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2387发布日期:2023-07-22 15:0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组件,具体是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


背景技术:

1、在中国专利cn202220878280.6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电机和支架,第一电机的转轴端设有第一传送轮,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设有第二传送轮,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上啮合连接有履带,转杆的另一端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上设有光伏板,承接板上滑动连接有护板,护板的表面设有海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传送轮、履带和第二传送轮,起到带动承接板上光伏板进行转动的目的,利于光伏板始终处于阳光照射下,便于提高光伏板的工作效率。

2、现有的光伏发电组件技术存在太阳光聚集效果较弱,从而导致太阳光强度不够时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发电效率不足,装置整体高度调节较为困难的问题。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太阳光聚集效果较弱,从而导致太阳光强度不够时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发电效率不足,装置整体高度调节较为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包括组件主体和内杆,所述组件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有聚光板,所述组件主体的下方安装有转向块,且转向块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内杆设置于连接板的下方,且内杆的外壁安装有上套管,所述上套管的外壁设置有下套管,且下套管的底部安装有底座。

3、优选的,所述组件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条,且密封条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栓。

4、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一转轴与限位板构成转动结构,且限位板与聚光板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5、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二转轴与转向块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向块与组件主体之间为焊接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下套管与上套管之间为滑动连接,且上套管与内杆之间为焊接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与密封条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密封条与组件主体之间为卡合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9、1.本装置中聚光板呈打开状态能够将太阳光聚集在组件主体内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表面,进而增加发电效率,限位板能够使得聚光板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聚光板处于闭合状态时,能够减小组件整体的体积,便于运输,同时对组件主体内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10、2.本装置能够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自动调节组件主体整体的倾斜角度,便于最大化接收太阳光,进一步提高发电功率,能够增加装置的适用范围,防止装置安装位置较低导致太阳光被阻挡,同时对内部的液压杆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液压杆受到雨水侵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主体(1)和内杆(10),所述组件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2),且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板(4),且限位板(4)的上方设置有聚光板(5),所述组件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转向块(6),且转向块(6)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9),所述内杆(10)设置于连接板(9)的下方,且内杆(10)的外壁安装有上套管(11),所述上套管(11)的外壁设置有下套管(12),且下套管(12)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主体(1)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条(14),且密封条(14)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栓(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通过第一转轴(3)与限位板(4)构成转动结构,且限位板(4)与聚光板(5)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8)通过第二转轴(7)与转向块(6)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向块(6)与组件主体(1)之间为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管(12)与上套管(11)之间为滑动连接,且上套管(11)与内杆(10)之间为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15)与密封条(14)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密封条(14)与组件主体(1)之间为卡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光伏发电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包括组件主体和内杆,所述组件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有聚光板,所述组件主体的下方安装有转向块,且转向块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内杆设置于连接板的下方,且内杆的外壁安装有上套管;本技术能够将太阳光聚集在组件主体内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表面,进而增加发电效率,能够减小组件整体的体积,便于运输,也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能够自动调节组件主体整体的倾斜角度,便于最大化接收太阳光。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天坦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