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2078发布日期:2023-05-27 21:5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干湿马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1、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2、干湿两用马达是吸尘器的核心部件,且干湿马达最基本的设计要求就是防水。干湿两用马达包括内壳体,内壳体内壁连接有用于放置定子铁芯和转子等元件的驱动腔体,驱动腔体与薄壁壳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定叶轮和动叶轮等元件的工作腔。因干湿两用马达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产生热量,目前大部分厂家会通过在干湿两用马达内部加装风扇达到对马达冷却的目的。

3、在实现上述相关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加装风扇后,干湿两用马达驱动的负载增加,而马达为吸尘器工作负载提供的能量是一定的,增加了散热负载后,会导致分配给工作负载的能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干湿两用马达的实际工作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不影响散热前提的下提高干湿两用马达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包括内壳体及套设于所述内壳体外侧壁的风罩,所述内壳体与所述风罩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通的风腔,所述内壳体与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放置通道,所述放置通道的一端为吸风口,所述放置通道的另一端为进风口,所述内壳体的内侧壁靠近所述吸风口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风腔相连通的排风孔,所述内壳体远离所述吸风口的一侧的内壁连接有用于放置定子铁芯和转子的驱动腔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驱动腔体之间设置有使两者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风罩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气流通道单向流通的遮挡软垫。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马达工作时,吸风口处产生负压,进风口上方的冷却风会流向吸风口处,冷却风先进入驱动腔体内,接着吹动遮挡软垫,使气流通道与风腔连通,冷却风流入风腔,进而通过排风孔流入吸风口处,实现对马达的冷却。在马达停止工作时,自吸风口进入风腔内的气流压力越大,遮挡软垫与气流通道之间的密封性越好,故吸风口处的气流无法携带水汽进入驱动腔体内。最终实现在不影响防水及散热的前提下,提高了马达的工作效率。

5、可选的,所述遮挡软垫与所述内壳体可拆卸地相连。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挡软垫出现老化等问题时,便于更换遮挡软垫以保证遮挡软垫与气流通道之间的密封性。

7、可选的,所述内壳体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壁设置有用于所述遮挡软垫部分插设的卡接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遮挡软垫时,这遮挡软垫直接插入卡接槽内即可;且卡接槽无法被遮挡软垫完全插入,即保证一部分遮挡软垫在卡接槽外,便于气流吹动遮挡软垫,从而打开气流通道。

9、可选的,所述遮挡软垫包括插设于所述卡接槽的连接部及遮挡部,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遮挡部的厚度,且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内壳体相贴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马达不工作时,遮挡部与内壳体贴合可有效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降低吸风口处的水汽进入驱动腔体内的可能性;连接部风厚度大于遮挡部的厚度,便于冷却风吹动遮挡部,使遮挡部朝靠近风罩的方向倾斜,从而打开气流通道。

11、可选的,所述遮挡部靠近所述内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遮挡部与冷却风直接接触部分的厚度,进而降低遮挡部的整体的质量,使得冷却风更易吹动遮挡部,使遮挡部朝靠近风罩的方向倾斜,降低冷却风打开气流通道所需的气压,进而更充分地利用冷却风对马达进行冷却。

13、可选的,所述内壳体靠近所述遮挡软垫的一侧开设有进位槽,所述遮挡软垫与所述进位槽的内底壁相贴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遮挡部与风罩之间的距离变大,冷却风吹动遮挡部,将使遮挡部相对于连接部的倾斜度更大,使得气流通道单位时间流入风腔内的冷却风更多。

15、可选的,所述遮挡软垫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面为弧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遮挡部的质量,使得冷却风更吹动遮挡软垫,即在马达工作转速较低的情况下,冷却风仍能打开气流通道。

17、可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连接有若干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排风孔相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风进入到导向通道内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将被相邻两凸起限制,从而提高了冷却风流通速度和流通效率,进而增加了散热效果。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通过在内壳体与驱动腔体之间设置有使两者相连通的气流通道,使得马达工作时,进风口处的冷却风可流入到风腔内,进而通过排风孔流到吸风口,同时在内壳体与风罩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气流通道单向流通的遮挡软垫,可保证气流通道在马达不工作时保持关闭,防止吸风口处的水汽进入到驱动腔体内,最终实现在不影响马达的防水及散热的前提下,提高了马达的工作效率;

21、2、将遮挡软垫远离进风口的一端面设为弧面,可减小遮挡软垫的质量,便于冷却风吹动遮挡软垫,进而打开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

1.一种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包括内壳体(1)及套设于所述内壳体(1)外侧壁的风罩(2),所述内壳体(1)与所述风罩(2)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通的风腔(21),所述内壳体(1)与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放置通道(13),所述放置通道(13)的一端为吸风口(131),所述放置通道(13)的另一端为进风口(132),所述内壳体(1)的内侧壁靠近所述吸风口(131)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风腔(21)相连通的排风孔(14),所述内壳体(1)远离所述吸风口(131)的一侧的内壁连接有用于放置定子铁芯和转子的驱动腔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与所述驱动腔体(3)之间设置有使两者相连通的气流通道(4),所述内壳体(1)与所述风罩(2)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气流通道(4)单向流通的遮挡软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软垫(5)与所述内壳体(1)可拆卸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靠近所述进风口(132)的一端壁设置有用于所述遮挡软垫(5)部分插设的卡接槽(1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软垫(5)包括插设于所述卡接槽(161)的连接部(51)及遮挡部(52),所述连接部(51)的厚度大于所述遮挡部(52)的厚度,且所述遮挡部(52)与所述内壳体(1)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52)靠近所述内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槽(5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靠近所述遮挡软垫(5)的一侧开设有进位槽(17),所述遮挡软垫(5)与所述进位槽(17)的内底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软垫(5)远离所述进风口(132)的一端面为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的外侧壁连接有若干凸起(18),相邻两凸起(18)之间形成有导向通道(181),所述导向通道(181)与所述排风孔(14)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干湿两用马达的泄压防水结构,涉及干湿马达技术领域。其包括内壳体及套设于内壳体外侧壁的风罩,内壳体与风罩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通的风腔,内壳体与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放置通道,放置通道的一端为吸风口,放置通道的另一端为进风口,内壳体的内侧壁靠近吸风口的一侧开设有与风腔相连通的排风孔,内壳体远离吸风口的一侧的内壁连接有驱动腔体,内壳体与驱动腔体之间设置有使两者相连通的气流通道,内壳体与风罩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气流通道单向流通的遮挡软垫。马达工作时,冷却风通过进风口流入驱动腔体,并吹动遮挡软垫以打开气流通道,然后进入风腔内,再通过排风孔流入吸风口处,实现对马达的冷却及密封,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德胜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