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用的可调节光伏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34968发布日期:2023-09-21 21:3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用的可调节光伏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板,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用的可调节光伏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太阳能电池板又称光伏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但因制作成本较大,以至于它普遍地使用还有一定的局限,相对于普通电池和可循环充电电池来说,太阳能电池属于更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

2、如中国专利cn218243417u所公开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伏发电站用支撑装置,其主要解决的是,通过在调节竖板内部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限定槽,在使用时通过连接轴将升降架与调节竖板进行活动连接,并将限定插杆分别贯穿限定槽的内部,在使用时以连接轴为圆心可对安装载板即光伏发电模块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限定插杆和限定槽对其调节的最大角度进行限定,调节完成后将锁紧转盘套接在限定插杆的外部并拧紧,即可对调节竖板与升降架之间的连接进行稳固,以对调节后的光伏发电组件角度进行稳固,可操作性强。

3、该支撑装置通过在调节竖板内部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限定槽,在使用时通过连接轴将升降架与调节竖板进行活动连接,并将限定插杆分别贯穿限定槽的内部,在使用时以连接轴为圆心可对安装载板即光伏发电模块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但是该支撑装置只能够进行上下的角度调节,无法做到左右旋转进行角度调节,这样当太阳从东边移动至西边的过程中,该装置根据上下角度调节可以跟随太阳进行短时间跟随,当太阳在下午时分时,此时的光伏板便不能旋转跟随太阳,以此便会导致光伏板无法整面正对太阳,这样外表面接触的阳光少,便会影响其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的可调节光伏板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用的可调节光伏板支撑装置,包括底板;

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端的支撑板;

4、以及包括设置在底板上方的调节清理防护机构,所述调节清理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上方的旋转调节机构,所述旋转调节机构上方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方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上方安装有防护机构。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端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底板顶端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端固定连接与第一电机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第一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齿环,所述齿环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外壁滑动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顶端,所述齿环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杆,所述连接支撑杆远离齿环一端安装有光伏板,通过启动旋转调节机构中的电动伸缩杆,便可带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进行移动,通过第一电机的移动便可带动第一齿轮进行移动,直至第一齿轮与齿环内部的齿块进行啮合,这样当第一齿轮进行转动时,便可带动齿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进行转动,通过齿环的转动,便可带动连接在其上端的连接支撑杆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支撑杆转动,便可带动安装在其上端的光伏板进行转动,以此便可使得光伏板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从而进行旋转,始终保持与太阳接触最大面积,提高发电效率。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支撑杆外壁的支撑安装板,所述支撑安装板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安装板外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转板,所述第一固定转板外壁开设有通槽,该通槽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板,所述连接转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转板,所述第二固定转板顶端固定连接在光伏板底端,所述光伏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转板,所述第三固定转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支撑杆顶端,通过启动角度调节机构中的第二电机,便可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便可带动螺纹块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螺纹块的移动便可带动安装在其上端的伸缩杆底部与顶部通过转轴与固定转板之间的转动,从而自身发生转动,同时顶端将会带动光伏板向上进行转动,以此便可调节光伏板的角度,使得最大面积接触到太阳,提高发电效率。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转杆外壁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转杆,所述固定转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顶端,所述第二转杆远离第二伞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两端固定连接在底板顶端开设的滑槽内壁,所述齿条远离第二齿轮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杆,所述连接固定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板,通过清理机构中的第一伞齿轮转动,便会带动第二伞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伞齿轮的转动便会带动第二转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转杆转动便会带动其一端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齿轮的转动便会带动齿条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进行移动,通过齿条的移动便可带动连接固定杆进行移动,通过连接固定杆的移动便可带动清理板进行移动,以此便可对处于平行状态的光伏板进行表面清理工作,防止外表面积攒的灰尘过多,影响白天的发电效率。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光伏板外表面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外壁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远离第二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遮幕,所述遮幕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光伏板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遮幕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拉动防护机构中的把手便可带动遮幕在第四转轴外壁进行转动延长,同时带动第四转轴进行转动,通过第四转轴的转动便可带动扭簧进行转动,产生扭矩力,直至遮幕带动卡条移动至卡槽的位置,然后通过扭簧的回弹旋转便可带动遮幕进行回收,通过遮幕的回收缩短便会带动卡条向回移动,这样便可使得卡条插入进卡槽中,完成对光伏板的遮挡防护,格挡灰尘落在其外表面,影响白天的发电效率。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环内壁开设的滑槽内壁与滑柱外壁相适配,所述连接支撑杆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支撑杆呈对称结构分布在齿环顶端。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转板、第二固定转板、第三固定转板外壁开设的通槽内壁分别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外壁相适配。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板顶端开设的滑槽内壁与第二滑块外壁相适配,所述第二滑块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呈对称结构分布在齿条下方。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条数量为两个,所述卡条呈对称结构分布在遮幕一端,所述光伏板一端开设的卡槽内壁与卡条外壁相适配。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齿条移动时带动清理板的距离,刚好将光伏板外表面进行覆盖。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启动旋转调节机构中的电动伸缩杆,便可带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进行移动,通过第一电机的移动便可带动第一齿轮进行移动,直至第一齿轮与齿环内部的齿块进行啮合,这样当第一齿轮进行转动时,便可带动齿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进行转动,通过齿环的转动,便可带动连接在其上端的连接支撑杆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支撑杆转动,便可带动安装在其上端的光伏板进行转动,以此便可使得光伏板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从而进行旋转,始终保持与太阳接触最大面积,提高发电效率。

16、2.本发明:通过启动角度调节机构中的第二电机,便可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便可带动螺纹块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螺纹块的移动便可带动安装在其上端的伸缩杆底部与顶部通过转轴与固定转板之间的转动,从而自身发生转动,同时顶端将会带动光伏板向上进行转动,以此便可调节光伏板的角度,使得最大面积接触到太阳,提高发电效率。

17、3.本发明:通过清理机构中的第一伞齿轮转动,便会带动第二伞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伞齿轮的转动便会带动第二转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转杆转动便会带动其一端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齿轮的转动便会带动齿条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进行移动,通过齿条的移动便可带动连接固定杆进行移动,通过连接固定杆的移动便可带动清理板进行移动,以此便可对处于平行状态的光伏板进行表面清理工作,防止外表面积攒的灰尘过多,影响白天的发电效率。

18、4.本发明:通过拉动防护机构中的把手便可带动遮幕在第四转轴外壁进行转动延长,同时带动第四转轴进行转动,通过第四转轴的转动便可带动扭簧进行转动,产生扭矩力,直至遮幕带动卡条移动至卡槽的位置,然后通过扭簧的回弹旋转便可带动遮幕进行回收,通过遮幕的回收缩短便会带动卡条向回移动,这样便可使得卡条插入进卡槽中,完成对光伏板的遮挡防护,格挡灰尘落在其外表面,影响白天的发电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