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6915发布日期:2023-07-23 21: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储能,尤其提供一种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


背景技术:

1、ems系统包含设备舱管理系统、站控端ems系统、储能云管理系统。通过ems系统自动跟踪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从而对电力储能设备进行释放发电,使得电力储能系统可以将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拼接”起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问题。

2、但是,现有的电力储能设备在进行电力储存和消耗过程易造成结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电力储能设备的对电力单元的冷却效果不好,同时冷却位置具有局限性,无法针对整体进行冷却,且无法根据电力单元输出功率自适应调节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一种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包括蓄能设备舱、冷却合盖、冷却系统、导风组件、第一控温组件以及第二控温组件,蓄能设备舱一侧侧壁凹设形成有安装腔体,安装腔体一端端壁内侧中部贯穿凹设形成有第一安装槽,安装腔体底面邻近第一安装槽一端贯穿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安装腔体宽度方向平行,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均使得安装腔体与外界大气连通,冷却合盖铰接地安装于安装腔体邻近第一安装槽一端端壁外侧,使得冷却合盖合盖时能够封闭安装腔体,冷却合盖内部中空形成有中空腔体,冷却系统安装于中空腔体中,导风组件安装于安装腔体侧壁远离第一安装槽一端的中部,且导风组件与第一安装槽平行设置,第一控温组件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第二控温组件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安装腔体内部设置有绝缘安装条及绝缘安装板,绝缘安装条及绝缘安装板能够固定安装电力设备。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中空腔体底面凸设形成有第一围板,第一围板底部由导热材料制成,第一围板外侧侧壁中部凸设形成有第二围板,使得中空腔体分隔形成第一中空腔体、第二中空腔体以及第三中空腔体,第一中空腔体位于中空腔体外侧底部,第二中空腔体位于中空腔体外侧顶部,第三中空腔体位于中空腔体内侧。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中空腔体外侧侧壁邻近蓄能设备舱一端等距阵列贯穿凹设有第一进风槽,第二中空腔体外侧侧壁等距阵列贯穿凹设有第二进风槽,第二中空腔体外侧侧壁设置有防潮板,第二中空腔体内侧侧壁底部凸设有过滤板,过滤板向下倾斜设置。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围板一侧侧壁中部贯穿开设有流通孔,流通孔使得第一中空腔体与第三中空腔体连通,流通孔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三中空腔体远离第一中空腔体一侧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风槽,第三中空腔体远离第一中空腔体一侧侧壁顶部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通风槽以及第三安装槽,第二通风槽及第三安装槽沿第三中空腔体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均与安装腔体连通。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罐、冷却空调、冷却风扇以及连接面板,冷却液罐固定安装于第一中空腔体远离第一进风槽一端,冷却空调固定安装于第三中空腔体底部,且冷却空调的压缩端抵持于第一围板,冷却空调通过管道与冷却液罐连接,冷却风扇固定安装于第三中空腔体顶部,且冷却风扇与第二通风槽相对设置,连接面板固定安装于第三安装槽中,且连接面板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使得电力设备能够通过连接面板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导风组件包括扭簧、导风推板、导风弹簧以及倾斜杆,扭簧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腔体侧壁远离第一安装槽一端的中部,扭簧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导风推板内侧侧壁底部的角部处,导风弹簧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腔体侧壁远离第一安装槽一端的中部,导风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导风推板内侧侧壁中部,且导风弹簧倾斜设置,使得导风推板随之倾斜,使得导风推板与安装腔体侧壁形成锐角,倾斜杆由挠性材料制成,倾斜杆一端安装于安装腔体侧壁远离第一安装槽一端的顶部,倾斜杆另一端邻近导风推板一侧凹设形成有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抵持于导风推板内壁的顶部。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控温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套壳、多个第一锥型弹簧、多个导风三角体以及多个第二单向阀,第一安装套壳内部中空形成由负压腔体,负压腔体内侧侧壁沿第一安装套壳长度方向等距阵列贯穿凹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负压腔体外侧侧壁沿第一安装套壳长度方向等距阵列贯穿凹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套壳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多个第一锥型弹簧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多个第一安装孔中,多个导风三角体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多个第一锥型弹簧的另一端,多个第二单向阀分别固定安装于多个第二安装孔中。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导风三角体下侧侧壁底部贯穿凹设形成有多个三角槽,多个三角槽内壁向导风三角体底面中心均凹设形成有倾斜地导风面。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控温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多个第二锥型弹簧,安装板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安装板沿长度方向等距贯穿凹设形成有多个第三安装孔,多个第二锥型弹簧一端分别固定于多个第三安装孔中,多个第二锥型弹簧另一端均设置有导风板。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通过在冷却合盖中设置冷却系统,为蓄能设备舱提供制冷冷却,且在冷却合盖中分隔出第一中空腔体、第二中空腔体以及第三中空腔体,将冷却系统合理地布置其中,结构紧凑,通过第二中空腔体和第三中空腔体的负压效应能够使得新鲜空气不断地进入到安装腔体和电力设备周围,同时保持压力平衡、且保持风速平稳,避免压力差所引起的风速不平衡、制冷效果不足等问题。

