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7959发布日期:2023-03-08 14:3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电缆进行铺设,而在铺设电缆时需要用到电缆牵引装置对电缆进行牵引,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牵引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3445525u),该专利通过减速电机和变速箱在支撑平台上相连接,调整机构设置在支撑平台上位于变速箱上的输送轮的下方,传送装置在调整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输送轮与传送装置之间形成一牵引空间;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地电缆牵引装置无法满足对不同规格电缆牵引的需求问题,但是,该专利只是简单的利用输送轮和输送辊的相互配合对电缆进行牵引,而此种方式存在弊端,当施工环境出现油污或者下雨天时都会导致电缆表面变得湿滑,此时电缆与轮子之间的摩擦力便会减小,就会容易出现电缆无法被正常牵引的问题从而会大大降低牵引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牵引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安装有升降结构,通过升降结构可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牵引滑轨,所述牵引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连接框内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施力块,所述转动杆的前端贯穿连接框且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所述施力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施力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动力板,所述动力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牵引滑轨的前侧安装有复位结构,通过复位结构可辅助施力块复位。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结构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凸起块,所述凸起块的右端设有斜坡,所述调节板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支撑板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外部还套设有复位弹簧。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安装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调节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远离调节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链条齿轮。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小链条齿轮,所述大链条齿轮与小链条齿轮之间通过连接链条连接。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连接窗口和第二连接窗口,所述第一连接窗口与调节轮对应,所述第二连接窗口与大链条齿轮对应。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滑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上端安装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内对称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限位框螺纹连接。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前端贯穿限位框且与限位框滑动连接,所述下夹板贯穿限位框的一端搭设在调节板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使用时开启电机带动动力轴转动,动力轴转动时会带动动力板转动,动力板转动时会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开始转动时会拉拽施力块向左转动,施力块向左转动时会被下方的电缆阻挡,此时施力块便会夹持住电缆,此时随着动力杆的继续转动动力杆便会通过连接板带动连接框和牵引块一起向左移动,从而对电缆进行牵引,通过此种方式不需要完全依靠电缆与施力块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对电缆进行牵引。
12.2、本发明使用时,当牵引块和连接框向右移动时由于调节板处于被顶起状态即下夹板也会被顶起,下夹板被顶起后会使电缆卡在上压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此种方式便可以对电缆进行锁定,避免牵引块在复位时电缆出现回缩的情况。
13.3、本发明使用时,通过转动限位螺栓可控制施力块的转动角度,进而使得牵引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中防护壳的内部图;图3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的拆分图;图4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中牵引滑轨与牵引块的结构图;图5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中牵引块的结构图;图6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中图4a处的放大结构图。
15.图中:1、支撑板;2、防护壳;3、升降结构;4、电缆;5、牵引结构;6、控制箱;7、限位框;8、上压板;9、调节螺栓;10、下夹板;11、滑动窗口;200、连接缺口;300、底座;301、第一支撑杆;302、第二支撑杆;303、下滑杆;304、下滑块;305、上滑杆;306、上滑块;307、中心块;308、连接块;309、螺纹杆;500、牵引滑轨;501、牵引块;502、连接框;503、施力块;504、限位螺栓;505、转动杆;506、复位杆;507、调节板;508、凸起块;509、调节杆;510、复位弹簧;511、连接板;512、动力板;513、电机;514、小链条齿轮;515、大链条齿轮;516、调节轮;517、凸块;518、第一连接窗口;519、第二连接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5,本发明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端安装有牵引结构5,支撑板1的上端还安装有防护壳2,通过防护壳2可对牵引结构5进行防护,且防护壳2的内部还安装有控制箱6,防护壳2的左右壳壁上预留有出入口,支撑板1的下端安装有升降结构3,通过升降结构3可对支撑板1的高度进行调节,牵引结构5包括牵引
