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护齿、电机扭头工装及扭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71140发布日期:2023-08-30 16:0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护齿、电机扭头工装及扭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护齿、电机扭头工装及扭头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机的高效化、轻量化越发受到重视。为了提高电机性能,目前越来越多的技术方案采用扁铜线替代了传统的圆铜线,以提升电机槽满率。在扁铜线填装入线槽后,需要对端部伸出的扁铜线进行扭头和焊接以完成电机的装配,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周向相邻线束之间插入护齿为扁铜线提供变形支点。目前,新型电机开始采用阶梯槽或不规则槽以进一步提高电机效率,而阶梯槽与不规则槽结构复杂,常规护齿使用困难,扭头加工后往往无法取出,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电机重量。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线槽结构的自适应护齿,对于电机减重和降本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护齿,可复用于具有复杂线槽结构电机的扭头加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扭头工装和扭头方法。

2、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护齿,该护齿包括安装杆、至少一对护齿块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护齿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杆的轴线两侧;所述安装杆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于推动成对的所述护齿块背向分离;所述复位机构连接于成对的所述护齿块之间,用于将背向分离的成对的所述护齿块牵引复位。

3、该自适应护齿能够插入具有不同间距的导线之间,对导线进行有效支撑,并在完成扭头加工后抽出,解决了复杂线槽结构电机扭头加工后护齿装置难以取出的问题。

4、进一步地,所述护齿块配置有至少两对,成对的所述护齿块沿所述安装杆的轴向排布。多对护齿块能够同时实现对不同圈层导线的支撑与保护。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能够为不同位置的护齿提供相同的支撑力。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配置为空心杆,内部设置有流道用于容纳压力介质,所述安装杆表面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孔状滑槽;所述护齿块设置有活塞导杆,所述活塞导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孔状滑槽以将所述护齿块与所述安装杆连接在一起,以容许所述流道内的压力介质推动所述活塞导杆沿所述孔状滑槽滑动。对空心杆进行加压就能够简单地驱动护齿块顶紧导线实现支撑,通过启动或液动驱动的护齿块能够对不同圈层的导线施加均等的压力。

7、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配置为弹簧。弹簧复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8、进一步地,所述护齿块与所述安装杆接触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杆随形配合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之外设置有弹簧固定槽用于固定所述弹簧。弹簧安装位置与护齿块、安装杆的连接位置错开有助于简化结构,降低制造与维修成本。

9、进一步地,所述成对的护齿块外侧表面包括直线段与圆弧段。直线段用于抵接并支撑扁铜线,圆弧段提供弯折变形的引导。

10、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扭头工装,包括护齿和护齿支架,其中所述护齿支架配置为环形,多个所述护齿沿所述护齿支架的周向排布并沿径向安装在所述护齿支架内侧;所述护齿采用前述任一所述的自适应护齿,所述护齿数量与待扭头加工的所述电机的线槽数量相同,所述护齿相对所述护齿支架径向可动。该电机扭头工装适用于阶梯槽或不规则槽等具有复杂结构的扁线电机,扭头加工后工装可撤除复用,降低了电机重量与制造成本。

11、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护齿的护齿块对数与待扭头加工的所述电机的导线层数相同。护齿块与导线层一一对应,能够同时对所有导线提供支撑。

1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扭头方法,利用护齿两侧的支撑面支撑在相邻的导线之间以完成所述导线的扭头加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自适应护齿,所述自适应护齿的支撑面的间距可调;将所述护齿沿径向插入相邻的所述导线之间,增大所述护齿的所述支撑面的间距,使所述支撑面分别抵接于相邻的所述导线表面形成支撑;对所述导线进行扭头与焊接;减小所述支撑面的间距,使所述支撑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所述导线之间的最小间距,沿径向将所述护齿由相邻的所述导线之间退出。通过该方法能够对复杂结构的电机进行扭头作业,并将所采用的护齿取出并进行复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护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杆、至少一对护齿块和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护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齿块配置有至少两对,成对的所述护齿块沿所述安装杆的轴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护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护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配置为空心杆,内部设置有流道用于容纳压力介质,所述安装杆表面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孔状滑槽;所述护齿块设置有活塞导杆,所述活塞导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孔状滑槽以将所述护齿块与所述安装杆连接在一起,并容许所述流道内的压力介质推动所述活塞导杆沿所述孔状滑槽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适应护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配置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护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齿块与所述安装杆接触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杆随形配合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之外设置有弹簧固定槽用于固定所述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护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护齿块外侧表面包括直线段与圆弧段。

8.一种电机扭头工装,包括护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齿支架,所述护齿支架配置为环形,多个所述护齿沿所述护齿支架的周向排布并沿径向安装在所述护齿支架内侧;所述护齿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自适应护齿,所述护齿数量与待扭头加工的所述电机的线槽数量相同,所述护齿相对所述护齿支架径向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扭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护齿的护齿块对数与待扭头加工的所述电机的导线层数相同。

10.一种电机扭头方法,利用护齿两侧的支撑面支撑在相邻的导线之间以完成所述导线的扭头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扭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一种自适应护齿,包括安装杆、至少一对护齿块和复位机构,护齿块安装于安装杆轴线两侧,能够在设置于安装杆的驱动装置作用下背向分离,并在复位机构作用下复位。该自适应护齿能够引导具有复杂线槽结构的电机扭头加工并在加工完成后方便地撤除,避免护齿留置在电机中造成重量增加与成本上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扭头工装及扭头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宙,请求不公布姓名,张俊山,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浩智科技电驱(桐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