14、2.利用导风组件、第一控温组件以及第二控温组件的配合使得冷却气流能够迅速充盈整个安装腔体,为电力设备整体进行降温,从而保持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从而增加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当电力设备内温度下降时,冷却风扇将降低风速或停止运行,使得冷却气流流速下降,使得冷却气流冲击力将不足以使得多个第一锥型弹簧及多个第二锥型弹簧完全压缩,使得第一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露出,并在冷却气流推力下推送至外界,完成整体冷却换温过程。

15、3.当电力设备由于长期使用等情况使得温度过高时,通过导风组件使得冷却气流产生向上冲击力送往第一控温组件,使得导风三角体翻转,使得第一安装孔露出,从而使得冷却气流在对电力设备及安装腔体降温后,从冷却气流第一安装孔送往负压腔体,随后从多个第二单向阀中送往外界,减少了冷却气流的流动距离,大大增加了冷却气流在安装腔体内的换送效率,加快了电力设备的冷却效果,有效减小了电力设备的工作温度,从而延长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设备舱(10)、冷却合盖(20)、冷却系统(30)、导风组件(40)、第一控温组件(50)以及第二控温组件(60),蓄能设备舱(10)一侧侧壁凹设形成有安装腔体(11),安装腔体(11)一端端壁内侧中部贯穿凹设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11),安装腔体(11)底面邻近第一安装槽(111)一端贯穿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槽(112),且第二安装槽(112)的长度方向与安装腔体(11)宽度方向平行,第一安装槽(111)及第二安装槽(112)均使得安装腔体(11)与外界大气连通,冷却合盖(20)铰接地安装于安装腔体(11)邻近第一安装槽(111)一端端壁外侧,使得冷却合盖(20)合盖时能够封闭安装腔体(11),冷却合盖(20)内部中空形成有中空腔体(21),冷却系统(30)安装于中空腔体(21)中,导风组件(40)安装于安装腔体(11)侧壁远离第一安装槽(111)一端的中部,且导风组件(40)与第一安装槽(111)平行设置,第一控温组件(50)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11)中,第二控温组件(60)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腔体(11)内部设置有绝缘安装条(12)及绝缘安装板(13),绝缘安装条(12)及绝缘安装板(13)能够固定安装电力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空腔体(21)底面凸设形成有第一围板(211),第一围板(211)底部由导热材料制成,第一围板(211)外侧侧壁中部凸设形成有第二围板(212),使得中空腔体(21)分隔形成第一中空腔体(22)、第二中空腔体(23)以及第三中空腔体(24),第一中空腔体(22)位于中空腔体(21)外侧底部,第二中空腔体(23)位于中空腔体(21)外侧顶部,第三中空腔体(24)位于中空腔体(21)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中空腔体(22)外侧侧壁邻近蓄能设备舱(10)一端等距阵列贯穿凹设有第一进风槽(221),第二中空腔体(23)外侧侧壁等距阵列贯穿凹设有第二进风槽(231),第二中空腔体(23)外侧侧壁设置有防潮板(233),第二中空腔体(23)内侧侧壁底部凸设有过滤板(232),过滤板(232)向下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围板(211)一侧侧壁中部贯穿开设有流通孔(213),流通孔(213)使得第一中空腔体(22)与第三中空腔体(24)连通,流通孔(213)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三中空腔体(24)远离第一中空腔体(22)一侧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风槽(241),第三中空腔体(24)远离第一中空腔体(22)一侧侧壁顶部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通风槽(243)以及第三安装槽(242),第二通风槽(243)及第三安装槽(242)沿第三中空腔体(24)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均与安装腔体(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30)包括冷却液罐(31)、冷却空调(32)、冷却风扇(33)以及连接面板(34),冷却液罐(31)固定安装于第一中空腔