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无线电力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6947发布日期:2023-08-14 20:3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无线电力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输,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无线电力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实际工程应用以及和电相关的产品应用中,有线连接器承担了数据的有线传输,以及电能的有线传输作用,实际应用中,有线连接器的设计,普遍采用金属接插件或者金属触点,再辅助特定的结构件进行连接,存在对连接器的可靠性,传输电能的时候,对连接器的阻抗要求极低,且要能承受高压或者大电流,在设计结构的时候,要考虑金属触点容易氧化、腐蚀或者产生电火花的问题,进行结构的防水以及耐高低温设计,或者仅限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等等,随着无线供电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采用了无线充电系统进行电能的无线传输,但在实际产品应用过程中,有线连接系统,不仅仅是供电,还有很重要一部分功能就是实现数据的传输,尤其是高速数据的传输。

2、虽然目前的无线供电系统,一般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为了无线充电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定义一些通信接口和协议,可以进行一些数据的传输,这些数据传输的原理,还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采用ask或者fsk的方式进行相互握手和通信,本质上只能进行非常有限带宽或者字节的数据传输,实际应用只能传输少量的控制命令,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对数据传输的作用,另外目前商用的无线充电系统和产品,充电距离都非常有限,为了提升效率,一般都采用接触式充电的方式,且要接收端精准的放在发射端的指定位置上进行充电,如果接收端和发射端位置出现偏差,会出现充电不稳定或者不充电现象,因此无线充电系统的用户体验很一般。

3、因此设计一款具有提高用户体验,实现无线供电,无线数据传输的连接器,成为取代有线连接器,改善有线连接系统的一种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无线电力连接系统,具备可以同时满足电能和数据的同步传输,实现高速信号的传输,并且通过磁吸的吸合特性,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系统需要精准对位的问题,优化了使用体验等优点,解决了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对数据传输的作用,另外目前商用的无线充电系统和产品,充电距离都非常有限,为了提升效率,一般都采用接触式充电的方式,且要接收端精准的放在发射端的指定位置上进行充电,如果接收端和发射端位置出现偏差,会出现充电不稳定或者不充电现象,因此无线充电系统的用户体验很一般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无线电力连接系统,包括无线接收端和无线发射端,还包括壳体和外壳,所述壳体和外壳内均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壳体通过固定盘固定安装无线接收端,所述外壳通过固定盘固定安装无线发射端,所述无线接收端由接收端电路板和接收端线圈组成,所述无线发射端由发射端电路板和发射端线圈组成;

5、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翻边,所述外壳的一端插入壳体内,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把手;

6、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有卡合机构,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与卡合机构相配合的环形卡槽,所述卡合机构通过机械卡接的方式锁止无线接收端和无线发射端,同时对无线接收端和无线发射端进行定位。

7、优选的,所述固定盘的一侧中心处设有线圈槽位,所述固定盘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线圈槽位连通,所述线圈槽位内设有铁氧体隔磁材料,所述铁氧体隔磁材料的一侧粘贴有胶片,且胶片贴合在线圈槽位内,所述卡槽与线圈槽位的连通处通过胶片形成电路板粘贴区,所述固定盘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对称分布的铁磁槽,多个所述铁磁槽成环形分布,所述铁磁槽内固定连接有铁磁片。

8、优选的,所述接收端线圈与接收端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端电路板上电连接有接收控制器、电源模块、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毫米波通讯模块和物理接口3,电源模块用于实现对接收控制器、毫米波通信模块的电源功率合理分配,并由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提供电源模块的供电输入,物理接口3通过输出导线4连接外部设备,比如ipad、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或者固定终端。

9、优选的,所述发射端线圈与发射端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端电路板上连接有无线充电发射控制器、电源模块、毫米波通讯模块、物理接口1和物理接口2,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实现对无线充电发射控制器、毫米波通信模块以及物理接口2的供电和电源分配,所述物理接口1通过输入导线8连接外部电源,物理接口2通过输入导线8连接外设,进行数据的交付。

10、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弹性钢圈,所述弹性钢圈的一侧设有切口,且切口处焊接有两个制动杆,所述壳体的翻边部开设有条形通孔,两个所述制动杆的一端均穿过条形通孔,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对称分布的矩形孔,多个所述矩形孔内均设有直角结构的弯杆,且弯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弹性钢圈的内侧,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环形结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弯杆的弯折处卡接。

11、优选的,所述环形槽远离槽口处的一侧设有多个连续设置的直角卡槽,所述直角卡槽与弯杆配合对壳体和外壳进行定位。

12、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与无线接收端相接触,所述横板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扇形槽,其中相邻的两个扇形槽之间均开设有两个弧形通槽,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一侧设有对流孔,且对流孔与扇形槽连通。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无线电力连接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相比现有的有线连接器,采用金属触点或者定制金属的物理连接,进行电能和数据的传输,不存在金属触点的氧化问题,也不存在连接过程中,电火花放电的现象,带来的不可靠连接以及在一些易燃易爆环境下带来的安全问题;

16、相比现有的有线连接器,采用的特定结构的接插件进行的连接,我们设计的无线连接的两个端口,集成有极性相反的磁钢组件,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无需进行插拔动作,磁吸的体验,让使用更加方便;

17、相比现有的有线连接器,由于采用无线的方式,传输能量和数据,我们无线连接系统,防水等级可以做到很高,使用场景更加广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

18、相比现有的无线充电系统,仅支持电能的无线传输,我们的无线连接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电能和数据的同步传输,尤其是采用近场的毫米波的技术,可以实现高速信号的传输,并且通过磁吸的吸合特性,解决目前无线充电系统需要精准对位的问题,优化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和使用体验。

19、2、本发明设置有的卡合机构,在使用时,外壳顺利插入壳体内部之后弹性钢圈利用其自身的弹性使弯杆复位并与定位槽卡接,此时,受到定位槽与弯杆的限位,外壳与壳体之间形成物理卡接,此外由于无线接收端和无线发射端都配置有极性相反的磁钢组件,进而在形成物理吸附连接,同时定位槽内设有的直角卡槽与弯杆配合能在外壳与壳体之间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外壳与壳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且需要拔出无线发射端时,需用手推动弹性钢圈上的两个制动杆,使弹性钢圈上的弯杆与定位槽分离解除对外壳和壳体之间的卡接限位,此时即可拔出无线发射端,阻断无线电力连接系统的。

20、3、本发明设置有的固定盘,在使用时,固定盘上设计的线圈槽位与电路板的卡槽相对设置,且线圈槽位与卡槽之间处于连通状态,因此使得固定盘处于镂空状态,在装配时,利用胶片既可以固定粘接铁氧体隔磁材料同时利用处于电路板粘贴区的胶片粘贴电路板,方便组装生产,同时利用呈环形分布的铁磁槽固定铁磁片,使铁磁片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在外壳和壳体之间起到吸附固定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