滑轨500,牵引滑轨500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的上端,牵引滑轨50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牵引块501,牵引块501上开设有弧形槽,牵引块5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502,连接框502的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504,连接框502内通过转动杆505转动连接有施力块503,施力块503的下端防滑块,防滑块为圆柱形铁柱,且圆柱形铁柱的表面设有若干球形凸起,通过防滑块可避免施力块503与电缆4接触时产生相对滑动导致牵引失败的问题发生,通过转动限位螺栓504可控制施力块503的转动角度,进而使得牵引结构5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4,转动杆505的前端贯穿连接框502且固定连接有复位杆506,复位杆506倾斜安装在转动杆505上,且复位杆506远离转动杆5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具体的,施力块50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511,连接板511远离施力块50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动力板512,动力板512远离连接板5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轴,防护壳2的壳壁上开设有连接缺口200,连接缺口200与动力板512对应,动力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13,牵引滑轨500的前侧安装有复位结构,通过复位结构可辅助施力块503复位;本发明中,复位结构包括调节板507,调节板507的上端固定连接凸起块508,凸起块508的右端设有斜坡,调节板507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调节杆509,调节杆509贯穿支撑板1且与其滑动连接,调节杆509的外部还套设有复位弹簧510;支撑板1的下端安装有调节轮516,调节轮51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517,支撑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调节轮516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远离调节轮5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链条齿轮515,电机51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小链条齿轮514,大链条齿轮515与小链条齿轮514之间通过连接链条连接,支撑板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连接窗口518和第二连接窗口519,第一连接窗口518与调节轮516对应,第二连接窗口519与大链条齿轮515对应,第一连接窗口518位于调节板507的下方。
17.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3,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所述的升降结构3包括底座300,底座300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下滑杆303,下滑杆303上均滑动连接有下滑块304,下滑块304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01,第一支撑杆301远离下滑块304的一端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30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02,第二支撑杆302的一端与底座300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上滑块306,支撑板1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上滑杆305,上滑块306套设在上滑杆305上;底座30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块307,两个下滑块30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8,连接块308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9,且螺纹杆309穿过连接块308与中心块307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螺纹杆309便可以推动下滑块304向右滑动,从而利用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对支撑板1的高度进行调节。
18.实施例三:请参阅图6,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牵引滑轨50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框7,限位框7的上端安装有上压板8,上压板8内对称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9,调节螺栓9与限位框7螺纹连接,限位框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下夹板10,下夹板10位于上压板8的左侧,即下夹板10与上压板8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下夹板10的前端贯穿限位框7且与限位框7滑动连接,限位框7的前端开设有滑动窗口11,下夹板10通过滑动窗口11贯穿限位框7,下夹板10贯穿限位框7的一端搭设在调节板507上。
1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使用时先将电缆4依次穿过防护壳2的右侧壁、限位框7、连接框502以及防护壳2的左侧壁,电缆4穿过限位框7时要保证电缆4位于上压板8和下夹板10之间,穿过连接框502时要保证电缆4位于施力块503的下端,牵引时开启电机513带动动力轴转动,动力轴转动时会带动动力板512转动,动力板512转动时会带动连接板511转动,连接板511开始转动时(如图2所示以图2为最初状态)会拉拽施力块503向左转动,施力块503向左转动时会被下方的电缆4阻挡,此时施力块503便会夹持住电缆4,此时随着动力杆512的继续转动动力杆512便会通过连接板511带动连接框502和牵引块501一起向左移动,从而对电缆4进行牵引;当随着动力杆512的继续转动连接板511便会推动连接框502和牵引块501像右移动,而当牵引块501向左移动结束开始向右移动时调节轮516上的凸块517刚好顶在调节板507上使得调节板507向上移动,此时复位弹簧510会被压缩,调节板507向上移动时凸起块508便会顶到复位杆506,复位杆506被顶起时便会推动施力块503使其有向上转动的趋势,而此时动力杆512也会推着连接板511使其有向右运动的趋势,通过此种方式即可使施力块503顺利的向右转动,从而施力块503与电缆4分离,而随着连接杆511一起向右移动,然后再随着动力板512的转动施力块503便会再次夹住电缆4对其进行牵引,通过此种方式便可以完成对电缆4的牵引;当牵引块501和连接框502向右移动时由于调节板507处于被顶起状态即下夹板10也会被顶起,下夹板10被顶起后会使电缆4卡在上压板8和下夹板10之间,通过此种方式便可以对电缆4进行锁定,避免牵引块501在复位时电缆4出现回缩的情况。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