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0995发布日期:2023-02-14 16:4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太阳能屋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太阳能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2.屋顶是建筑中接受阳光的重要部位,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以利用太阳光发电从而做到节能减排。
3.太阳能屋顶包括楼顶面,楼顶面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支架包括两个前脚、两个后脚,前脚和后脚之间设置有斜杆,斜杆之间设置有横杆,斜杆与横杆之间围设有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区。太阳能电池板包括钢化玻璃外层、电池片以及背板,安装时钢化玻璃外层朝外设置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与电池片吸收的太阳光多少有关。
4.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适用于将闲置的屋顶改造成太阳能屋顶。然而,西北地区的风沙较大,太阳能电池板长期暴露在外,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容易沾染较多的灰尘从而阻挡电池板吸收大阳光,进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此外较大的灰尘也会增加后期太阳能电池板维护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太阳能电池板沾染较多灰尘的情况,本技术提供太阳能屋顶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屋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太阳能屋顶结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位于太阳能电池板一侧的防尘布,防尘布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防尘布的固定端安装于太阳能电池板该侧的支架上,防尘布的活动端连接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拉动防尘布的活动端沿太阳能电池板的上方移动至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侧从而覆盖太阳能电池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工作时,活动端与固定端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同一侧使得防尘布堆叠,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光的吸收。夜晚当太阳能电池板不需要工作时,启动移动机构拉动防尘布的活动端,使得防尘布沿太阳能电池板的上方移动至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侧,覆盖太阳能电池板。防尘布在太阳能电池板不工作时遮盖太阳能电池板,减少太阳能电池板暴露在外的时间,进而减少了灰尘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沾附堆积的情况,从而减少由于灰尘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堆积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降低的情况,此外还减轻了日常太阳能屋顶的维护清洁工作强度。
9.可选的,移动机构包括防尘布固定端侧支架上设置的电动滑轨,以及控制电动滑轨拉动防尘布的开关,电动滑轨与开关电信连接,防尘布上设置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块,防尘布的固定端安装于电动滑轨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移动防尘布的方式相较与手动移动防尘布的方式来说更加便利,使用者无需登上屋顶,只需按动开关即可实现防尘布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覆盖,提高了防尘布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11.可选的,滑轨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块的固定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的设置减少了防尘布在覆盖太阳能电池板后受到外力,如较为强劲的风吹,活动端滑落至固定端一侧的情况。
13.可选的,固定件包括设置于轨道顶端的磁吸石,靠近轨道顶部的滑块上设置有与磁吸石相适配的铁片。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石与铁片相配合的固定作用效果明显,并且磁吸石与铁片的结构简单、便于在轨道以及滑块上安装。
15.可选的,滑轨朝靠近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延伸,包裹太阳能电池板的顶端和底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的延伸使得防尘布对太阳能板的遮盖更加完全,减少由于灰尘从防尘布与太阳能板侧面的缝隙中进入的情况,提高了防尘布的防尘能力。
17.可选的,防尘布与滑块之间设置有带有开口的钩环,钩环包括活动段和固定段,活动段与固定段铰接使得活动段转动用于打开或闭合开口,防尘布靠近斜杆的侧边贯穿开设有与钩环相适配的钩孔,防尘布与钩环可拆卸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防尘布受到破损时,可将防尘布进行更换,增加了防尘布使用的灵活性。
19.可选的,防尘布沿钩孔的边沿安装有保护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环的安装减少了钩孔边缘的防尘布受滑块的牵引力作用产生变形,从而从钩环中掉落的情况。提高了防尘布的使用寿命。
21.可选的,防尘布为防水布。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3.在夜晚太阳能电池板不需要工作时,驱动件带动滑块移动,使得防尘布的活动端沿太阳能电池板的上方移动至太阳能电池板远离固定端的一侧,覆盖太阳能电池板。减少太阳能电池板暴露在外的时间,减轻了灰尘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沾附堆积的情况。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太阳能屋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不同角度轨道的局部放大图。
26.图3是图1中防尘布覆盖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5是太阳能屋顶结构工作时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支架;11、横杆;2、太阳能电池板;3、电动滑轨;31、磁吸石;32、滑块;321、铁片;33、挡板;4、防尘布;41、固定端;42、活动端;43、钩孔;431、保护环;5、钩环;51、活动段;511、凹台;52、固定段;521、凸块;5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太阳能屋顶结构,参照图1,包括支架1、安装于支架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位于太阳能电池板2一侧的防尘布4以及拉动防尘布4使得防尘布4覆盖太阳能
电池板2的移动机构。
33.支架1为围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安装区的框架结构,安装区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板2的横杆11。
34.横杆1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动滑轨3,电动滑轨3包括安装于轨道内的滑块32以及驱动滑块32在轨道内移动的驱动件。轨道呈带有一开口53的凹槽状与斜杠平行设置,轨道的两端为覆盖太阳能电池板2的端面且朝地面弯曲延伸的圆弧状,轨道的两端的底面安装有磁吸石31,参照图2。滑块32安装于轨道的凹槽内且与轨道的凹槽相适配,滑块32靠近磁吸石31的侧面上安装有与磁吸石31相适配的铁片321。
35.滑块32连接有防尘布4,防尘布4包括固定端41和活动端42,防尘布4的固定端41固定于轨道靠近前脚一端的挡板33上,防尘布4的活动端42与滑块32相连接。参照图4,防尘布4与滑块32相连接处设置有钩环5,钩环5带有可活动打开或者闭合的开口53,钩环5包括固定段52和活动段51,活动段51和固定段52铰接用于打开或者闭合开口53,固定段5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向外凸起形成有凸块521,活动段51上设置有与凸块521相适配凹台511。防尘布4上贯穿开设有与钩环5相适配的钩孔43,钩孔43的边沿安装有保护环431。钩环5穿过钩孔43与防尘布4相连接,滑块32与防尘布4通过钩环5相连接。当防尘布4损坏需要进行更换时,将钩环5的活动段51朝外向下掰动,固定段52上的凸块521远离活动段51上的凹台511,开口53打开,可将防尘布4取出进行更换。
36.本技术实施例的太阳能屋顶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白天太阳能电池板2需要工作时,防尘布4的活动端42位于固定端41一侧,参照图5。当晚上太阳能电池板2不需要工作时,可启动移动机构拉动防尘布4的活动端42,使得防尘布4沿太阳能电池板2的上方移动至太阳能电池板2的另一侧,参考图3。当滑块32靠近轨道顶端时,磁吸石31与铁片321相吸引并抵接,滑块32固定在防尘板的顶端,使得防尘布4稳固的覆盖太阳能电池板2的表面。减少了太阳能电池板2暴露在外的时间,进而减少了灰尘在太阳能电池板2上沾附堆积的情况,从而减少由于灰尘在太阳能电池板2上堆积导致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降低的情况,此外还减轻了日常太阳能屋顶的维护清洁工作强度。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