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线缆表面破损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9223发布日期:2023-10-07 15:1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架空线缆表面破损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架空线缆维修,特别是涉及一种架空线缆表面破损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架空线缆,全称架空绝缘电缆,是装有绝缘层和保护外皮的架空导线,采用类似于交联电缆生产工艺制造的一种专用电缆,是介于架空导线和地下电缆之间的新的输电方式;架空电缆都是单芯的,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硬铝线结构、硬拉铜线结构、铝合金线结构、钢芯或铝合金芯支撑结构和自承式三芯纹合结构(线芯可为硬铝或硬铜线)等,具有供电可靠性高、供电安全性好、架设和维修方便和经济性合理等主要特点,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耐候性、绝缘水平、内、外半导电屏蔽层,架空电缆在国内外输电应用广泛。

2、架空线缆通常架设在高处,经常会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些外力因素会导致线缆出现破损的情况,破损的线缆不及时修复,会影响输电安全,甚至是漏电,现有的通常通过人工采用修复胶带对破损区域进行缠绕修复,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架空线缆表面破损修复装置,其能够将修复胶带自动缠绕至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以完成线缆的修复,无需人工将修复胶带缠绕至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架空线缆表面破损修复装置,包括箱体、驱进机构、摄像头和修复机构;所述箱体具有容置腔,所述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穿入孔和穿出孔,线缆从所述穿入孔穿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从所述穿出孔穿出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线缆的轴向;所述驱进机构包括弹性组件、定位轮、移动轮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并位于所述线缆的一侧,所述定位轮连接于所述弹性组件的朝向所述线缆的一端,所述移动轮与所述定位轮关于所述线缆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移动轮相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轮绕第一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移动轮沿所述线缆移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并位于所述穿入孔和所述驱进机构之间;所述修复机构包括胶带释放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胶带释放组件位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穿出孔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胶带释放组件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胶带释放组件绕所述线缆转动;所述胶带切断机构连接于胶带释放组件。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套筒、第一套杆、第一限位板、配动弹簧和第一安装座,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套杆沿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套杆沿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线缆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套筒背离所述线缆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线缆的径向,所述配动弹簧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套杆上且所述配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套杆朝向所述线缆的一端,所述定位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连接环、定位环、转动环、联动电机、联动齿轮和联动齿环,所述连接环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并与所述穿出孔同心设置,所述连接环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一端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环容纳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转动环连接于所述定位环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连接环的一端,所述转动环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线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联动齿环连接于所述转动环的外壁,所述胶带释放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所述联动电机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联动齿轮连接于所述联动电机的输出端并与所述联动齿环啮合以驱动所述转动环绕所述线缆转动。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带释放组件包括旋动基座、稳定基座、衔动齿环、衔动齿轮、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导向件、连接件和胶带释放件,所述旋动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所述稳定基座连接于所述旋动基座上,所述衔动齿环连接于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旋动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衔动齿轮与所述衔动齿环啮合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绕第二轴线自转,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稳定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绕第三轴线自转,所述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导向件连接于所述稳定基座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线缆的径向,所述连接件具有供所述导向件穿过的导向孔,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胶带释放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稳定基座的一端;

