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0757发布日期:2023-05-19 22:0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具体为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及配套的无线充电装置渐渐在市场上普及,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对其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往往在充电过程中人们也需要使用智能手机。

2、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3、专利文件cn215186093u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内腔;发射端线圈模组,所述发射端线圈模组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充电表面下方,所述发射端线圈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发射端线圈,所述两个发射端线圈交错层叠布置分别形成下层发射端线圈和上层发射端线圈,所述下层发射端线圈包括上平坦段、过渡段和下平坦段,所述下平坦段位于所述上层发射端线圈的底面,所述上平坦段与所述上层发射端线圈齐平,所述上平坦段与上层发射端线圈设置为靠近所述充电表面。”现有的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在长时间充电工作后积聚热量,导致充电感应面板处温度过高,长此以往将影响无线充电装置与智能手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造成火灾危害,另外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除充电外其功能较少,实用性不够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的斜面内侧前壁安装有第一磁感发射线圈,所述第一磁感发射线圈的背面安装有第一无线发射电板,所述第一无线发射电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温感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支台,且支台的后壁与立板的前壁相接,所述支台的内腔底壁安装有控电模块,所述支台的顶部贯穿分布安装有若干组指示灯。

3、优选的,所述支台的正面贯穿安装有led灯,所述支台的一侧安装有多功能插孔,所述立板的斜面内侧后壁开设有若干组第一散热孔,所述立板斜面侧的正面安装有第一区域感应标。

4、优选的,所述立板斜面侧的正面安装有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架,且支架位于第一区域感应标的下方,所述支台的顶部安装有防滑条,且防滑条位于指示灯的后方。

5、优选的,所述立板的平面内侧顶壁安装有第二磁感发射线圈,所述第二磁感发射线圈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无线发射电板,所述第二无线发射电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温感器。

6、优选的,所述立板平面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二散热孔,所述立板平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区域感应标,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区域感应标。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侧顶壁安装有第三磁感发射线圈,所述第三磁感发射线圈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无线发射电板,所述第三无线发射电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温感器。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三散热孔,所述底座的背面贯穿安装有接口,所述底座的底部分布安装有四组防滑垫。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第一温感器、控电模块,在电磁感应充电过程中由于能源转换效率原因,有一部分电能将转换成热能的形式导致发热,而锂电池高温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因此当第一温感器监测到超过预设的温度后发出电流信号,由控电模块接收电流信号并分析控制第一无线发射电板切断电流传递,避免发热温度过高,造成危害。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led灯、多功能插孔,到夜间时,使用者可通过按钮控制打开led灯,led灯发出柔和光亮,可用作小夜灯,方便使用者在夜间使用无线充电装置,有些智能手机没有无线充电功能,使用者可通过多功能插孔使用充电线对相应的手机进行充电,提高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立板(2),所述立板(2)的斜面内侧前壁安装有第一磁感发射线圈(3),所述第一磁感发射线圈(3)的背面安装有第一无线发射电板(4),所述第一无线发射电板(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温感器(5),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支台(6),且支台(6)的后壁与立板(2)的前壁相接,所述支台(6)的内腔底壁安装有控电模块(7),所述支台(6)的顶部贯穿分布安装有若干组指示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6)的正面贯穿安装有led灯(9),所述支台(6)的一侧安装有多功能插孔(10),所述立板(2)的斜面内侧后壁开设有若干组第一散热孔(11),所述立板(2)斜面侧的正面安装有第一区域感应标(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斜面侧的正面安装有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架(13),且支架(13)位于第一区域感应标(12)的下方,所述支台(6)的顶部安装有防滑条(14),且防滑条(14)位于指示灯(8)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的平面内侧顶壁安装有第二磁感发射线圈(15),所述第二磁感发射线圈(1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无线发射电板(16),所述第二无线发射电板(1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温感器(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平面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二散热孔(18),所述立板(2)平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区域感应标(19),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区域感应标(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顶壁安装有第三磁感发射线圈(20),所述第三磁感发射线圈(20)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无线发射电板(21),所述第三无线发射电板(21)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温感器(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三散热孔(23),所述底座(1)的背面贯穿安装有接口(25),所述底座(1)的底部分布安装有四组防滑垫(2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的斜面内侧前壁安装有第一磁感发射线圈,所述第一磁感发射线圈的背面安装有第一无线发射电板,所述第一无线发射电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温感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支台,且支台的后壁与立板的前壁相接,所述支台的内腔底壁安装有控电模块。本技术通过安装有第一温感器、控电模块,在电磁感应充电过程中由于能源转换效率原因,部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形式导致发热,而锂电池高温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因此当第一温感器监测到超过预设的温度后发出电流信号,由控电模块接收电流信号并分析控制第一无线发射电板切断电流传递,避免发热温度过高,造成危害。

技术研发人员:马剑平,李晨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有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