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8417发布日期:2023-07-28 05:5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具体为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1、预装式变电站通过电缆或母线来实现电气连接,所有高低压配电装置及变压器均为常规的定型产品,预装式变电站具有体积小,占地少,重量轻,造价低,可靠,又叫“箱式变”或“预装式变电所”,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是由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装置和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等部分组成一个箱体,作为额定频率为50hz的配变电网中的成套配变电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市政设施、工矿企业、油田、港口、机场、施工工地等场所。

2、现有专利cn201921038885.9中提出,当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其内部温度过高,存在安全隐患,为降低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内的温度,通常在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的箱体上设有散热风扇,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通过在储水装置内装有水,并借助冷却装置对水进行冷却,使水的温度低于箱体内的温度,与此同时,循环水泵抽取储水装置内的水,使水在散热管内流动,由于冷却水与箱体内的空气存在较大的温差,冷却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箱体内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对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进行散热冷却,提升其散热效果,但该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预装式变电站在实际工作时,其内部的环境温度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炎热天气时其内部温度过高,此时需要通过对应的散热机构对其进行辅助,而本就温度较低的寒冷季节,则无需额外进行辅助散热,辅助的散热机构持续工作只会额外消耗电能,且过低的温度同样会影响到变电站中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包括预装式变电站本体,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中开设有与低压配电设备相匹配的空腔,且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接线区,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外部活动套装有便于检修工作进行的检修门,且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两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口,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背面固定套装有蓄水箱和循环泵,且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内部套装有与蓄水箱位置相对应的扩散舱,所述扩散舱中固定套装有冷循环管,且扩散舱的外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开口,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内壁的顶部固定套装有风机组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组与扩散舱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3、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制冷设备,且蓄水箱的顶部设置有通过螺纹连接的密封盖。

4、进一步的,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散热口外侧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预装式变电站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长度值与散热口的长度值相匹配。

5、进一步的,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内壁两侧固定套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末端延伸至预装式变电站本体的外侧。

6、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位于蓄水箱的下方,且循环泵与蓄水箱、冷循环管之间均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冷循环管在扩散舱中均匀盘绕,所述防护壳的盘绕区域与贯通开口的开设区域相匹配。

8、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风机组、制冷设备、循环泵之间均电性连接,所述导热板、扩散舱在预装式变电站本体内侧的位置相互对应。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风机组以及冷循环管和循环泵的配合使用,使得该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预装式变电站本体内部设备的工作温度进行监测,当设备的温度过高时,循环泵和风机组同步启动,循环泵将蓄水箱中制冷后的水流输送至冷循环管中循环流通,风机组通过连通管向导热板中输送风束,风束在冷循环管的作用下制冷,并通过导热板外部的贯通开口向外喷出,作用于工作中的设备上,从而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工作时的散热,保证了该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效果。

11、2、该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通过散热口和防护壳以及散热片和导热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在外界温度较低时,预装式变电站本体中工作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正常,温度传感器未检测到过高的工作温度,风机组和循环泵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预装式变电站本体中的散热依靠预装式变电站本体外侧开设的散热口与散热片和导热板进行自然散热,导热板可将预装式变电站本体中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入散热片中,继而通过穿出预装式变电站本体外侧的散热片,将导出的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并通过散热口辅助预装式变电站本体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流通,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避免温度过低影响预装式变电站本体中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包括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中开设有与低压配电设备相匹配的空腔,且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接线区(3),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外部活动套装有便于检修工作进行的检修门(2),且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两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背面固定套装有蓄水箱(11)和循环泵(13),且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内部套装有与蓄水箱(11)位置相对应的扩散舱(14),所述扩散舱(14)中固定套装有冷循环管(15),且扩散舱(14)的外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开口(7),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内壁的顶部固定套装有风机组(9)和温度传感器(10),所述风机组(9)与扩散舱(14)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1)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制冷设备(12),且蓄水箱(11)的顶部设置有通过螺纹连接的密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散热口(4)外侧的防护壳(5),所述防护壳(5)与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长度值与散热口(4)的长度值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内壁两侧固定套装有导热板(8),所述导热板(8)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6),所述散热片(6)的末端延伸至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3)位于蓄水箱(11)的下方,且循环泵(13)与蓄水箱(11)、冷循环管(15)之间均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循环管(15)在扩散舱(14)中均匀盘绕,所述防护壳(5)的盘绕区域与贯通开口(7)的开设区域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0)与风机组(9)、制冷设备(12)、循环泵(13)之间均电性连接,所述导热板(8)、扩散舱(14)在预装式变电站本体(1)内侧的位置相互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包括预装式变电站本体,所述预装式变电站本体中开设有与低压配电设备相匹配的空腔;该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风机组以及冷循环管和循环泵的配合使用,使得该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预装式变电站本体内部设备的工作温度进行监测,当设备的温度过高时,循环泵和风机组同步启动,循环泵将蓄水箱中制冷后的水流输送至冷循环管中循环流通,风机组通过连通管向导热板中输送风束,风束在冷循环管的作用下制冷,并通过导热板外部的贯通开口向外喷出,作用于工作中的设备上,从而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工作时的散热,保证了该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序主,廖玉京,周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穗特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