体(22)远离第一进风槽(221)一端,冷却空调(32)固定安装于第三中空腔体(24)底部,且冷却空调(32)的压缩端抵持于第一围板(211),冷却空调(32)通过管道与冷却液罐(31)连接,冷却风扇(33)固定安装于第三中空腔体(24)顶部,且冷却风扇(33)与第二通风槽(243)相对设置,连接面板(34)固定安装于第三安装槽(242)中,且连接面板(34)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使得电力设备能够通过连接面板(34)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导风组件(40)包括扭簧(44)、导风推板(41)、导风弹簧(42)以及倾斜杆(43),扭簧(44)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腔体(11)侧壁远离第一安装槽(111)一端的中部,扭簧(44)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导风推板(41)内侧侧壁底部的角部处,导风弹簧(42)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腔体(11)侧壁远离第一安装槽(111)一端的中部,导风弹簧(42)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导风推板(41)内侧侧壁中部,且导风弹簧(42)倾斜设置,使得导风推板(41)随之倾斜,使得导风推板(41)与安装腔体(11)侧壁形成锐角,倾斜杆(43)由挠性材料制成,倾斜杆(43)一端安装于安装腔体(11)侧壁远离第一安装槽(111)一端的顶部,倾斜杆(43)另一端邻近导风推板(41)一侧凹设形成有第一倾斜面(431),第一倾斜面(431)抵持于导风推板(41)内壁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控温组件(50)包括第一安装套壳(51)、多个第一锥型弹簧(52)、多个导风三角体(53)以及多个第二单向阀(54),第一安装套壳(51)内部中空形成由负压腔体(511),负压腔体(511)内侧侧壁沿第一安装套壳(51)长度方向等距阵列贯穿凹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512),负压腔体(511)外侧侧壁沿第一安装套壳(51)长度方向等距阵列贯穿凹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513),第一安装套壳(51)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11)中,多个第一锥型弹簧(52)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多个第一安装孔(512)中,多个导风三角体(53)的底面固定安装于多个第一锥型弹簧(52)的另一端,多个第二单向阀(54)分别固定安装于多个第二安装孔(513)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导风三角体(53)下侧侧壁底部贯穿凹设形成有多个三角槽(531),多个三角槽(531)内壁向导风三角体(53)底面中心均凹设形成有倾斜地导风面(5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控温组件(60)包括安装板(61)以及多个第二锥型弹簧(62),安装板(61)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12)中,安装板(61)沿长度方向等距贯穿凹设形成有多个第三安装孔(611),多个第二锥型弹簧(62)一端分别固定于多个第三安装孔(611)中,多个第二锥型弹簧(62)另一端均设置有导风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力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该电网电力储能设备舱系统包括蓄能设备舱、冷却合盖、冷却系统、导风组件、第一控温组件以及第二控温组件。本发明冷却合盖中设置冷却系统,为蓄能设备舱提供制冷冷却,且在冷却合盖中分隔出第一中空腔体、第二中空腔体以及第三中空腔体,通过第二中空腔体和第三中空腔体的负压效应能够使得新鲜空气不断地进入到电力设备周围,同时保持风速平稳,避免压力差所引起的风速不平衡等问题,且利用导风组件、第一控温组件以及第二控温组件的配合使得冷却气流能够迅速充盈整个安装腔体,为电力设备整体进行降温,从而保持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从而增加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蒋科,徐俊,施小波,徐国琴,毕超,杨柳,李翠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