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3584发布日期:2023-08-09 23: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低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配电箱,尤其是涉及低压配电箱。


背景技术:

1、配电箱在电路系统搭建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2、专利网公开号cn215267233u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灰尘收集机构,所述箱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旋转固定机构。配电箱内部的灰尘可以清扫到连接外壳内部的活动内盒中,清扫完毕后再将活动内盒从连接外壳内部拉出倾倒收集到的灰尘,防止清扫灰尘时灰尘掉落到箱体下端影响人们的清扫。

3、由于配电箱内部安装有大量的电路设备,所以需要在配电箱上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但特别是处于户外工作的配电箱在长时间工作后,其散热孔上会附着灰尘,如果灰尘堆积过厚而没有得到清理的话,会影响到散热孔的空气流通,继而对散热性能造成影响,以上装置并未设置散热孔灰尘清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低压配电箱。

2、本申请提供的低压配电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低压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后侧设置有壳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框体,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有吸附机构。

4、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辊轴,两个辊轴分别设置于两个散热孔一侧,所述辊轴外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散热孔一侧相接触,所述辊轴前侧贯穿壳体后侧壁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壳体底部并延伸入框体内部,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动杆顶部固定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装置进行工作时,通过清理机构可对箱体上的散热孔进行清理,避免灰尘堵塞造成散热孔的散热性能下降,在进行灰尘清理的同时,配合吸附机构对扫落的灰尘进行吸附收集,避免灰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6、优选的,传动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辊轴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第一锥齿轮顶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以此来促使辊轴转动。

8、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杆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传动杆通过两个皮带轮进行同步转动。

10、优选的,箱体前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均贯穿壳体,所述箱体前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于壳体底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杆可以对壳体进行推动。

12、优选的,框体后侧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辊轴后侧与l形板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框体一侧开设有密封门,密封门与框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框体后侧开设有进料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板对辊轴进行支撑。

14、优选的,吸附机构包括圆杆,所述圆杆转动连接于框体内部,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网板,所述圆杆贯穿网板并与网板转动连接,所述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设置于网板底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的灰尘掉落在网板上。

16、优选的,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传动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第二齿轮一侧,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1、低压配电箱,通过清理机构的设计,为了避免散热孔上堆积对散热孔的散热性能造成影响,电机工作后带动所连接的传动杆转动,则第二锥齿轮带动辊轴转动,辊轴带动清洁刷转动后对散热孔进行清刷,在清刷过程中,液压杆工作后将壳体进行推动,则此时可实现清洁刷对散热孔上下不同区域进行清刷的目的,清刷效果更好,充分保证了箱体工作时的散热性能。

20、2、低压配电箱,通过吸附机构的设计,在对散热孔进行清刷的同时,第一齿轮带动圆杆转动,则此时圆杆带动扇叶转动后将外界所吸附的灰尘进行吸取,吸取后的灰尘停留在网板上进行储存,对灰尘进行统一收集,便于使用者处理,可避免灰尘掉落在外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低压配电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后侧设置有壳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框体,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有吸附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辊轴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第一锥齿轮顶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杆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前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均贯穿壳体,所述箱体前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于壳体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后侧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辊轴后侧与l形板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框体一侧开设有密封门,密封门与框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框体后侧开设有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圆杆,所述圆杆转动连接于框体内部,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网板,所述圆杆贯穿网板并与网板转动连接,所述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设置于网板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传动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第二齿轮一侧,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低压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后侧设置有壳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框体,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有吸附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辊轴。通过清理机构的设计,为了避免散热孔上堆积对散热孔的散热性能造成影响,电机工作后带动所连接的传动杆转动,则第二锥齿轮带动辊轴转动,辊轴带动清洁刷转动后对散热孔进行清刷,在清刷过程中,液压杆工作后将壳体进行上下推动,则此时可实现清洁刷对散热孔上下不同区域进行清刷的目的,清刷效果更好,充分保证了箱体工作时的散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沈利军,石小平,柯柱,卢思元,姚燕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润柯笙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