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0487发布日期:2023-03-08 02:0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搭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


背景技术:

2.在配电带电作业中,搭接耐张边相引线时,由于一侧引线带电,另一侧引线不带电,如果一个直接用手抓住两个引线头搭接,会造成人体串入电路,所以通常采用两人进行工作,一人用锁杆将带电侧引线固定,另一人员将不带电引线与带电引线进行固定搭接,这个过程需要两个人操作,增加了安全风险,占用了更多的人工。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减少了接线人工,使更少的人置于带电作业以及高空作业的环境中,降低了安全风险。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包括:主绝缘杆,所述主绝缘杆的一端设置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用于将主绝缘杆固定在横担(角铁)上,所述主绝缘杆上设置有套管,套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小绝缘杆,两个所述小绝缘杆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和所述主绝缘杆的底端均安装有卡线结构,所述卡线结构用于卡住引线。
7.优选的,所述固定器包括安装在所述主绝缘杆上的上卡板,所述上卡板上设置有上卡槽,所述固定器还包括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升降管,所述升降管套设在所述主绝缘杆上,所述主绝缘杆上设置有细杆段,所述细杆段与主绝缘杆一体成型,所述细杆段位于所述升降管内,所述细杆段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升降管的一侧安装有下卡板,所述下卡板上开设有多个下卡槽,上卡槽与所述下卡槽分别卡在横担(角铁)的两边上。
8.优选的,所述卡线结构包括固定在小绝缘杆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开设有弧形卡槽,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用于固定引线,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头,在所述转头上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丝杆贯穿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侧均固定有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分别与相应的小绝缘杆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套管活动套设在所述主绝缘杆上,所述主绝缘杆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在所述套管上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套管与所述主绝缘杆通过螺栓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利用本装置一人可完成引线搭接工作,将辅助工具安装在横担上,然后将一侧
带电引线固定在卡线结构上,人员再将另一侧不带电引线与带电引线完成搭接,从而减少了接线人工,使更少的人置于带电作业以及高空作业的环境中,降低了安全风险。
13.(2)固定器的设置,使整个工具安装更为方便快速,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横担,扩大了使用范围;
14.(3)多个螺纹孔与螺栓的配合,使套管能够更换安装位置,以便适应现场的安装环境。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的现场使用示意图。
20.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主绝缘杆-51,细杆段-512,卡板-52,上卡槽-521,弹性结构-53,升降管-531,弹簧-532,下卡板-54,下卡槽-541,套管-55,小绝缘杆-56,卡线结构-57,第一固定块-571,第二固定块-572,弧形卡槽-573,转头-574,丝杆-575,螺纹套筒-58,螺栓-59,螺纹孔-510。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包括:主绝缘杆51,所述主绝缘杆51的一端设置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用于将主绝缘杆51固定在横担(角铁)上,所述主绝缘杆51上设置有套管55,套管55的两侧均设置有小绝缘杆56,两个所述小绝缘杆56远离所述套管55的一端和所述主绝缘杆51的底端均安装有卡线结构57,所述卡线结构57用于卡住引线,在使用时,将固定器固定在横担上,再将带电的引线固定在其中一个卡线结构57上,此时,带电引线被固定,人员再将另一侧不带电的引线接在带电引线上,整个操作过程中本装置相当于一个人,对带电引线进行固定,使接线人员只需要拿着不带电的引线即可,从而减少了接线人工,使更少的人置于带电作业以及高空作业的环境中,降低了安全风险。
24.实施例2
25.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器包括安装在所述主绝缘杆51上的上卡板52,所述上卡板52上设置有上卡槽521,所述固定器还包括弹性结构53,所述弹性结构53包括升降管531,所述升降管531套设在所述主绝缘杆51上,所述主绝缘杆51上设置有细杆段512,所述细杆段512与主绝缘杆51一体成型,所述细杆段512位于所述升降管531内,所述细杆段512内设置有弹簧532,当向下移动升降管531时,升降管531会压缩弹簧532,而当升降管532松开时,弹簧532会释放弹性,将升降管532推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升降管531的一侧安装有下卡板54,所述下卡板54上开设有多个下卡槽541,上卡槽521与所述下卡槽541分别卡在横担(角铁)的
两边上,在弹性结构53的作用下,使固定器能够被快速的安装在横担上,同时固定器与多个下卡槽541的设置,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横担,使其使用范围更广,因为固定器能够使下卡板54在竖直方向上调整,而多个下卡槽541则能够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调整,即不同尺寸的横担的一遍插在不同的下卡槽541内。
26.实施例3
27.如图3所示,所述卡线结构57包括固定在小绝缘杆56上的第一固定块571,所述第一固定块57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572,所述第一固定块571和所述第二固定块572上均开设有弧形卡槽573,第一固定块571和第二固定块572用于固定引线,在所述第一固定块57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头574,在所述转头574上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丝杆575,所述第二固定块57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丝杆575贯穿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当需要夹住引线时,先将引线放置在两个弧形卡槽573之间,然后,再用手固定住第二固定块572,使第二固定块572不要发生转动,同时另一只手转动丝杆575,使丝杆575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二固定块572向第一固定块571移动,直到第一固定块571和第二固定块572将引线固定住,至此,实现了对引线的固定,其中安装在所述主绝缘杆51底端的卡线结构57主要固定一些较粗的引线,而另外另个卡线结构57主要固定一些稍细的一些引线。
28.进一步的,所述套管55的两侧均固定有螺纹套筒58,两个所述螺纹套筒58分别与相应的小绝缘杆56螺纹连接,将小绝缘杆56与套管55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两个小绝缘杆56能够被拆除,从而方便携带。
29.实施例4
30.如图4所示,所述套管55活动套设在所述主绝缘杆51上,所述主绝缘杆51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510,在所述套管55上螺纹安装有螺栓59,所述套管55与所述主绝缘杆51通过螺栓9连接,而多个螺纹孔510的设置,使套管55能够调节安装位置,以便适应现场的安装环境。
31.本装置在工作现场中的使用如图5所示,一人先将移动弹性接结构53,使下卡板54向下移动,从而使上卡槽521和下卡槽541分别卡在横担6(角铁)的两边,再将带电引线4安装在相应的卡线结构57上,此时,带电引线4被固定住,人员再将另一侧不带电的引线4牵引到带电引线4的位置处进行搭接,在搭接的过程中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同时人员不需要同时抓住两个引线4,图5中1为架空导线,2为耐张线夹,3为绝缘子串,4为耐张引线,5为装置所述的带电接耐张引线辅助搭接工具,6为横担,7为电杆。
32.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