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1658发布日期:2023-07-18 19:0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具体涉及一种合理散热的逆变器。


背景技术:

1、目前主流逆变器采用2路温度采集,分别采集升压部分散热片组和逆变部分散热片组温度。在需要散热情况下,风扇开启后容易出现靠近风扇部分的散热片降温快,远离风扇的散热片降温较慢,同时温度采集点固定位置分布不当,就会导致风扇时停时启,在安静环境下,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以解决温度采集位置设置不当导致温度采集准确度低、散热不合理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在逆变器壳体内部设有pcb板(印刷电路板),所述pcb板设有升压单元与逆变单元、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与升压单元相邻,用于为升压单元散热,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与逆变单元相邻,用于为逆变单元散热;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位于临近所述散热片组的任意位置,用于为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散热;第一温度采集装置,位于第一散热片组背面临近散热装置的一端;第二温度采集装置,位于第一散热片组背面远离散热装置的一端;第三温度采集装置,位于第二散热片组背面临近散热装置的一端;第四温度采集装置,位于第二散热片组背面远离散热装置的一端;还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温度采集装置以及散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可接收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号并控制散热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3、通过上述结构中温度采集装置位置的布置,提高了采集的精准度,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因靠近散热装置部分的散热片降温快,远离散热部分的散热片降温较慢所导致的远离散热部分的散热片在未降低到合适温度时散热装置就被关闭的问题,且在散热片上设置两处温度检测点可有效地防止某一路温度检测装置损坏,从而散热装置不能接收到启动信号而导致的逆变器过热损坏的问题。

4、进一步地,散热装置为风扇组,所述风扇组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风口正对第一散热片组宽度方向一侧,所述第二风扇风口正对第二散热片组宽度方向一侧,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温度采集装置与第二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号控制第一风扇的开启和关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三温度采集装置与第四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号控制第二风扇的开启和关断。

5、进一步地,温度采集装置为ntc热敏元件。

6、进一步地,逆变器壳体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采集的精准度,有效地防止了在关闭散热装置时,远离散热装置部分的散热片还处于温度过高状态而导致逆变器电路损坏的情况发生,且可防止某一路温度检测装置损坏,从而散热装置不能接收到启动信号而导致的逆变器过热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壳体,在逆变器壳体内部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风扇组,所述风扇组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风口正对第一散热片组宽度方向一侧,所述第二风扇风口正对第二散热片组宽度方向一侧,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温度采集装置与第二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号控制第一风扇的开启和关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三温度采集装置与第四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号控制第二风扇的开启和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为ntc热敏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壳体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器,逆变器壳体内有PCB板,PCB板设有升压单元与逆变单元、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第一散热片组与升压单元相邻,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与逆变单元相邻,散热装置位于临近所述散热片组的位置,为散热片散热;第一温度采集装置,位于第一散热片组背面临近散热装置的一端;第二温度采集装置,位于第一散热片组背面远离散热装置的一端;第三温度采集装置,位于第二散热片组背面临近散热装置的一端;第四温度采集装置,位于第二散热片组背面远离散热装置的一端;还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四个温度采集装置、散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可接收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号并控制散热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提高了散热合理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辉,郑习坤,冉润,田胜明,陈海飞,曾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