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分布式储能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52037发布日期:2023-09-14 09:2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输配电,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型分布式储能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然而新能源的不稳定性给电网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加大,为了配合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并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通常需要将其与储能装置相结合,利用储能装置的功率解耦能力实现新能源输入与电网接收功率的有效解耦。然而对于增强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频率响应、虚拟惯量控制等只需对部分mmc子模块进行储能配置,从而降低系统建造与维护成本,增加系统可靠性。2、文献“p.d.judge,t.c.green,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with partiallyrated integrated energy storage suitable for frequency support andancillaryservice provis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delivery,2019,34(01):208-219.”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部分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结构(partially rated storage mmc,prs-mmc),为了克服在低功率运行时需要大量储能型子模块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将循环电流注入支路电流的控制方法。但是,当系统运行时,这种循环电流可能会造成显著的额外损失,因此所提出的拓扑结构不适合用于能源套利目的。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分布式储能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有利于实现交直流互联、能量缓冲和维持电网稳定,并降低系统建设成本与运行损耗。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型分布式储能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包括六个桥臂,其中每个桥臂主要由n个子模块、桥臂电感和桥臂等效电阻串联构成,每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单元;所述n个子模块包括nq个全桥子模块和nh个半桥子模块,所述半桥子模块为储能型子模块。3、进一步地,所述半桥子模块包括两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一子模块直流电容、子模块滤波电感和储能电池,所述两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子模块直流电容、子模块滤波电感与储能电池的串联电路并联。4、进一步地,流入子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连接第一子模块直流电容的一端,另一路经子模块滤波电感连接储能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子模块直流电容的另一端、储能电池的负极、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同时连接流出子模块的电流输出端。5、进一步地,所述半桥子模块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闭锁状态,投入状态,切除状态;将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上的第一反并联二极管看作第一开关器件,将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上的第二反并联二极管看作第二开关器件;当半桥子模块处于投入状态,第一开关器件开通而第二开关器件关断,电流通过第一开关器件实现双向流动,且子模块对外电压为电容电压uc;当半桥子模块处于切除状态,第一开关器件关断而第二开关器件开通,电流通过第二开关器件实现双向流动,且子模块对外电压为0;而当半桥子模块处于闭锁状态,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导通不定。6、进一步地,当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都施加关断信号时,此时半桥子模块处于闭锁状态,根据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上的第一反并联二极管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上的第二反并联二极管的导通情况分为两个工作模式,分别为模式(a)和模式(b);对于模式(a),第一反并联二极管导通,子模块电流通过第一反并联二极管对第一子模块直流电容充电,输出电压为电容电压;对于模式(b),第二反并联二极管导通,子模块电流通过第二反并联二极管将电容旁路,输出电压为0;7、当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施加开通信号,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施加关断信号时,此时半桥子模块处于投入状态,根据子模块电流流动方向分为两个工作模式,分别为模式(c)和模式(d);对于模式(c),第一反并联二极管导通,而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承受反向电压,尽管施加了开通信号仍处于关断状态,子模块电流通过第一反并联二极管对电容器充电,输出电压为电容电压;对于模式(d),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导通,第一反并联二极管因承受反向电压处于关闭状态,子模块电流通过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对第一子模块直流电容放电,输出电压为电容电压;8、当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施加关断信号,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施加开通信号时,此时半桥子模块处于切除状态,根据子模块电流流动方向分为两个工作模式,分别为模式(e)和模式(f);对于模式(e),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导通,而第二反并联二极管因承受反向电压处于关断状态,子模块电流通过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将电容旁路,输出电压为0;对于模式(f),第二反并联二极管导通,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承受反向电压,尽管施加了开通信号仍处于关断状态,子模块电流通过第二反并联二极管将电容旁路,输出电压为0。9、进一步地,所述全桥子模块包括四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第二子模块直流电容,所述四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两两串联后的串联电路同时与第二子模块直流电容并联。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第二子模块直流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二子模块直流电容的另一端,流入子模块的电流输入端连接于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之间,流出子模块的电流输出端连接于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之间。11、进一步地,所述全桥子模块具有四种工作状态;将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上的第三反并联二极管看作第三开关器件,将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上的第四反并联二极管看作第四开关器件,将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上的第五反并联二极管看作第五开关器件,将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上的第六反并联二极管看作第六开关器件;当第三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开通,电流通过第三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实现双向流动,且子模块端口电压为正电容电压uc;当第三开关器件和第五开关器件开通,电流通过第三开关器件和第五开关器件实现双向流动,且子模块端口电压为0;当第四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开通,电流通过第四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实现双向流动,且子模块端口电压为0;当第四开关器件和第五开关器件开通,电流通过第四开关器件和第五开关器件实现双向流动,且子模块端口电压为负电容电压-uc。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混合型分布式储能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在储能型子模块充电过程中,通过以下控制方法实现子模块电压均衡:13、设定pdc为直流电源向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传输的直流功率,pac为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输出的交流功率,iarm为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桥臂电流,narm为桥臂开启子模块数量,uc_max、uc_min分别为允许子模块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14、当桥臂电流对桥臂子模块充电,即iarm≥0,则优先对储能型子模块进行充电;当narm>nh,投入全部储能型子模块和narm-nh个电压最低的全桥子模块;当narm≤nh,将narm个电压最低的储能型子模块投入,取nh-narm个电压最高的全桥子模块,其中若有k个子模块电压大于uc_min,则投入k个储能型子模块并投入k个-uc全桥子模块;15、当桥臂电流对桥臂子模块放电,即iarm<0,则优先对全桥子模块进行放电;即,优先投入子模块电压大于uc_max的全桥子模块,再投入储能型子模块,最后投入子模块电压小于uc_max的全桥子模块。16、当桥臂电流对桥臂子模块放电,即iarm<0,则优先对全桥子模块进行放电;具体为:优先投入子模块电压大于等于uc_max的全桥子模块,再投入储能型子模块,最后投入子模块电压小于uc_max的全桥子模块。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混合型分布式储能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混合使用储能型半桥子模块与全桥子模块使得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系统在分布式部分配置储能的情况下实现交直流互联、能量缓冲和维持电网稳定的作用。此外,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两种子模块投入优先级进行排序,无需注入额外的循环电流或增加额外硬件电路,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