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及谐振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6325发布日期:2023-10-14 10:4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及谐振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llc谐振电路,尤其涉及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及谐振变换器。


背景技术:

1、在开关电源应用中,llc谐振变换器由于其优良的软开关、emi、高效率以及高功率密度等特性,近十年来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dc/dc拓扑,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工业、通信等领域。

2、在llc谐振变换器实际工作中,由于输出负载异常导致的短路,或者llc谐振变换器自身异常导致短路,llc谐振变换器都需要快速保护关机,将损坏降低到最小范围,减少损失。

3、目前,llc谐振变换器主要分为数字型控制和模拟型控制,无论采用数字控制还是模拟控制,两种控制芯片一般均与输出侧共地,因为与输出侧共地,对于输出电压、输出电流采集电路均需要使用隔离采样,造成采样电路和控制电路复杂,生产成本提高。

4、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电路,以实现llc谐振变换器初级侧的短路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及谐振变换器,以实现llc谐振变换器初级侧的短路保护。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模块、比较器模块、隔离器模块;

3、比较器模块分别与电流互感器模块和隔离器模块连接,电流互感器模块用于与llc谐振变换器的初级侧连接,隔离器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llc谐振变换器的主控模块连接;

4、电流互感器模块采集llc谐振变换器中初级侧电流,并将电流传输给比较器模块;比较器模块将电流与基准电流进行比较,在电流不大于基准电流时,将第一电平信号通过隔离器模块发送给主控模块,在电流大于基准电流时,将第二电平信号通过隔离器模块发送给主控模块;

5、其中,主控模块在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停止向llc谐振变换器初级侧的开关管输出pwm控制信号。

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7、电流互感器,原边用于与llc谐振变换器的初级侧连接,副边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副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8、第一电阻,第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接地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9、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还与比较器模块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比较器模块包括:比较器芯片、第二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11、比较器芯片,第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隔离器模块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接地端连接,第三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端用于接收外部的基准电流,第五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供电端连接;

12、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接地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流互感器模块连接。

13、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离器模块包括:数字信号隔离芯片、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

14、数字信号隔离芯片,第一电源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供电端连接,第一地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接地端连接,信号接收端与比较器模块连接,信号输出端用于与主控模块连接,第二电源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三供电端连接,第二地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地端连接。

15、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电路还包括基准模块,基准模块与比较器模块连接,为比较器模块提供基准电流。

16、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准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七电容;

17、第六电阻,第一端与第四供电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七电容的第一端、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隔离器模块连接;

18、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均与第二接地端连接。

19、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电路包括信号传输模块,信号传输模块连接在隔离器模块和主控模块之间。

20、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传输模块包括:激光二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八电容;

21、激光二极管,ld发射端与第五供电端连接,pd接收端分别与第八电容的第二端、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接地端连接,公共端分别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第九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主控模块连接;

22、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隔离器模块连接。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谐振变换器,包括如上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还包括主控模块和llc谐振变换器。

24、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和驱动芯片。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在初级侧电流大于基准电流时,也即llc谐振变换器的初级侧可能发生短路,主控模块可以停止向llc谐振变换器初级侧的开关管输出pwm控制信号,以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实现llc谐振变换器初级侧的短路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互感器模块、比较器模块、隔离器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模块包括:比较器芯片、第二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器模块包括:数字信号隔离芯片、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基准模块,所述基准模块与所述比较器模块连接,为所述比较器模块提供基准电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七电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连接在所述隔离器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激光二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八电容;

9.一种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1至8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还包括主控模块和llc谐振变换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和驱动芯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互感器模块、比较器模块、隔离器模块;比较器模块分别与电流互感器模块和隔离器模块连接,电流互感器用于与LLC谐振变换器的初级侧连接,隔离器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LLC谐振变换器的主控模块连接;电流互感器模块采集LLC谐振变换器中初级侧电流,并将电流传输给比较器模块;比较器模块在电流大于基准电流时,将第二电平信号通过隔离器模块发送给主控模块;其中,主控模块在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停止向LLC谐振变换器初级侧的开关管输出PWM控制信号。本技术电路简洁,占用空间小,实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于泽坤,乔凯明,郭禹,崔长江,王兴,帅宁,李世涛,孙明皓,杨猛,刘仔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