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7812发布日期:2023-04-22 08:4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控制领域,具体是一种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1、单相异步电动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一样,它的转速调节较困难。如采用变频调速则设备复杂、成本高。

2、现有主要的调速方法有:串电抗器调速,将电抗器与电动机定子绕组串联,利用电抗器上产生的压降使加到电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低于电源电压,从而达到降低电动机转速的目的。电动机绕组内部抽头调速,通过调速开关改变中间绕组与启动绕组及工作绕组的接线方法,从而达到改变电动机内部气隙磁场的大小,达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目的。交流晶闸管调速,利用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来实现调节加在单相电动机上的交流电压的大小,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3、现有的交流晶闸管调速往往结构较为复杂,控制电路器件过多,消耗电能较大,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包括:

4、市电电源模块,用于供给220v交流电;

5、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6、钳压模块,用于为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供给稳定电压;

7、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

8、电机转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

9、电机工作模块,用于电机工作转动;

10、市电电源模块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电机工作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钳压模块,钳压模块连接电机转速控制模块、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连接电机工作模块,电机方向控制模块连接电机工作模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钳压模块包括开关s2、二极管d5、电容c2,开关s2的一端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2的一端、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电机方向控制模块包括开关s3、接口a、接口b、接口c、继电器j4、继电器j5、二极管d6、二极管d7,开关s3的一端连接钳压模块,开关s3的另一端连接接口a/接口b/接口c,接口b悬空,接口a连接继电器j4的一端、二极管d6的负极,继电器j4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接口c连接继电器j5的一端、二极管d7的负极,继电器j5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电机转速控制模块包括反相器u1、反相器u2、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p1、电位器rp2,反相器u1的电源端连接反相器u2的电源端、钳压模块,反相器u1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9的正极、电容c3的一端,反相器u1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u2的输入端、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一端,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一端,电位器rp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反相器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机工作模块。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电机工作模块包括可控硅z1、可控硅z2、开关s41、开关s42、开关s43、开关s44、电机m,可控硅z1的第一端连接市电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一端,可控硅z2的第一端连接市电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可控硅z1的第二端连接可控硅z2的第二端、电机转速控制模块,可控硅z1的第三端连接开关s41的一端、开关s51的一端,开关s41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第一端,开关s51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第二端,可控硅z2的第三端连接开关s42的一端、开关s52的一端,开关s42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第二端,开关s52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第一端,电机m的第三端连接地线pe。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由几个电阻、继电器、二极管、电容构成,二极管、电容消耗电能较小,电阻、继电器个数较少,使得电路整体上工作时消耗电能较少,节省了控制电机正反转及转速消耗的电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钳压模块包括开关s2、二极管d5、电容c2,开关s2的一端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2的一端、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机方向控制模块包括开关s3、接口a、接口b、接口c、继电器j4、继电器j5、二极管d6、二极管d7,开关s3的一端连接钳压模块,开关s3的另一端连接接口a/接口b/接口c,接口b悬空,接口a连接继电器j4的一端、二极管d6的负极,继电器j4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接口c连接继电器j5的一端、二极管d7的负极,继电器j5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机转速控制模块包括反相器u1、反相器u2、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p1、电位器rp2,反相器u1的电源端连接反相器u2的电源端、钳压模块,反相器u1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9的正极、电容c3的一端,反相器u1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u2的输入端、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一端,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一端,电位器rp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反相器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机工作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机工作模块包括可控硅z1、可控硅z2、开关s41、开关s42、开关s43、开关s44、电机m,可控硅z1的第一端连接市电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一端,可控硅z2的第一端连接市电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可控硅z1的第二端连接可控硅z2的第二端、电机转速控制模块,可控硅z1的第三端连接开关s41的一端、开关s51的一端,开关s41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第一端,开关s51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第二端,可控硅z2的第三端连接开关s42的一端、开关s52的一端,开关s42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第二端,开关s52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第一端,电机m的第三端连接地线pe。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涉及电动机控制领域,该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包括:市电电源模块,用于供给220V交流电;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钳压模块,用于为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供给稳定电压;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电机转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电机方向控制模块、电机转速控制模块由几个电阻、继电器、二极管、电容构成,二极管、电容消耗电能较小,电阻、继电器个数较少,使得电路整体上工作时消耗电能较少,节省了控制电机正反转及转速消耗的电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洋工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