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置控制组件及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8259发布日期:2023-03-22 07:3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位置控制组件及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置控制组件及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大多具备光学防抖功能,光学防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利用镜头的移动或感光元件的移动来对抖动时的光路进行补偿,从而保证摄像头在拍照时的成像质量。随着镜头尺寸的不断加大,重量的不断上升,移动镜头的难度越来越大,而感光元件由于尺寸较小、重量较轻,通过移动感光元件来实现光学防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一些应用移动式感光元件来实现光学防抖的摄像头模组中,为了达到更快更稳定的对焦,通常在摄像头中内置霍尔传感器或携带霍尔传感器检测功能的驱动芯片,同时内置对应的检测用磁石,来检测感光元件的移动位置,以在驱动感光元件移动时实现闭环控制,从而达到稳定快速控制摄像头模组对焦的目的。但这样一来,不仅会占用摄像头模组的内部空间,不利于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而且霍尔器件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摄像头模组的成本。
3.因此,专利文库中公开的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申请公开号:cn113572938a),能够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摄像头模组内空间不足的难题,每组电极板的第二电极板会随着感光元件的移动而移动,这样会改变由每组电极板中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相对设置而形成的电容的大小,而至少两组电极板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感光元件所在移动平面的两个不同方向进行位置检测,驱动组件的设置则可以根据电容的大小控制感光元件的移动,即驱动组件在驱动感光元件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检测到的电容大小对驱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在驱动感光元件移动时实现闭环控制。
4.但是,上述公开的现有技术(cn113572938a)依然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感光元件、电极板(第一、第二电极板相当于本技术中的定极片和动极片)本身的体积较为微小且为单独零配件,将感光元件、电极板连接在一起较为困难;其次,在实际应用中,感光元件、电极板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点胶、热铆的方式,但由于感光元件、电极板之间的接触面较少的缘故,即使二者连接为一体也极易发生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置控制组件及音圈马达,本技术通过将动极片与下弹片进行一体化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电极板、感光元件连接较为困难以及即使二者连接也极易发生分离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置控制组件,包括下弹片、导电框、芯片,下弹片的一端与芯片电连接;芯片上电连接有导电框,导电框上连接有定极片,芯片上电连接有电容阴极端子和电容阳极端子;下弹片另一端与定极片形成重叠面积,重叠于定极片的下弹片作为动极片。
7.作为对弹片的进一步优化,下弹片分为两支,两分支电连接在芯片对应的接入触
端上,其中一分支下弹片的自由端延伸至芯片的周侧,另一分支下弹片的自由端向芯片的远处延伸,两分支下弹片的弹体中部呈蛇形排布。
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圈马达,包括位置控制组件,还包括底座,导电框连接于底座,底座上装配有下弹片;下弹片与载体连接,绕设在载体上的线圈与下弹片连接;底座内、线圈一侧设置有至少两块磁石,上壳体与底座围合形成容纳空间。
9.作为对导电框、底座连接关系的进一步限定,导电框内嵌于底座中,导电框贯穿底座对应上表面,且定极片延伸至底座上方。
10.作为对底座的进一步优化,在底座的四个角落位置均设有一向上延伸的挡靠部。
11.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载体上方设有上弹片,上弹片与载体连接。
12.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另设两分支簧片分别设置在原有两分支下弹片的两侧,两分支簧片和两分支下弹片共同构成一个环形框体。
13.作为下弹片的另一实施方式,两分支簧片均与芯片上相应接入触端电连接,芯片的对应两输出触端上分别电连接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15.第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动极片一体成型于下弹片的末端,且无需单独再另行设置动极片,使下弹片同时兼具缓冲功能、导电功能以及充当动极片的功能,相较于现有技术,功能更强;其次,避免传统技术中将动极片、感光元件直接连接困难以及动极片、感光元件连接后也易松动的弊端,且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及节省音圈马达内部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下弹片及芯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导电框、芯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芯片、导电框、定极片、下弹片以及各端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位置控制组件装配于底座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载体、线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下弹片与线圈的连接部采用半开窗型结构。
22.图7为上壳体、磁石的装配展示图。
