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结构及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9108发布日期:2023-04-19 00:0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壳体结构及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1、行业现有的充电设备大多数仅限于给附件(电池、耳机、电动牙刷等)提供充电、收纳及通讯功能。充电设备的壳体结构为提升保护性能一般为固定结构,缺少能够与使用者互动的结构,导致充电设备的可玩性和趣味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及充电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充电设备的壳体结构固定导致可玩性和趣味性较低。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3、壳体结构,包括:

4、盖体;

5、本体,设有收容仓,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连接,以将所述收容仓盖合,所述本体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本体的周向设有环绕所述本体设置的环状缺口;及

6、转动件,包括盘状部和驱动部,所述盘状部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并与所述转动轴旋转连接,所述盘状部的外沿穿设于所述环状缺口与所述本体间隙配合并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7、在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环形面和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环状缺口,所述盘状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面间隙配合的第三环形面以及与所述第二环形面间隙配合的第四环形面,所述盘状部相对所述本体摆动时,所述第三环形面能够与所述第一环形面抵接,所述第四环形面能够与所述第二环形面抵接。

8、在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自所述盘状部向所述本体偏折,所述本体背离所述驱动部偏折的一侧设有环状凸起,以形成所述第一环形面,所述盘状部背离所述驱动部偏折一侧设有环状槽,以形成所述第三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和所述第四环形面为锥面,且大端靠近所述驱动部。

9、在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周向设有环绕所述本体设置的环状缺失部,所述驱动部呈环状且部分收容于所述环状缺失部。

10、在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件,所述环状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连接件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转动轴设于所述连接件。

11、在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贯穿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穿设于所述中空腔并插接,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支撑于所述转动轴形成所述中空腔的腔壁上。

12、在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上设有插接槽和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卡接槽,所述插接槽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插接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使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所述第一插接件夹持于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转动轴之间。

13、在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件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限位部将所述第一插接件夹持。

14、在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盘状部的内沿套设于所述轴承;和/或

15、所述盘状部的重量小于所述驱动部的重量。

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17、充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结构。

18、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上述方案的壳体结构应用装备于充电设备中,除了对充电设备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之外,其还具有能够与使用者互动的可动结构,提升了充电设备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具体而言,该壳体结构包括盖体、本体和转动件。其中盖体能够盖合设于本体的收容仓,以对位于收容仓内的附件提供保护。本体内设有转动轴且周向设有环状缺口。转动件包括盘状部和驱动部。盘状部套设于转动轴并与转动轴旋转连接,其外沿能够穿设于环状缺口与驱动部连接,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驱动部驱动转动件相对本体旋转,提升了充电设备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同时,盘状部的外沿与本体之间为间隙配合,能够降低盘状部与本体之间的磨损。同时,在本体受到外力造成环状缺口间隙缩小时,盘状部能够对本体提供支撑,避免环状缺口的间隙进一步缩小,避免本体发生塑性变形,甚至断裂。



技术特征:

1.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环形面和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环状缺口,所述盘状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面间隙配合的第三环形面以及与所述第二环形面间隙配合的第四环形面,所述盘状部相对所述本体摆动时,所述第三环形面能够与所述第一环形面抵接,所述第四环形面能够与所述第二环形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自所述盘状部向所述本体偏折,所述本体背离所述驱动部偏折的一侧设有环状凸起,以形成所述第一环形面,所述盘状部背离所述驱动部偏折一侧设有环状槽,以形成所述第三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和所述第四环形面为锥面,且大端靠近所述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周向设有环绕所述本体设置的环状缺失部,所述驱动部呈环状且部分收容于所述环状缺失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件,所述环状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连接件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转动轴设于所述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贯穿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穿设于所述中空腔并插接,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支撑于所述转动轴形成所述中空腔的腔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上设有插接槽和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卡接槽,所述插接槽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插接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使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所述第一插接件夹持于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转动轴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限位部将所述第一插接件夹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盘状部的内沿套设于所述轴承;和/或

10.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结构及充电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壳体结构包括盖体、本体和转动件。其中盖体能够盖合设于本体的收容仓,以对位于收容仓内的附件提供保护。本体内设有转动轴且周向设有环状缺口。转动件包括盘状部和驱动部。盘状部套设于转动轴并与转动轴旋转连接,其外沿能够穿设于环状缺口与驱动部连接,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驱动部驱动转动件相对本体旋转,提升了充电设备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同时,盘状部的外沿与本体之间为间隙配合,能够降低盘状部与本体之间的磨损。同时,在本体受到外力造成环状缺口间隙缩小时,盘状部能够对本体提供支撑,避免环状缺口的间隙进一步缩小,避免本体发生塑性变形,甚至断裂。

技术研发人员:唐外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一刻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