动轴承连接,且另一端同轴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承与电机外壳相连接;

3、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同轴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靠近第二转动杆的一侧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一条形板,第一条形板沿第二转动杆的径长方向设置,第一条形板靠近转动盘的一侧两端均通过转轴连接在第一u型板的内侧,第一u型板远离第一条形板的一侧垂直安装有第一滚珠座,第一滚珠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滚珠与第一滚珠座滚动连接,且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转动盘上,所述第一条形板远离第一u型板的一侧设有腔体,腔体内容置有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u型板内,所述第二u型板远离第二条形板的一侧垂直安装有第二滚珠座,第二滚珠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通过滚珠与第二滚珠座滚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垂直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靠近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套筒,套筒通过转动轴承同轴安装在第二转动杆上;

4、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内部设有柱形槽,柱形槽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一端同轴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与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弧形板的内壁上同轴设有涡轮槽,所述弧形板内侧通过涡轮槽啮合连接有涡杆,涡杆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柱形槽的内壁上,所述涡杆的一端同轴安装有工作电机,工作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柱形槽上。

5、可选的,所述电机外壳的内壁上分别同轴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转动盘对应,且转动盘的边缘处通过环形滑块与第一环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槽与连接板相对应,且连接板通过滑块与第二环形槽滑动连接。

6、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u型板的内侧和每个第二u型板的内侧均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分别与第一条形板位于第一u型板内的一端和第二条形板位于第二u型板内一端相贴合。

7、可选的,所述转动盘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一通风槽,第一通风槽沿转动盘的径长方向设置,所述转动盘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侧垂直安装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叶片,叶片沿转动盘的径长方向设置,且与第一通风槽相错设置。

8、可选的,所述电机外壳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二通风槽,第二通风槽沿第一转动杆的径长方向设置。

9、与现有的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工作电机的运作,带动连接板以第二转动杆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以自身一端滚珠滚动式的连接进行偏转,从而实现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的变桨操作,进而稳定电机外壳内的进风量,提高驱动电机内部散热效果。

11、2、通过叶片与第一通风槽和第二通风槽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机内部的进风通风效果,加强驱动电机内部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1),所述电机外壳(1)的内部同轴设有转子,转子上同轴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第一转动杆(2)的一端与电机外壳(1)通过转动轴承连接,且另一端同轴安装有第二转动杆(20),第二转动杆(20)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承与电机外壳(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内壁上分别同轴设有第一环形槽(22)和第二环形槽(24),第一环形槽(22)与转动盘(3)对应,且转动盘(3)的边缘处通过环形滑块(21)与第一环形槽(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槽(24)与连接板(13)相对应,且连接板(13)通过滑块与第二环形槽(2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u型板(4)的内侧和每个第二u型板(10)的内侧均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分别与第一条形板(7)位于第一u型板(4)内的一端和第二条形板(9)位于第二u型板(10)内一端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一通风槽(23),第一通风槽(23)沿转动盘(3)的径长方向设置,所述转动盘(3)远离第二转动杆(20)的一侧垂直安装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叶片,叶片沿转动盘(3)的径长方向设置,且与第一通风槽(23)相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远离第一转动杆(2)的一端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二通风槽(25),第二通风槽(25)沿第一转动杆(2)的径长方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驱动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叶片变桨装置,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内部同轴设有转子,转子上同轴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电机外壳通过转动轴承连接,且另一端同轴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承与电机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同轴安装有转动盘。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工作电机的运作,带动连接板以第二转动杆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以自身一端滚珠滚动式的连接进行偏转,从而实现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的变桨操作,进而稳定电机外壳内的进风量,提高驱动电机内部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瀚龙,张光胜,张世强,白茂林,连亚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华能西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