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VS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线性-非线性峰值电流控制策略

文档序号:35295594发布日期:2023-09-01 21:0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基于ZVS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线性-非线性峰值电流控制策略

本发明属于功率变换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基于zvs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线性-非线性峰值电流控制策略。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电子变换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电火花加工等领域,常常要求脉冲电源电路拓扑具有升降压能力。由于隔离型变换器受到变压器的变比设计难以优化、电流控制动态性能不足等问题,其适应性受限,因此在部分场合需要采用非隔离型变换器。四开关buck-boost电路在模态自由度与控制灵活性方面格外优异,常常应用于输入电压拥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且输出电压在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内的场合。四开关buck-boost电路是通过将双管buck-boost中的二极管全部换为可控开关演化所得,以h桥结构为基础,前后桥臂开关进行组合工作可得到多个开关模态,使得电路可以在buck、boost、buck-boost等多种模式下工作。为提高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工作效率,四边形电感电流的工作模式被提出。传统的电流控制方法如pi控制、pid控制等为线性控制,当前周期开关管的占空比值不仅由当前电流值决定,也会受到之前占空比值的影响,这会导致变换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受到很大的制约。而峰值电流控制作为一种非线性电流控制方法,能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得到提高,且能够限制最大电流幅值,防止电流过冲,具有复杂度低、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较高动态性能与稳定性基于zvs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线性-非线性峰值电流控制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zvs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线性-非线性峰值电流控制策略,其主要思想是通过线性补偿网络给出峰值电感电流参考信号,再基于四边形电感电流的工作模式通过非线性峰值电流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与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基于zvs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线性-非线性峰值电流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由四个开关管q1、q2、q3、q4和一个电感l组成,所述电感l的两端分别与开关管q1、q2的桥臂中点以及开关管q3、q4的桥臂中点连接,开关管q1与开关管q2互补导通,开关管q3与开关管q4互补导通;桥臂上两个开关管需设置死区时间td,其占空比为dd。

4、优选的,所述的四开关buck-boost电路,t1时间段内,q1、q4导通,q2、q3截止;t2时间段内,q1、q3导通,q2、q4截止;t3时间段内,q2、q3导通,q1、q4截止;t4时间段内,q2、q4导通,q1、q3截止;当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在pdcm模式时,单个开关周期内的工作阶段有t1、t2、t3、t4;当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在pbcm模式时,单个开关周期内的工作阶段有t1、t2、t3。

5、优选的,所述的四开关buck-boost电路,在电感电流、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进行反馈闭环控制的基础上,根据线性补偿网络给出的峰值电感电流参考信号与软开关电流正基准信号,计算电路单个开关周期内各个阶段的时间,进而控制开关管的开关动作使得电路进入稳态,所述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步骤一:采样输入电压uin与输出电压uo,判断电路当前升降压工作状态;

7、步骤二:根据给定输入电压uin与输出电压uo基准值,计算最小软开关电流izvs;

8、步骤三:采样输出电压uo,并与给定输出电压基准uo进行比较,将误差信号输入至基于pi补偿器所设计的补偿网络ⅰ,得到峰值电感电流参考信号ipeak;

9、步骤四:采样输出电压uo,并与给定输出电压基准uo进行比较,将误差信号输入至基于pi补偿器所设计的补偿网络ⅱ,得到软开关电流正基准信号izvs+;

10、步骤五:采样输入电压uin、输出电压uo与电感电流il,计算单个开关周期内t1、t2、t3时间段的占空比d1、d2、d3;

11、步骤六:通过占空比d1、d2、d3计算单个开关周期内4个阶段的实际时间t1、t2、t3、t4;

12、步骤七:通过单个开关周期内4个阶段的实际时间t1、t2、t3、t4控制开关管q1~q4的开关动作;

13、步骤八: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七,实现开关周期的循环。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电路当前升降压工作状态具体为:

15、当uin≥uo时,电路工作状态为降压状态;

16、当uin<uo时,电路工作状态为升压状态。

17、优选的,步骤二的最小软开关电流izvs具体计算公式为:

18、izvs=2coss·max{uin,uo}/td

19、式中,coss为开关管的寄生电容,td为死区时间。

20、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输出峰值电感电流参考信号ipeak需要通过限幅环节对pi补偿网络ⅰ进行限幅,最小值设置为izvs,最大值设置为电路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21、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软开关电流正基准信号izvs+具体为:

22、当电路工作在pdcm模式时,t1时间段对应的占空比d1小于临界移相占空比dp_b,负载电流io小于临界电流io_b,此时软开关电流正基准信号izvs+与最小软开关电流izvs相等;

23、当电路工作在pbcm模式时,t1时间段对应的占空比d1大于等于临界移相占空比dp_b,负载电流io大于等于临界电流io_b,此时软开关电流正基准信号izvs+需要跟随功率升高,通过pi补偿网络ⅱ进行调节;

24、升压状态下,临界移相占空比dp_b和临界电流io_b计算公式为:

25、

26、

27、式中,ts为开关周期;

28、降压状态下,临界移相占空比dp_b和临界电流io_b计算公式为:

29、

30、

31、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占空比d1、d2、d3具体计算公式为:

32、当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时:

33、

34、当电路工作在降压模式时:

35、

36、优选的,步骤六中单个开关周期内4个阶段的实际时间t1、t2、t3、t4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37、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9、1.本发明能够在实现基于zvs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fsbb)的基础上,可通过数字控制器实现该控制策略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并可大幅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与稳定性;

40、2.本发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对负载进行快速跟踪响应,且不会造成峰值电流控制所具有的次谐波震荡问题,可有效遏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过冲的问题;

41、3.本发明给出了一个具有宽电压范围的控制策略,能适应宽电压输入和输出;

42、4.本发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可适应不同的开关频率、电感等电路参数,适应性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