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1525发布日期:2023-06-08 10:0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源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电源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1、移动生物检验实验室相比普通固定实验室具有机动灵活,可迅速部署在目标地点提供检测,检测时间短等优势。而智能控制器系统是移动实验室的核心,具备可靠性、故障快速查找定位的能力,并能综合微处理器、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数学运算、数值处理、网络通信、pid调节等功能。基于移动实验室系统高度集成化的特点,为保障其在运行期间各功能模块正常运行,需确保其智能控制系统在外部供电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

2、而现有技术中的供电系统存在供电优先级,当主电源出现故障而频繁通断时,系统会频繁进行切换动作,导致系统不稳定,损伤零件寿命等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供电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电系统在向待供电设备进行供电时,频繁进行主备电源切换导致控制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电源供电系统,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切换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三端与待供电设备连接;其中,所述切换电路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或者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向所述待供电设备供电,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控制发生故障的电源模块恢复后仍保持当前供电状态,直到正在供电的电源模块发生故障再进行切换。

3、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储能模块,其中,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待供电设备并联,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或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为所述待供电设备供电时储存能量,在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均不向所述待供电设备供电时,向所述待供电设备提供能量。

4、可选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继电器。

5、可选地,所述继电器包括线圈和触点组,其中,所述触点组包括:常开静触头ko1,、常闭静触头kc1、动态触头k1,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常开静触头ko1连接。

6、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p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场效应管pmos管。

7、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8、可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pmos管的栅极串联所述第一电阻后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常闭静触点kc1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os管的栅极串联所述第二电阻后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9、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串联,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串联,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导通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10、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动态触头k1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待供电设备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容。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电压为24v。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由多电源供电模组提供。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源供电系统,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切换电路;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该第一电源模块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该切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该第二电源模块连接,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该切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该切换电路的第三端与待供电设备连接;其中,该切换电路用于切换该第一电源模块或者该第二电源模块向该待供电设备供电,该第一开关电路或者该第二开关电路控制发生故障的电源模块恢复后仍保持当前供电状态,直到正在供电的电源模块发生故障再进行切换。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正在供电的电源发生故障断电后,系统可以自行切换到另一电源对待供电设备进行供电,故障电源恢复供电后系统保持当前供电状态不变,直到当前供电电源发生故障时再次切换电源,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供电系统在向待供电设备进行供电时,频繁进行主备电源切换导致待供电设备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电源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p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场效应管pmos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容。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电源供电系统,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切换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模块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切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模块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切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切换电路的第三端与待供电设备连接;其中,切换电路用于切换第一电源模块或者第二电源模块向待供电设备供电,第一开关电路或者第二开关电路控制发生故障的电源模块恢复后仍保持当前供电状态,直到正在供电的电源模块发生故障再进行切换,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供电系统在向待供电设备供电时,频繁进行主备电源切换导致待供电设备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姜通维,李林,强利刚,张志远,杨义光,张勇,石玉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