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大电流高效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52920发布日期:2023-08-06 06:0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大电流高效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伺服电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大电流高效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1、电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源,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包括多种类型,例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其中,伺服电机通过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控制速度和位置精度准确,通常被作为伺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动力输出,由于伺服电机需要满足高速运转的需求,因此,对伺服电机的冷却和散热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大功率伺服电机而言,其运行过程中的散热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若电机工作温度过高,可能会出现故障,缩短使用寿命。现有的伺服电机散热系统多采用单独的风力散热系统和液冷散热系统,采用风力散热系统时通过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提供动力,当伺服电机低速高扭矩输出做功时,伺服电机发热量异常增大,而此时借助于伺服电机转速的风力散热系统,将无法满足散热需求,造成伺服电机故障和降低使用寿命。而单独使用液冷系统时往往使伺服电机的体积异常增大,显著降低了伺服电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大电流高效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低压大电流高效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包括:

3、伺服电机;

4、变速风力散热件,其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上,其包括风力变速动力件和风力变速件,所述风力变速动力件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子上,将其转速变速后传递至所连接的所述风力变速件,以产生风力对所述伺服电机散热;

5、变速液冷散热件,其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上,所述变速液冷散热件包括液冷变速动力件、液冷变速件和液冷输液件,所述液冷变速动力件在所述转子上,所述液冷变速件在所述液冷变速动力件上协同将所述伺服电机的转速变速后传递至所连接的所述液冷输液件上,以将液冷输液件内的液冷液循环挤压流过所述伺服电机的定子,以对所述伺服电机进行散热。

6、优选地,所述风力变速动力件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磁力线圈,所述第一主动轮呈圆台状,所述第一主动轮套装在所述转子的第一转轴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主动轮上的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上的第一滑槽配合。

7、优选地,所述风力变速件包括风力中继摩擦件和变速风力件,所述风力中继摩擦件和所述变速风力件均设置在所述风力变速动力件上;所述风力中继摩擦件包括中继稳定杆和中继摩擦轮,所述中继稳定杆一端铰接在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壳一端外侧面上,并且所述中继稳定杆围绕其铰接处沿所述电机壳端面的径向摆动;所述中继摩擦轮上的第二转轴一端铰接在所述中继稳定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二转轴围绕其铰接处在所述中继稳定杆摆动面上摆动;所述中继摩擦轮的侧面摩擦配合在所述第一主动轮的斜面上。

8、优选地,所述变速风力件包括施力稳定架、风力施力轮和风力叶片,所述施力稳定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轮一端面上,多个所述施力稳定架在所述第一主动轮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风力施力轮上设置有第一异径孔,所述风力施力轮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风力施力轮通过所述第一环形槽同时套装在多个所述施力稳定架另一端上,并且所述风力施力轮套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外,同时所述第一异径孔的内侧面与所述中继摩擦轮摩擦配合传动。

9、优选地,所述液冷变速动力件包括第二主动轮和传动杆,所述第二主动轮呈圆台状,所述第二主动轮套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二主动轮内圈上的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所述传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动轮一端面上,所述传动杆另一端贯穿在所述转子与所述电机壳贯穿处的轴承内圈后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另一端面上。

10、优选地,所述液冷变速件包括液冷中继摩擦件和变速液冷动力件,所述液冷中继摩擦件与所述风力中继摩擦件结构相同,所述液冷中继摩擦件的中继稳定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机壳一端面上,并且所述液冷中继摩擦件的中继稳定杆围绕其铰接处的摆动方式与所述中继稳定杆围绕其铰接处的摆动方式相同;所述液冷中继摩擦件的中继摩擦轮与所述液冷中继摩擦件的中继稳定杆另一端铰接方式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中继稳定杆另一端的铰接方式相同;并且所述液冷中继摩擦件的中继摩擦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外侧面摩擦配合传动。

11、优选地,所述变速液冷动力件包括支撑轴承、液冷施力轮和液冷传动稳定架,所述支撑轴承嵌装在所述电机壳内壁上,所述液冷施力轮上设置有第二异径孔,所述液冷施力轮嵌装在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中,并且所述液冷施力轮上的第二滑槽与所述支撑轴承上的第三滑块配合;同时所述第二异径孔壁与所述液冷中继摩擦件的中继摩擦轮摩擦配合传动;所述液冷传动稳定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液冷施力轮一端面上,所述液冷传动稳定架的第二端嵌装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另一端上的第二环形槽内,以使所述液冷施力轮围绕所述第二主动轮周向转动,并且使所述液冷施力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之间轴向锁定;多个所述液冷传动稳定架围绕所述液冷施力轮周向均匀分布,以使所述液冷施力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液冷传动稳定架的第三端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12、优选地,所述液冷输液件包括液冷输液传动件和液冷散热件,所述液冷输液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变速液冷动力件上,所述液冷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上;所述液冷输液传动件包括从动管和传动轮,所述从动管一端套装在所述液冷传动稳定架的第三端上,多个所述从动管逐一对应套装在多个所述液冷传动稳定架的第三端上;所述传动轮固定套装在多个所述从动管另一端上,所述传动轮侧面上设置有施力传动耳。

13、优选地,所述液冷散热件包括液冷导向槽和液冷散热导热件,所述液冷导向槽呈圆环槽状,所述液冷导向槽嵌装在所述电机壳内壁上,并且所述液冷导向槽的槽口套在所述施力传动耳上;所述液冷散热导热件包括液冷囊和外部液冷散热板,所述液冷囊设置在所述液冷导向槽内,所述外部液冷散热板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上;所述液冷囊包括第一挤压管、第二挤压管、储液囊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挤压管一端设置在所述液冷导向槽,所述第二挤压管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一挤压管另一端上,所述储液囊嵌装在所述第一挤压管和所述第二挤压管内,所述复位弹簧嵌装在所述储液囊中;两个所述液冷囊在所述液冷导向槽内沿周向分布。

14、优选地,所述外部液冷散热板呈空心管状,所述外部液冷散热板一端与所述定子上的第一液冷孔一端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液冷孔另一端与第一软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储液囊的端部,所述第一软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外部液冷散热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另一端贯通连接至另一个所述液冷囊的储液囊上,所述第二软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两个所述外部液冷散热板均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上,并且另一个所述外部液冷散热板一端与所述定子上的第二液冷孔一端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液冷孔另一端与第三软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三软管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液冷囊的储液囊上,所述第三软管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外部液冷散热板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第四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另一端与所述储液囊侧壁贯通,所述第四软管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所述液冷散热导热件设置有多套,多套所述液冷散热导热件沿所述电机壳的周向均匀分布。

15、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低压大电流高效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伺服电机输出效率高、伺服电机的散热效率高,能够显著提高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显著降低伺服电机的故障率和体积;

17、2)本发明低压大电流高效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设置了变速风力散热件,该变速风力散热件在该伺服电机上自动根据该伺服电机的温度自动变速调整散热风量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显著提高伺服电机散热效率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该变速风力散热件对伺服电机的功率效率;

18、3)本发明低压大电流高效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设置了液冷变速动力件、液冷变速件和液冷输液件,该液冷变速动力件和该液冷变速件在伺服电机上自动根据该伺服电机的温度自动变速调整挤压该液冷输液件的频率,进而控制该液冷输液件对该伺服电机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与该变速风力散热件的配合,进一步提升伺服电机的散热效率,便于降低伺服电机的制造体积。

19、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