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6668发布日期:2023-08-10 05:0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宝,具体地,涉及一种分体式充电宝。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也在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产品在户外用到的频率也日益增加,随即而来的数码产品电量问题就成了限制电子产品使用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面出现了可以在户外为电子产品提供电源的充电宝。

2、充电宝其实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它是一个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为了便于使用,许多充电宝都自带充电线,但是由于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并且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接口,充电宝自带的充电线不一定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并且自带的充电线通常直接连接在充电宝的内部,若是充电线发生损坏,只能更换整个充电宝,提高了使用成本的同时,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充电宝。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分体式充电宝包括:

3、充电线组件,其包括承载件、充电线件、第一电连接件以及第一磁吸件,充电线件以及电连接件分设于承载件内,第一磁吸件设于承载件的底部;以及

4、储电组件,其包括壳体、储电件、第二电连接件以及第二磁吸件,承载件和壳体可拆卸连接,储电件以及第二电连接件分设于壳体内,第一电连接件一端与充电线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连接件抵接,第二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储电件连接,第二磁吸件设于壳体顶部,其设置位置对应于第一磁吸件。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承载件的底部设有定位凸起,壳体顶部与定位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卡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定位凸起的数量为两个,定位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凸起分别与两个定位凹槽卡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充电线组件还包括第一防滑件,第一防滑件与承载件的底部连接;第一防滑件与定位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开口,定位凸起自第一开口伸出第一防滑件。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储电组件还包括第二防滑件,第二防滑件与壳体的顶部连接;第二防滑件与定位凹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定位凹槽自第二开口露于第二防滑件。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部以及第二电连接部,第一电连接部一侧与第二电连接件抵接,另一侧与第二电连接部连接,第二电连接部的另一侧与充电线件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电连接部包括连接端子与线圈板,连接端子一端与第二电连接件抵接,另一端与线圈板连接;第二电连接部包括电刷组以及线路板,电刷组一端与线圈板抵接,另一端与线路板连接,线路板与充电线件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充电线件包括充电线、充电接口以及卷线部,充电线一端与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与充电接口连接,且卷绕在卷线部上,充电接口伸出承载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卷线部包括卷线盘以及卷线杆,卷线盘套设于卷线杆外,卷线盘卷绕在卷线盘上,且线路板与卷线盘的底部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储电组件还包括自锁件,自锁部设于承载件内,并与卷线盘的顶部连接。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将充电线组件和储电组件磁吸连接,设置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将储电件和充电线件电连接,从而让充电线组件和储电组件可拆卸连接,当充电线件不适配或者充电线件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充电线组件即可,且无需将充电宝拆开,更换起来方便快速,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11)的底部设有定位凸起(111),所述壳体(21)顶部与所述定位凸起(111)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凹槽(211),所述定位凸起(111)与所述定位凹槽(211)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1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凹槽(2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凸起(111)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凹槽(21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组件(1)还包括第一防滑件(15),所述第一防滑件(15)与所述承载件(1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防滑件(15)与所述定位凸起(11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开口(151),所述定位凸起(111)自所述第一开口(151)伸出所述第一防滑件(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组件(2)还包括第二防滑件(25),所述第二防滑件(25)与所述壳体(21)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防滑件(25)与所述定位凹槽(21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251),所述定位凹槽(211)自所述第二开口(251)露于所述第二防滑件(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3)包括第一电连接部(131)以及第二电连接部(132),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31)一侧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23)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32)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32)的另一侧与所述充电线件(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31)包括连接端子(1311)与线圈板(1312),所述连接端子(1311)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2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线圈板(1312)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32)包括电刷组(1321)以及线路板(1322),所述电刷组(1321)一端与所述线圈板(131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1322)连接,所述线路板(1322)与所述充电线件(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件(12)包括充电线、充电接口(121)以及卷线部(122),所述充电线一端与所述线路板(13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口(121)连接,且卷绕在所述卷线部(122)上,所述充电接口(121)伸出所述承载件(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部(122)包括卷线盘(1221)以及卷线杆(1222),所述卷线盘(1221)套设于所述卷线杆(1222)外,所述卷线盘(1221)卷绕在所述卷线盘(1221)上,且所述线路板(1322)与所述卷线盘(1221)的底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组件(1)还包括自锁件(16),所述自锁件(16)设于所述承载件(11)内,并与所述卷线盘(1221)的顶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分体式充电宝,其包括充电线组件以及储电组件,充电线组件包括承载件、充电线件、第一电连接件以及第一磁吸件,充电线件以及电连接件分设于承载件内,第一磁吸件设于承载件的底部;储电组件包括壳体、储电件、第二电连接件以及第二磁吸件,承载件和壳体可拆卸连接,储电件以及第二电连接件分设于壳体内,第一电连接件一端与充电线件连接,另一端伸出承载件的底面,并与第二电连接件抵接,第二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储电件连接,第二磁吸件设于壳体顶部,其设置位置对应于第一磁吸件。本申请通过将充电线组件和储电组件磁吸连接,当充电线件不适配或者充电线件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充电线组件即可,且无需将充电宝拆开。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通银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