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3908发布日期:2023-07-28 20:5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防护,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机又称电动机,而所谓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2、专利网公开号cn114069945a公开了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电机,包括横向减震机构,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可通过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左右往复位移,所述防护罩下方设置有纵向减震机构,所述纵向减震机构上设置有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可通过所述纵向减震机构上下往复位移。通过横向减震机构和纵向减震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同时消除电机产生的横向和纵向震动力,有效提高减震效果;同时,本发明在横向减震机构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可通过横向减震机构左右往复位移,防护罩下方设置有纵向减震机构,这样可将减震机构与防护罩结合对电机本体起到防雨防潮的效果。

3、以上针对电机的防护机构中,通过设置横向和纵向减震的方式来加强电机工作时的减震效果,但在具体工作中,单纯的依靠弹簧来进行减震,由于弹簧自身的弹力限制,在受到冲击后会出现反复振动的情况,一旦出现弹簧反复振动而无法快速复位的情况,反而会导致电机出现晃动而出现更加不稳定的情况,从而无法保证电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放置有电机本体,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减振机构,所述承载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

4、所述减振机构包括两个t形板,两个t形板均贯穿承载板并与承载板滑动连接,两个t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衔接板,所述承载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设置于两个衔接板之间,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框板,两个t形板均延伸入框板内部,所述框板前后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t形板固定连接,所述框板底部设置有两个梯形板,所述梯形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板用于放置电机本体,并且在电机放置过程中,通过防护机构可对电机本体的外部提供抗冲击防护,而针对电机本体所产生的振动问题,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对其提供横向和纵向的减振。

6、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内侧设置有第一阻尼器,第一阻尼器前后两端分别与t形板和框板内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条形板和挡板,其中两个第二弹簧一端均与挡板一侧固定连接,另两个第二弹簧一端均与条形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内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器,条形板一侧分别与其中两个第二阻尼器一端固定连接,挡板一侧分别与另外两个第二阻尼器一端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可分别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受力振动时对其提供复位的力,避免出现反复晃动而造成电机本体不稳定的情况。

8、优选的,所述衔接板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内侧设置有第三阻尼器,所述第三阻尼器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斜杆,所述斜杆一端与滑块一侧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斜杆另一端与辅助板一侧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弹簧对滑块提供弹力,第三阻尼器可确保滑块移动后能够回归初始位置。

10、优选的,所述框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限位板,两个矩形限位板均贯穿两个t形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u形限位板,四个u形限位板均贯穿框板底部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限位板可对t形板提供限位,u形限位板可对框板提供限位。

12、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梯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于活动槽内部并与活动槽相匹配,所述梯形板顶部开设有斜槽,所述框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延伸入斜槽内部并与斜槽滑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块可在活动槽内部灵活移动,并对梯形板提供限位。

14、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固定连接于承载板顶部,所述定位框设置于电机本体外部并与电机本体相匹配,所述承载板顶部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底部与承载板顶部相贴合,所述防护框设置于电机外部,所述防护框内腔顶部与电机本体顶部紧密贴合,所述防护框前侧壁上开设有孔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框可对电机本体受到外界冲击的力时,对其提供保护。

16、优选的,所述防护框外侧壁上开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顶部设置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固定连接于防护框外侧壁上,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排水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网可供电机本体散热的同时还能阻挡外界灰尘进入,挡雨板可避免雨水通过防尘网进入防护框内部,排水孔可供水分向下排出,避免堆积。

18、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两个l形板分别设置于防护框左右两侧,所述l形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板,所述防护框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板贯穿插孔并与插孔相匹配,所述横板底部与l形板顶部紧密贴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板贯穿插孔后,可对横板提供限位。

20、优选的,所述横板顶部设置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贯穿横板并与横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l形板顶部并与l形板通过螺纹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调节杆转动后可将横板贴合于l形板顶部。

22、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外防护壳,所述外防护壳设置于底板顶部,且外防护壳底部与底板顶部相接触,所述外防护壳后侧固定连接有方形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挡板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操控杆,所述螺纹操控杆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操控杆贯穿方形板并与方形板通过螺纹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操控杆转动后可带动方形板移动。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5、1、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通过减振机构的设计,承载板用于放置电机本体,针对电机本体所产生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分级减振调控,具体的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可对电机本体提供横向减震,而第二弹簧可对电机本体提供纵向减振,并且配合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和第三阻尼器的使用,保证了减振性能的同时还避免因为弹簧自身抖动而造成不够稳定的情况。

26、2、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通过防护机构的设计,防护框可对电机本体提供外部的抗冲击防护,防尘网可供电机本体散热的同时还能阻挡外界灰尘进入,挡雨板可避免雨水通过防尘网进入防护框内部,排水孔可供水分向下排出,避免水分堆积从而对电机本体造成干扰,保证电机本体获得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27、3、一种适用于抗振动冲击的一体化电机防护结构,通过封闭机构的设计,当电机闲置时,转动螺纹操控杆,螺纹操控杆带动方形板移动,方形板带动外防护壳移动,当外防护壳移动至一侧紧贴于挡板一侧后,外防护壳与挡板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将整个减振机构和防护机构罩在内部,可进一步避免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从而可能出现对内部结构造成侵蚀的情况,进一步确保了电机本体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