23.图8为上弹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另设两分支簧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单独另设两分支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中,下弹片1、分支下弹片101、分支簧片102、导电框2、芯片3、定极片4、电容阴极端子5、电容阳极端子6、底座7、铆钉8、装配孔9、载体10、线圈11、磁石12、上壳体13、挡靠部14、上弹片15、正极端子16、负极端子17。
实施方式
27.为了清楚的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位置控制组件及音圈马达进行详细说明。
28.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
本技术的限制。如在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一个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0030]
实施例1
[003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控制组件,首先,参考图1,示出的是下弹片1及芯片3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包括下弹片1、导电框2以及芯片3,下弹片1分为两支,两分支均通过点胶、热铆方式连接在芯片3对应的接入触端上(芯片3的型号选择:chmd9500),其中一分支下弹片101的自由端延伸至芯片3的周侧,另一分支下弹片101的自由端向芯片3的远处延伸,两分支下弹片101的弹体中部呈蛇形排布。然后,参考图2,示出的是导电框2、芯片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芯片3对应的接入触端上连接有导电框2,导电框2的整体形状呈半环形,且导电框2的框体上通过锡膏焊接有两定极片4,两定极片4间隔分布在导电框2的上方。参考图3,示出的是芯片3、导电框2、定极片4、下弹片1以及各端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芯片3的对应两输出触端上分别锡焊有电容阴极端子5和电容阳极端子6,此处两端子的材质选用洋白铜。
[0032] 本实施例中,下弹片1的材质选用bf158,从图3中可看出,下弹片1另一端的平直部置于相应的定极片4上方,且下弹片1的平直部与定极片4上方形成重叠面积,重叠于定极片4的下弹片1平直部直接作为动极片,芯片3根据对应动极片、定极片4之间形成的电容信号控制载体10在对焦方向上进行移动(载体10在后文中会介绍到,下弹片1的端缘会与载体10上的线圈11连接)。当下弹片1移动时,相应动极片被带动发生移动,动极片与相对应定极片4之间的垂直距离(l)发生变化,导致电容量变化,进而可实现对载体10的运动位置进行检测,实现对焦以确保拍摄影像的清晰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动极片一体成型于下弹片1的末端,且无需单独再另行设置动极片,使下弹片1同时兼具缓冲功能、导电功能以及充当动极片的功能,相较于现有技术,功能更强;其次,避免传统技术中将动极片、感光元件直接连接困难以及动极片、感光元件连接后也易松动的弊端,且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及节省音圈马达内部的安装空间。
[0033]
实施例2
[003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包括实施例1中的位置控制组件,还包括底座7,参考图4所示,示出的是位置控制组件装配于底座7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导电框2内嵌于底座7中,导电框2上的两分叉贯穿底座7对应上表面,且分叉上锡焊的定极片4延伸至底座7上方,导电框2、定极片4内嵌底座7的方式,进一步节约了底座7的内部空间,从而使其他零部件的安装空间变大;底座7的其中两边角上形成有两组铆钉8,每组铆钉8分为两个,下弹片1的两分支上分别形成有两组装配孔9,装配孔9与铆钉8一一对应,并通过热
铆、点胶方式将装配孔9、铆钉8连接为一体,方便下弹片1的定位。
[0035]
其中,参考图5所示,示出的是载体10、线圈1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载体10设置于下弹片1的上方,线圈11绕设在载体10的周侧表面上,且线圈11与下弹片1连接;其中,线圈11与下弹片1在连接时,本实施例采用锡膏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如图6所示,下弹片1与线圈11的连接部采用半开窗型结构,本技术通过利用半开窗型结构的设计,避免锡膏向载体10内侧爬升,进而阻止锡膏对镜头等部件造成损坏。
[0036]
其中,参见图7所示,示出的是上壳体13、磁石12的装配展示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底座7的四周等间隔设置有四块磁石12;上壳体13罩设在底座7上,并与底座7围合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布置载体10、磁石12等部件。绕设在载体10上的线圈11在磁石12形成的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推力,推动载体10移动,进而使安装在载体10上的镜头实现对焦(镜头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手段,非本技术保护的客体,此处不再赘述)。
[0037]
进一步的,为保证上壳体13与底座7充对接过程中出现错位的现象,为此,参考图4或图5,在底座7的四个角落位置均设有一向上延伸的挡靠部14。
[0038]
进一步的,为防止载体1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和底座7或上壳体13的碰撞,为此,需要在载体10与底座7、上壳体13之间设置一定的缓冲力;如图8所示,示出上弹片15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载体10的上方设置有上弹片15,上弹片15与载体10之间采用热铆、点胶方式进行连接,上弹片15的另一端与上壳体13连接。如图9和10所示,图9示出的是另设两分支簧片102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的是单独另设两分支簧片10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另设两分支簧片102分别设置在原有两分支下弹片101的两侧,两分支簧片102和两分支下弹片101共同构成一个环形框体,整体形成的环形框体共同作为对载体10的缓冲;另一方面,另设两分支簧片102不仅可以作为缓冲件可以使用,同时其可以直接作为与线圈11连接的导线进行使用,参见图10,两分支簧片102均与芯片3上相应接入触端电连接,芯片3的对应两输出触端上分别电连接有正极端子16、负极端子17。本技术通过将缓冲功能和导电功能共同集于下弹片1上,省去另设导线的繁琐,同时减少对底座7、上壳体13容纳空间的占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