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8796发布日期:2023-05-25 04:0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中半导体材料(例如单晶硅或多晶硅)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现有的光伏电站,大多数采用现场施工且地理位置固定,包括机房建设和光伏电池板的支架搭建,然后再进行设备安装和光伏电池板的组装工作,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鉴于光伏电站所处的地区环境气候可能不利于现场施工(例如长期炎热干旱地区),及光伏电站一旦施工完成后整体移动的成本巨大,逐步发展出以太阳能为来源的分布式能源站。

3、例如,先有技术cn205081718u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能源站,包括集装箱,及收纳于集装箱内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组太阳能发电组件和支撑轨道,其中每组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通过支架设置于支撑轨道上,其中,光伏电池板在使用时移出到集装箱外并展开。

4、该方案中,光伏电池板需要在支撑轨道上进行移动,因而要求支撑轨道铺设平整,因而要求所处环境的地面也相对平整。

5、又如,先有技术cn112217462b公开了一种折叠伸缩式光伏支架,包括基础承重焊接主体结构架;收放功能机械结构组件;直接承载光伏板的能伸缩的菱形结构组件;基础承重结构主体包含:焊接骨架;外覆钣金件;保温模块;收放功能结构组件包括:收放功能结构组件墙板、通长传动轴、辅助导正轨道槽、十字型辅助导正滑块、涡轮蜗杆减速机、菱形支架结构主承、同步保证推力丝杆,两组平行轨道,“l”型主承重滑块、“l”型主承重滑块滚轮、菱形支架结构固定节;结构架长度方向上两端和中央均设有收放功能结构组件,主体结构架的长度方向和收放功能结构组件墙板的中央穿过一通长轴作为动力传动蜗杆轴,涡轮蜗杆减速机与传动蜗杆轴在收放功能结构组件墙板内啮合。

6、该方案中,能够提供较大的展开面积,当也如技术方案中所述,所采用的零部件较多,不利于后续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可应用于各类以太阳能为来源的移动式能源站,具有较大的展开面积,折叠后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收纳至箱体中。

2、为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其中,折叠式光伏组件至少包含一组光伏单元,光伏单元包括承重梁,副梁,连杆和光伏模块。

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方案,承重梁和副梁为一体化成型,例如,通过对条状材料的弯折;承重梁和副梁也可以为两个部件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成型。

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方案,承重梁与副梁非共线设置,例如,形成所需的折弯形状。

5、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方案,光伏模块至少包含非共线且相互不平行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方案,光伏模块通过第一边缘与承重梁转动连接,并可以围绕承重梁进行旋转;

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方案,副梁通过连杆与第二边缘活动或固定连接,副梁、连杆和第二边缘形成一个可调节或稳固的三角形区域。

8、作为优选的方案,光伏模块包含将太阳能电池板围绕其中的边框,副梁通过连杆与边框活动或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的方案,光伏单元包含两组光伏模块,两组光伏模块相对设置,例如背板靠背板设置,两组光伏模块可以围绕承重梁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分离打开。

10、作为优选的方案,副梁通过连杆与第二边缘活动连接,连杆端部与副梁或第二边缘转动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方案,副梁通过连杆与所述二边缘活动连接,连杆端部与副梁和/或第二边缘滑动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方案,连杆端部与副梁滑动连接,在副梁上设置定位机构,可以用来调节光伏模块相对于承重梁的旋转角度。

13、作为优选的方案,连杆端部与副梁滑动连接,连杆端部与副梁分别包含耦合设置的滑块和滑槽,滑块在滑槽中滑动。

14、作为优选的方案,连杆端部与第二边缘滑动连接,在第二边缘上设置定位机构,可以用来调节光伏模块相对于承重梁的旋转角度。

15、作为优选的方案,连杆端部与第二边缘滑动连接,连杆端部与第二边缘分别包含耦合设置的滑块和滑槽,滑块在滑槽中滑动。

16、作为优选的方案,承重梁与副梁相互垂直设置。

17、作为优选的方案,光伏模块和连杆可收纳至与承重梁和/或副梁具有一致的厚度。

18、作为优选的方案,折叠式光伏组件包含两组或两组以上所述光伏单元,所述光伏单元之间通过铰接件相互铰接,可屏风式折叠。

1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方案,承重梁与副梁相互垂直设置,铰接件与副梁连接。

20、作为优选的方案,本申请公开的折叠式光伏组件还包含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一端铰接于承重梁,支撑组件可以进行上下调节其高度,支撑组件还调节与承重梁所形成的角度,支撑组件还可以具有多个,多个支撑组件能够形成更稳固的支撑作用。

2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方案,支撑组件可收纳至与承重梁和/或副梁具有一致的厚度。

22、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包含上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公开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24、(1)折叠式光伏组件至少包含一组光伏单元,光伏单元包括承重梁,副梁,连杆和光伏模块,光伏模块至少包含非共线且相互不平行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光伏模块通过第一边缘与承重梁转动连接,并可以围绕所述承重梁进行旋转;副梁通过连杆与第二边缘活动或固定连接,可以用来调节光伏模块相对于承重梁的旋转角度,从而可以依据太阳的高度调整光伏模块与太阳的夹角;

25、(2)副梁、连杆和第二边缘形成一个可调节或稳固的三角形区域,不需要或者少用支撑组件,能够降低自重;

26、(3)光伏单元包含两组所述光伏模块,两组所述光伏模块相对设置,在相同的折叠收纳体积下,展开面积大于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甚至可以大一倍,且具有更小的折叠体积;

27、(4)本申请所公开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可应用于具有不同收纳体积的以太阳能为来源的光伏电站,尤其是移动式折叠式光伏组件,具有收纳折叠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组光伏单元,所述光伏单元包括承重梁,副梁,连杆和光伏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单元包含两组所述光伏模块,两组所述光伏模块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边缘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副梁或所述第二边缘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边缘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副梁和/或所述第二边缘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副梁滑动连接,在所述副梁上设置定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副梁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副梁分别包含耦合设置的滑块和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中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第二边缘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边缘上设置定位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第二边缘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包含耦合设置的滑块和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中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与所述副梁相互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模块和所述连杆可收纳至与所述承重梁和/或所述副梁具有一致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光伏组件包含两组或两组以上所述光伏单元,所述光伏单元之间通过铰接件相互铰接,可屏风式折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与所述副梁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副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铰接于所述承重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可收纳至与所述承重梁和/或所述副梁具有一致的厚度。

15.一种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14之一所述的折叠式光伏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具体的涉及折叠式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其中,折叠式光伏组件至少包含一组光伏单元,光伏单元包括承重梁,副梁,连杆和光伏模块;承重梁与副梁非共线设置;光伏模块至少包含非共线且相互不平行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光伏模块通过第一边缘与承重梁转动连接,并可以围绕所述承重梁进行旋转;副梁通过连杆与第二边缘活动或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公开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在相同的展开面积下,折叠后具有更小的自重;采用两组光伏模块相对设置的方式,在相同的折叠收纳体积下,展开面积大于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甚至可以大一倍,同时还具有更小的折叠体积;还可以依据太阳的高度调整光伏模块与太阳的夹角。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军,贺仕睿,张贵兵,李家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爱珀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