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柔性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8712发布日期:2023-05-12 20:1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柔性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安装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柔性支架。


背景技术:

1、柔性光伏支架是一种新型的光伏支架,其具有结构简单、材料使用较少、自身重量较轻、跨度大等特点,因此能够适合山地、鱼塘、荒坡等各类环境,支架下方还能作为简易的室内空间作为停车场、清水池等。

2、现有的柔性支架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7849294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光伏柔性支架拉索布置结构,呈对称分布,下部横向拉索两端固定在立柱或主梁上,上部横向拉索两端锚固在东西向端部地锚上,在上下部横向拉索和下部纵向拉索之间安装桁架,在南北纵向设有至少两组x形下部拉索和至少四个v形下部拉索,x形下部拉索在中间区域与下部横向拉索处于同一水平面,与对应的下部横向拉索固定后向斜下方延伸并锚固于立柱底部或端部地锚;v形下部拉索中点连接下部横向拉索,两端向斜下方延伸并锚固于立柱底部;两个x形下部拉索交叉点连接一根下部纵向拉索,在v形下部拉索中点与相邻两根x形下部拉索固定点连接一根下部纵向拉索,本实用新型无需在南北纵向布置基础,并达到纵横两个方向都具有稳定效果。

3、在上下部横向拉索和下部纵向拉索之间安装桁架,而光伏组件安装在上部横向拉索上,因此桁架用于对上部横向拉索的压力进行缓冲,而光伏组件在不同的环境的受到的力度不一,特别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光伏组件受到冲击力较大,但是缓冲力一定,因此平时能提供对光伏组件一定的缓冲力,而大风等恶劣的天气时,较大的冲击力会使得光伏组件产生很大的位移而容易发生损坏,从而降低了支架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支架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柔性支架。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柔性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柔性支架,包括多个架体、设置在多个架体上的下部拉索和上部拉索,所述上部拉索用于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拉索和下部拉索通过缓冲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缓冲装置包括:

4、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设置在上部拉索和下部拉索上,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滑移连接在一起;

5、阻力机构,所述阻力机构设置在上连接件上且用于提供阻挡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滑移并根据需要调节的阻挡力。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滑移连接在一起,而阻力机构用于阻挡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滑移,以此来实现下部拉索对上部拉索进行缓冲,同时当出现大风等恶劣天气需要提高对上部拉索和光伏组件缓冲力时,阻力机构增大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滑移的阻挡力,因此缩短了光伏组件在大风天气时产生的位移,而正常天气时将阻挡力调节为原来的状态,使得光伏组件在受到冲击力时产生合适的位移而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对光伏组件的支撑力,提高了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7、可选的,所述阻力机构包括:

8、阻力管,所述阻力管设置在上连接件上且内部装有阻力液;

9、活塞,所述活塞滑移设置在阻力管内且与下连接件连接并将阻力管内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储液空间,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多个供阻力液通过且将两个储液空间连桶的阻力孔;

10、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下连接件上且用于调节阻力液通过阻力孔的速度。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件移动带动活塞移动,而活塞移动挤压阻力液,使得阻力液通过阻力孔从一个储液空间移至另一个储液空间,从而对活塞产生阻力,而调节组件调节阻力液通过阻力孔的速度,从而调节对活塞的阻力大小,以此来实现对光伏组件缓冲力的调节。

12、可选的,阻力液内添加有具有磁性的磁力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13、线圈,所述线圈设置在下连接件上且通电后产生磁场并使得磁力粉吸附在活塞和阻力孔上;

14、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阻力管上且用于控制线圈通断电。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而磁力粉在磁场吸附作用下聚集在活塞和阻力孔上,从而实现对阻力液流动形成阻挡效果,从而减慢了阻力液通过阻力孔的速度,因此增大了对活塞的阻挡力,增大了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移动时的阻挡力;而控制器控制线圈断电时,活塞移动推动磁力粉远离活塞和阻力孔,因此增大了阻力液通过阻力孔的速度,减小了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移动时的阻挡力;而且还能调节通过线圈电流大小调节阻力液通过阻力孔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调节阻挡力时的便利性。

16、可选的,所述下连接件上设置有滑移套设在阻力管外侧壁上且与活塞相对应的安装环,且所述线圈设置在安装环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圈位于安装环处,而活塞移动带动安装环和线圈同时移动,使得线圈和活塞一直保持同样的距离,而且线圈位于阻力管外侧,因此提高了线圈安装时的便利性,同时使得线圈和活塞一起移动,因此提高了线圈产生磁场控制磁力粉移动时的便利性和精确性,从而提高了支架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18、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能控制线圈磁场发生换向且使得磁力粉在磁场作用下远离活塞和阻力孔,所述活塞两端上均设置有抵触在阻力管内侧壁上且用于清理磁力粉的清理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线圈磁场发生换向,使得磁力粉在磁力作用下远离活塞和阻力孔,而活塞移动使得阻力液移动,阻力液移动使得更多磁力粉远离活塞和阻力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磁力粉而调节阻挡力时的便利性;清理环用于刮除黏附在阻力管内侧壁上的磁力粉,降低了活塞与磁力粉接触而产生磨损的概率,提高了支架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20、可选的,所述架体包括:

