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7361发布日期:2023-09-16 18:3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手机无线充电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车载手机无线充电成为车主的迫切需求。驾驶车辆时使用手机无线充电,免去有线充电的束缚,更加方便。车载手机无线充电通常使用电磁感应原理,无线充电器面板下方布有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会产生变化的磁场,手机的接收线圈会产耦合电动势,从而在接收线圈中产生电流,进而传输能量。线圈通常由铜丝绕制而成,铜丝本身有电阻,在通过电流时会发热,一般来说,无线充电功率越大,线圈的发热量就越大。

2、手机厂商对手机设置有过温保护策略,当手机温度超过限值时,会主动降低充电功率,甚至停止充电。而车载无线充电器本身是能够承受较高温度的,使用被动散热即可,为保障无线充电效率,更主要的问题是需要解决无线充电过程中手机如何有效散热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包含其的汽车中控台,以满足同时两台设备互不干涉充电,且解决设备散热的实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既满足造型美观需要,又能满足两台设备同时无线充电布置空间、装配工艺、充电功能要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包括:

3、充电模块安装件,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装设于所述车辆的预定部件中,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的第一侧面设有充电模块第一区和充电模块第二区,第一充电模块设于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为第一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第二充电模块设于所述充电模块第二区为第二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

4、充电座,所述充电座覆盖于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并固定在所述预定部件上,所述充电座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和所述充电模块第二区布置的第一充电区和第二充电区,供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放置其中。

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通过模具一体挤压成型,所述凹槽将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分隔成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和所述充电模块第二区。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沿所述凹槽的纵向方向设置有电源电流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电流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和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电性连接。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上于所述电源电流管理模块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源电流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还设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内设有线圈、并通过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远离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一侧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所述第一风扇布置。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模块第二区还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内设有线圈、并通过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模块第二区远离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一侧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对应所述第二风扇布置。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预定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第一面以及与所述充电座第一面相对设置的充电座第二面,所述充电座第一面中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为所述充电座的底部由下向上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所述凸台将所述充电座分隔成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和所述充电座第二区。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区和所述第二充电区沿所述凸台的方向,分别对称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配合所述充电座第一面的防滑部,分别将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限位于所述凸台的两侧。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远离所述第一充电区和所述第二充电区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孔布置,所述第二通风口对应所述第二散热孔布置。

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上还设有定位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定位孔将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的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充电座的所述充电座第二面固定连接。

14、如上,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在车辆中控台设置两个无线充电区域,并设置散热孔,通过散热风扇加速散热翅片的热量排放,提高手机的使用寿命;通过防滑层的设置,增加了中控台本体的防摩擦力,增加中控台本体的耐磨强度,避免中控台本体表面出现划痕影响美观;通过中控台设置手机无线双充模块,使得无线充电结构简单,便于更换无线充电模块。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1)的中部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由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1)通过模具一体挤压成型,所述凹槽(13)将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1)分隔成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11)和所述充电模块第二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1)沿所述凹槽(13)的纵向方向设置有电源电流管理模块(14),所述电源电流管理模块(14)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11)和所述第二充电模块(12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1)上于所述电源电流管理模块(14)远离所述凹槽(13)的一侧设有电连接器(15),所述电连接器(15)与所述电源电流管理模块(14)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11)还设有第一风扇(112),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11)内设有线圈、并通过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模块第一区(11)远离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11)的一侧设有第一散热孔(113),所述第一散热孔(113)对应所述第一风扇(112)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第二区(12)还设有第二风扇(122),所述第二充电模块(121)内设有线圈、并通过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模块第二区(12)远离所述第二充电模块(121)的一侧设有第二散热孔(123),所述第二散热孔(123)对应所述第二风扇(122)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21)通过固定结构(22)与所述预定部件(2)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座(21)包括充电座第一面(211)以及与所述充电座第一面相对设置的充电座第二面(212),所述充电座第一面(211)中部设有凸台(213),所述凸台(213)为所述充电座(21)的底部由下向上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所述凸台(213)将所述充电座(21)分隔成所述第一充电区(214)和所述第二充电区(2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区(214)和所述第二充电区(215)沿所述凸台(213)的方向,分别对称设有限位条(23),所述限位条(23)配合所述充电座第一面(211)的防滑部(234),分别将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限位于所述凸台(213)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21)远离所述第一充电区(214)和所述第二充电区(215)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216)和第二通风口(217),所述第一通风口(216)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孔(113)布置,所述第二通风口(217)对应所述第二散热孔(123)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1)上还设有定位孔(16),紧固件穿过所述定位孔(16)将所述充电模块安装件(1)的所述第二侧面(18)与所述充电座(21)的所述充电座第二面(21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双充模块装置,包括:充电模块安装件和充电座。充电模块安装件装设于车辆的预定部件中,充电模块件的第一侧面装设有充电模块第一区、充电模块第二区、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第一充电模块设于充电模块第一区为第一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第二充电模块设于充电模块第二区为第二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充电座覆盖于充电模块安装件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并固定在预定部件上。充电座包括分别对应于充电模块第一区和充电模块第二区布置的第一充电区和第二充电区,供第一待充电设备和第二待充电设备放置其中。本技术通过在车辆内饰覆盖件上设置两个手机无线充电区域,使得两个手机同时无线充电互不干涉。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