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3971发布日期:2023-06-04 18:5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飞轮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轮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飞轮储能技术具备充放电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在电力调频、储能设备等领域具备绝佳的应用前景。

2、在飞轮储能装置中,通过电机带动飞轮模组高速旋转,将电网的电能暂时转化为飞轮模组的动能,从而将电能以飞轮模组的机械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再通过飞轮模组带动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经电力变换后供给电网。

3、但是,现有的飞轮储能装置一般是将飞轮模组设置于真空环境中运行,因此转子散热较为困难,导致转子冷却效果不佳,可能会导致电机或是飞轮模组过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储能装置,旨在提升对电机与飞轮模组的冷却效果,避免电机或是飞轮模组出现过热,实现对飞轮模组与电机转子的高效散热,同时也避免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被腐蚀。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包括:

3、壳体;

4、第一隔离件,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以使壳体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填充有冷却液;

5、电机定子,收容于第一腔室;

6、电机转子,收容于第二腔室,并能够在电机定子驱动下相对壳体转动;

7、飞轮模组,收容于第二腔室,飞轮模组连接于电机转子并能够随电机转子相对壳体转动;

8、第二隔离件,第二隔离件包覆于电机转子,以隔离电机转子与冷却液。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腔室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部与第二腔室部,飞轮模组包括相互连接的转轴与转盘;

10、其中,转轴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腔室部,转盘收容于第二腔室部,且电机转子设置于转轴。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包括第一隔离部与第二隔离部,第一隔离部呈筒状设置,第二隔离部设于第一隔离部的一端且径向外延;

12、其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一隔离部围绕于转轴并与转轴间隔设置,第二隔离部与壳体密封适配并与转盘间隔设置。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电机定子套设于第一隔离部,且第一隔离部与电机定子过盈配合。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本体、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本体端和第二本体端,第一盖体与第一本体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盖体与第二本体端可拆卸连接;

15、其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一隔离部与本体间隔设置,且电机定子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隔离部与本体之间,第二隔离部与本体密封适配。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一隔离部与第一盖体密封适配。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至少包括电机外壳、与电机外壳连接的飞轮外壳、与电机外壳连接的第一盖体以及与飞轮外壳连接的第二盖体;

18、其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一隔离件、第一盖体与电机外壳配合形成第一腔室的至少部分,第一隔离件、第二盖体与飞轮外壳配合形成第二腔室的至少部分。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外壳和电机定子之间还设置有散热水套;

20、其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二隔离部与飞轮外壳连接,且第二隔离部与电机外壳和散热水套密封适配。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件为非金属隔离件,非金属隔离件至少覆盖于电机转子的外周面。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飞轮储能装置还包括定子密封件,其中,电机定子的定子线圈嵌设于定子密封件,且定子密封件与电机定子和第一隔离件密封适配。

23、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飞轮模组、第一隔离件及第二隔离件,其中,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以使壳体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填充有冷却液,电机定子收容于第一腔室,电机转子收容于第二腔室,并能够在电机定子驱动下相对壳体转动,飞轮模组收容于第二腔室,飞轮模组连接于电机转子并能够随电机转子相对壳体转动,第二隔离件包覆于电机转子,以隔离电机转子与冷却液。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通过设置用于收容飞轮模组与填充冷却液的第二腔室,使得飞轮模组的至少部分浸泡在冷却液中,而飞轮模组与电机转子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却液传递到壳体以及壳体以外的空间,从而实现对飞轮模组与电机转子的高效散热。同时,飞轮储能装置还通过设置第一隔离件将电机定子与冷却液相互隔开,并通过设置第二隔离件将电机转子与冷却液相互隔开,有效避免了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被冷却液腐蚀。



技术特征:

1.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部与第二腔室部,所述飞轮模组包括相互连接的转轴与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包括第一隔离部与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呈筒状设置,所述第二隔离部设于所述第一隔离部的一端且径向外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时,所述电机定子套设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且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电机定子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所述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本体端和第二本体端,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端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时,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一盖体密封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包括电机外壳、与所述电机外壳连接的飞轮外壳、与所述电机外壳连接的第一盖体以及与所述飞轮外壳连接的第二盖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电机定子之间还设置有散热水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件为非金属隔离件,所述非金属隔离件至少覆盖于所述电机转子的外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储能装置还包括定子密封件,其中,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线圈嵌设于所述定子密封件,且所述定子密封件与所述电机定子和所述第一隔离件密封适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飞轮模组、第一隔离件及第二隔离件,其中,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以使壳体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填充有冷却液,电机定子收容于第一腔室,电机转子收容于第二腔室并能在电机定子驱动下相对壳体转动,飞轮模组收容于第二腔室,飞轮模组连接于电机转子并能随电机转子相对壳体转动,第二隔离件包覆于电机转子以隔离电机转子与冷却液。通过在收容飞轮模组的第二腔室中填充冷却液,使得飞轮模组与电机转子产生的热量能通过冷却液传递,实现散热效果,而设置第一隔离件与第二隔离件则有效避免了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被冷却液腐蚀。

技术研发人员:黄奋红,贺智威,柳哲,鄢秋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坎德拉新能源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