21、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地面上;

22、底座,所述底座设在地面上;

23、预应力拉杆,所述预应力拉杆设置在立柱上且与底座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24、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预应力横杆连接在一起。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立柱和底座固定安装到地面上,然后将预应力拉杆固定连接到立柱上,然后将预应力拉杆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安装到底座,以此来固定安装多个架体,然后将多个立柱通过预应力横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安装多个架体的便利性和稳定性,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支架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26、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27、u形拉杆,所述u形拉杆穿过底座;

28、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供u形拉杆穿过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孔滑移安装在u形拉杆两端上,所述预应力拉杆穿过连接板;

29、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u形拉杆上且用于对连接板位置进行定位;

30、固定管,所述固定管滑移穿设在连接板上;

31、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设置在固定管上且抵紧在连接板上进行定位,所述固定螺母和固定管均螺纹连接在预应力拉杆上。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形拉杆穿过底座,接着将预应力拉杆穿过连接板,使得连接板滑移安装到预应力拉杆上,然后移动连接板靠近u形拉杆,使得u形拉杆两端穿过连接板上的两个连接孔,然后定位组件用于对连接板在u形拉杆上的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将固定管套设到预应力拉杆上,转动固定螺母带动固定管和固定螺母均螺纹连接到预应力拉杆上,使得固定管滑移穿设到连接板上,而固定螺母抵紧在连接板上进行定位,从而使得预应力拉杆产生预应力,以此来实现将预应力拉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预应力拉杆产生预应力,从而提高了将预应力拉杆与底座连接时的便利性。

33、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34、两个第一螺母,两个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u形拉杆的两端上且通过定位板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螺母与定位板转动连接;

35、两个第二螺母,两个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u形拉杆的两端上且配合两个第一螺母抵紧在连接板相背两侧壁上进行定位。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第一螺母同时螺纹连接到u形拉杆的两端上,而定位板使得两个第一螺母移动一致,然后将u形拉杆两端穿过两个连接孔后,将两个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到u形拉杆两端上,使得第二螺母和第一螺母抵紧在连接板相背两侧壁上进行定位,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连接板的位置,而且也使得连接板调节时移动一致,降低了连接板移动时发生歪斜的概率,提高了对架体的支撑效果,因此提高了支架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37、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检测预应力拉杆预应力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38、两个检测座,两个所述检测座通过磁铁吸附在连接板背离固定螺母一侧的侧壁上;

39、两个检测杆,两个所述检测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检测座上且伸至连接板靠近底座一侧,两个所述检测座和两个检测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拼接在一起;

40、两个感应器,两个所述感应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检测座上,当所述固定螺母抵触到连接板上时,两个所述感应器与固定管远离固定螺母的一端接触后蜂鸣报警;

41、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检测杆上且与预应力拉杆接触并带动固定螺母转动,当所述感应器报警后继续转动固定螺母,同时所述检测组件启动检测预应力拉杆的预应力。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到预应力拉杆上,然后将两个检测座靠近连接板且拼接在一起,同时两个检测杆也拼接在一起,且使得连接板位于两个检测杆内侧,接着使得两个检测器通过磁铁吸附在连接板背离固定螺母一侧的侧壁上,然后将检测组件安装到检测杆上,检测组件启动带动固定螺母转动,固定螺母转动带动固定管抵触到检测器上,而固定螺母抵触在连接板上,且此时预应力拉杆处于未施加预应力的状态,而继续转动固定螺母就会施加预应力;

43、因此检测组件继续带动固定螺母转动,同时检测组件启动检测预应力拉杆的预应力,以此来提高了对预应力拉杆施加预应力时的准确性和便利性,使得预应力拉杆的预应力合适,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支架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44、可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45、安装管,所述安装管滑移穿设在两个检测杆靠近底座的一端上;

46、安装螺杆,所述安装螺杆穿过检测杆且螺纹连接到另外一个检测杆上并使得两个检测杆夹紧安装管进行定位;

47、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转动设置在安装管上;

48、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设置在调节杆上且抵触在预应力拉杆上并用于检测预应力;

49、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设置在调节杆上且套设到固定螺母上并用于转动固定螺母。

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检测杆拼接完成后,将安装管滑移穿设到两个检测杆拼接处,然后推动安装管带动转动套套设到固定螺母上,接着转动调节杆带动固定螺母转动,而固定管与感应器接触后,推动压力检测器抵触到预应力拉杆上,然后拧动安装螺杆使得两个检测杆夹紧安装管,接着继续拧动调节杆带动固定螺母转动,使得预应力拉杆发生移动而挤压压力检测器,以此来使得预应力拉杆上的预应力合适,因此提高了预应力拉杆施加预应力时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了支架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5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52、通过阻力机构用于阻挡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滑移,以此来实现下部拉索对上部拉索进行缓冲,同时通过阻力机构调节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滑移的阻挡力,因此缩短了光伏组件在大风天气时产生的位移,从而提高了对光伏组件的支撑力,提高了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