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

文档序号:35156315发布日期:2023-08-18 08: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包括本体(1)、存储模组和5g终端模组,本体(1)的一侧设有电压的输入端,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电压的输出端,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储存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实时数据,5g终端模组具有天线,所述5g终端模组通过该天线接入5g基站,以实现5g无线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设有断电灭弧机构,且断电灭弧机构包括母头(4)和公头(5);所述母头(4)电性连接输出端,母头(4)的外圈中间位置固接有h形状的一号架(6),一号架(6)的一端固接本体(1)侧壁,一号架(6)的另一端固接有一号板(8);所述母头(4)的端部套设有套管(7),套管(7)固接一号板(8),套管(7)内插设有公头(5),公头(5)的外圈固有圆柱体(9),圆柱体(9)内开设气道(10),气道(10)的出气端垂直贯穿至圆柱体(9)的端部,且气道(10)的出气端位于公头(5)的的一侧偏心位置,气道(10)的出气端内插设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贯穿至套管(7)内部,连接管(11)的出气孔垂直于套管(7)内侧壁,且连接管(11)的出气孔置于母头(4)的端部前方,所述气道(10)的进气端连通有管道(12),所述管道(12)的端部连通有压缩缸(13),压缩缸(13)固接在本体(1)侧壁与一号板(8)之间,压缩缸(13)内滑动连接有压缩板;所述圆柱体(9)上固接有二号板(14),二号板(14)的两侧固接有气缸(15),气缸(15)的活塞杆端部贯穿一号板(8),并固接在压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8)上对称固接有弧形板(16),弧形板(16)内侧壁包裹于圆柱体(9)外圈,圆柱体(9)外圈上对称固接有导向板(17),两个弧形板(16)夹持导向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板(16)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滑槽(18);每个所述导向板(17)的侧壁对称固接有滑块(19),滑块(19)滑动连接在滑槽(1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形板(16)上开设窗口(20),窗口(20)内转动连接卡销(21),卡销(21)的一端延伸至窗口(20)外,并倾斜指向二号板(14),卡销(21)的另一端内开设滑孔,滑孔内设有滑杆(22),滑杆(22)的一端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滑孔内,滑杆(22)的另一端挤压在圆柱体(9)表面开设的弧形口(23)内;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上固接有推板(24),推板(24)的端部设有弧形面,弧形面挤压卡销(21)的一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4)包括固定块(25)和活动块(26),活动块(26)一侧转动连接固定块(25),固定块(25)的端面通过弹性绳(27)连接固定块(25)的端面,且固定块(25)的端部设有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4)的端部设固接有u形状的夹块(28),夹块(28)内插设有卡块(29),夹块(28)的端面与公头(5)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28)上靠近连接管(11)出气孔的位置开设一号凹口(30);所述卡块(29)上靠近连接管(11)出气孔的位置开设二号凹口(31),二号凹口(31)和一号凹口(30)横截面呈楔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7)内侧壁上开的排气口(32),排气口(32)贯穿套管(7),排气孔与连接管(11)的出气孔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板(14)的表面对称设有两个l形状的一号钩板(33);两个所述弧形板(16)端部面对称设有两个l形状的二号钩板(34),二号钩板(34)与一号钩板(33)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钩板(33)上与二号钩板(34)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触动开关(35),触动开关(35)用于控制气缸(15)停止工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5G无线技术的紧凑型直流电源,包括本体、存储模组和5G终端模组,存储模块用于储存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实时数据,5G终端模组通过天线接入5G基站,以实现5G无线传输,本体的输出端设有断电灭弧机构,且断电灭弧机构包括母头和公头;本发明可以实现5G数据传输,可远程监测电源的工作状态,而本发明通过公头与母头以及气体压缩缸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气体灭弧的功能,压缩缸内的气体从管道挤压到气道内,然后气体从连接管的出气孔位置冲击排出,同时一号板和二号板相互远离,公头与母头端部相互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产生电弧,而此时的气体冲击在电弧上,电弧在气流中冷却并拉长,实现电弧的灭弧,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詹宝容,庾锡昌,聂影影,钟美平,陈星,陈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