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控制器、车辆及配电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35531675发布日期:2023-09-21 12:3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电源控制器、车辆及配电控制方法

本技术涉及程序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源控制器、车辆及配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车辆上所使用到的电子元件越来越多,也使得车辆上的供电电路越来越复杂。而目前使用的电源管理模块无法对车辆上的所有供电电路做到有效管理。

2、为了保证车辆各用电模块的正常工作,在车辆启动后,无论处于何种驾驶模式下,其各个用电模块都会有供电。这意味着驾驶模式切换时,电源供电存在耦合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控制器、车辆及配电控制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线束之间过分冗余,模式切换时电源供电有耦合的问题。

2、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包括:配电切换模块,用于向用电模块供电连接,包括多条并联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用电模块对应设置,每条所述供电电路上均串联有一控制开关,所述供电电路的一端均用于与供电模块供电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用电模块供电连接,以接收所述供电模块的供电并向所述对应的用电模块供电;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开关电信号连接,并控制各所述控制开关的开闭。

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用于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并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供电模块的供电电流,并将所述供电电流的电压转换为预定供电电压后输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器还包括:输入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源切换单元电连接,并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当经过的电流超过预定电流阈值时,所述输入保护模块将所述电路断开。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单元,与所述配电切换模块电信号连接,控制各所述控制开关的开闭。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流采集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电信号连接,并与所述供电模块电信号连接,以采集供电参数,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以便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供电模块接入或断开。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切换模块包括:供电端,包括所述多条并联的供电电路以及串联在所述供电电路上的控制开关;控制端,与所述供电端电信号连接,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端响应于主控单元的控制指令,控制供电端各控制开关的开闭。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底盘;如上所述的电源控制器,搭载于所述底盘上;多个用电模块,搭载于所述底盘上,与所述电源控制器供电连接;供电模块,搭载于所述底盘上,向所述电源控制器供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电源控制器向所述用电模块供电;发动机,搭载于所述底盘上。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向所述电源控制器供电连接。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直流转直流转换器,向所述电源控制器供电连接;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驱动连接,向所述直流转直流转换器供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直流转直流转换器向所述电源控制器供电。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为热机,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向所述发送机供电连接,以使所述发动机的火花塞点火启动。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还向所述电源控制器供电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电源切换单元,包括切换电路,所述电源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配电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切换电路控制由第一供电模块或第二供电模块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并通过所述配电切换模块向所述用电模块供电。

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切换单元还包括: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连接,并与所述切换电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电连接,并与所述切换电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配电切换模块电连接,并与所述切换电路电连接;所述输出端通过所述切换电路模块,接收来自第一输入端或者所述第二输入端的供电。

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输入单元,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供电连接,并向所述电源切换模块供电连接,以向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输入来自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供电;第二输入单元,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供电连接,并向所述电源切换模块供电连接,以向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输入来自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供电;充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单元以及第二输入单元电连接,以获取第一供电模块的供电向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充电。

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直流转直流转换器,向所述电源控制器供电连接;高压配电盒,向所述直流转直流转换器供电连接;第二电池,向所述高压配电盒供电连接,通过所述高压配电盒以及所述直流转直流转换器向所述电源控制器供电。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配电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控制模块中,所述车辆包括多个驾驶模式,所述车辆的配电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切换到预定驾驶模式的指令,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定切换条件;若满足预定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配电切换模块中的目标控制开关闭合,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

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安全回路、核心控制模块以及遥控模块,所述预定驾驶模式为手动驾驶模式;所述控制所述配电切换模块中的目标控制开关闭合,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具体包括:确定所述预定驾驶模式对应的目标控制开关为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五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整车控制器对应供电电路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遥控模块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四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安全回路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五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控制所述目标控制开关闭合,并控制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

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驾驶模式为所述遥控驾驶模式,所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定切换条件,具体包括: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手动驾驶模式;判断安全状态信号是否为正常状态;若所述车辆处于手动驾驶模式且所述安全状态信号为正常状态,则所述车辆符合预定切换条件。

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模块还包括底盘域控制器、底盘控制模块、外设模块;所述控制所述配电切换模块中的目标控制开关闭合,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具体还包括:确定所述预定驾驶模式对应的目标控制开关还包括第六控制开关、第七控制开关以及第八控制开关,所述第六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底盘域控制器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七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底盘控制模块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八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外设模块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控制所述目标控制开关闭合,并控制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

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驾驶模式为无人驾驶模式或标定测量模式,所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定切换条件,具体还包括: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遥控驾驶模式;判断安全状态信号是否为正常状态;若所述车辆处于遥控驾驶模式且所述安全状态信号为正常状态,则所述车辆符合预定切换条件。

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模块还包括工控机以及导航模块;

23、所述控制所述配电切换模块中的目标控制开关闭合,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具体还包括:确定所述预定驾驶模式对应的目标控制开关还包括第九控制开关和第十控制开关,所述第九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工控机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十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导航模块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控制所述目标控制开关闭合,并控制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

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驾驶模式为紧急刹车模式,所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定切换条件,具体还包括: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遥控驾驶模式、无人驾驶模式或标定测量模式;判断安全状态信号是否为正常状态;若所述车辆处于遥控驾驶模式、无人驾驶模式或标定测量模式且所述安全状态信号不为正常状态,则所述车辆符合预定切换条件。

2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驾驶模式为紧急刹车模式;所述控制所述配电切换模块中的目标控制开关闭合,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具体包括:确定所述预定驾驶模式对应的目标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七控制开关以及第八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整车控制器对应供电电路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遥控模块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四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安全回路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七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底盘控制模块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第八控制开关位于与所述外设模块对应的供电电路上;控制所述目标控制开关闭合,并控制除目标控制开关外的其他控制开关断开。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供电模块和用电模块之间加入电源控制器管理控制供电模块和用电模块之间供电电路的开闭,以实现对各用电模块接通电路和断开电路的管控。具体地,通过在供电模块延伸出多条并联的供电电路,接入到配电切换模块中,并于配电切换模块处在每条供电电路上设置控制开关,通过控制模块管理控制开关的开闭实现各供电电路的通断,进而实现对各用电模块的供电电路的统一管理,也实现了对各供电电路的针对性管理,解决了无法对车辆上的所有供电电路做到有效管理的问题。同时,由于实现了对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统一管理和针对性管理,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对各用电模块在不同模式下的电路通断进行管理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线束之间过分冗余,模式切换时电源供电有耦合的问题,节约了车辆的供电,降低了车辆的供电功率,进而能够提高车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同时也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在不同模式下,接入的用电模块不同,即在一些模式下部分用电模块不会有供电,也就没有突然唤醒进行工作的可能,提高了各模式下模块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