6、其中,当所述第二传动件绕第三轴线自转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带释放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杆、移动板、固定弹簧、固定基座、及用于安装胶带卷的安装杆,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稳定基座的一端,所述固定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移动杆沿所述第三通孔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移动板连接于所述移动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一端并位于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线缆的一侧,所述固定弹簧套设于所述移动杆上且所述固定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移动板,所述固定基座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移动板同侧设置,所述固定基座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滑槽,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板、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过所述滑槽。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带切断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传送带、第二传动轮、传动转轴、第一锥齿轮、传动基座、第二锥齿轮、从动转轴、从动基座、从动齿轮、齿盘、第一转轴、第一基座、定连杆、异形盘、稳定转轴、异形基座、第三传动轮、第二传送带、第四传动轮、主动转轴、主动基座、啮动齿轮、安全齿条、第三限位板、切断刀和安全弹簧;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同轴设置,所述传动基座与所述旋动基座相连接,所述传动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基座,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转轴远离所述从动基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连接,所述从动基座与所述传动基座相连接,所述从动转轴穿过所述从动基座并与所述从动基座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轴的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从动基座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齿盘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并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齿盘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定连杆安装于所述齿盘,所述异形基座安装于所述从动基座,所述稳定转轴穿过所述异形基座并与所述异形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异形盘与所述稳定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异形盘具有定连槽,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稳定转轴同轴设置,所述主动基座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主动转轴穿过所述主动基座并与所述主动基座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啮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安全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连接件,所述切断刀连接于所述安全齿条的一端并位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稳定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三限位板连接于所述安全齿条远离所述切断刀的一端,所述啮动齿轮与所述安全齿条啮合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板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安全弹簧套设于所述安全齿条上且所述安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切断刀和所述连接件;其中,当所述齿盘绕第四轴线自转时,所述定连杆能够绕所述第四轴线公转,所述定连杆公转至第一预设位置时能够进入所述定连槽内并抵接于所述定连槽的内侧壁以推动所述异形盘绕第五轴线转动,所述定连杆公转至第二预设位置时能够离开所述定连槽,所述第四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五轴线与所述第四轴线平行。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定抚紧机构;所述压定抚紧机构包括测定齿条、测定齿轮、测定转轴、第五传动轮、第三传送带、第六传动轮、压动转轴、压动齿轮、压动齿条、导位杆、导位座、第二基座、导筒、抚平杆、第四限位板、抚平板和抚平弹簧;所述测定齿条连接于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固定基座的一侧,所述测定转轴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测定齿轮与所述测定转轴同轴设置并与所述测定齿条啮合,所述第五传动轮与所述测定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压动转轴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六传动轮与所述压动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五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所述第六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压动齿轮与所述压动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导位座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导位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导位座并与所述导位座滑动连接,所述压动齿条连接于所述导位杆并与所述压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基座连接于所述压动齿条,所述导筒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抚平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导筒并与所述导筒滑动连接,所述抚平杆的一端与所述抚平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限位板相连接,所述抚平弹簧套设于所述抚平杆且所述抚平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导筒和所述第四限位板。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夹紧定位组件,所述夹紧定位组件包括伸缩电机、移动齿条、限位块、限位杆、限位基座、拉伸弹簧、移动齿轮、驱动螺纹轴、驱动基座、第二限位板、驱动板、制动盒、定动杆、定位件、制动板、制动杆和制动弹簧;所述伸缩电机安装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移动齿条连接于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移动齿条,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通过所述限位基座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杆并位于所述伸缩电机和所述限位块之间,且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基座,所述驱动基座安装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驱动螺纹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基座,所述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螺纹轴同轴设置并与所述移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限位板连接于所述驱动螺纹轴远离所述驱动基座的一端,所述驱动板具有与所述驱动螺纹轴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驱动板远离所述驱动螺纹轴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制动板,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开设有制动槽,所述制动槽内安装有所述制动杆,所述制动板远离所述驱动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制动槽内且具有供所述制动杆穿过的制动孔,所述制动弹簧套设于所述制动杆且所述制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动板和所述制动槽的内侧壁,所述制动盒连接于所述驱动板朝向所述线缆的一侧,所述定动杆连接于所述制动盒,所述定位件连接于所述定动杆远离所述制动盒的一端;所述夹紧定位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紧定位组件关于所述线缆对称。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合连置动机构,所述合连置动机构包括置位板、置位块、置位槽、动触片、静触片、合动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第一限动块、第二限动块、限动杆、第一限动弹簧和第二限动弹簧;所述置位板与所述定动杆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相连接并位于所述制动盒的内部,所述制动盒的两侧内壁开设有所述置位槽,所述置位块位于所述置位槽内,所述置位板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置位槽内并与所述置位块相连接,所述置位槽的内侧壁安装有所述静触片,所述置位块朝向所述静触片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动触片,所述置位板背离所述定动杆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合动块,所述限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动盒的内壁并位于所述合动块背离所述置位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限动块和所述第二限动块均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合动块和所述第一限动块,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合动块和所述第二限动块,所述第一限动弹簧套设于所述限动杆且所述第一限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动盒的内壁和所述第一限动块,所述第二限动弹簧套设于所述限动杆且所述第二限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动盒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限动块,其中,所述置位块能够沿所述置位槽滑动以使所述动触片与所述静触片相接触,以启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辅助定位组件;所述辅助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套杆、限位凸起、循动弹簧、第三安装座和辅助轮;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套筒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套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穿入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安装座相连接,所述限位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的外侧壁并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循动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凸起背离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一侧且所述循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筒,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座背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侧;所述辅助定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定位组件关于所述线缆对称。

13、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定位轮和所述移动轮能够对所述线缆进行夹持,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驱进机构沿所述线缆移动以驱动本装置沿所述线缆移动,通过所述摄像头能够查看所述线缆的表面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发现所述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胶带释放组件绕所述线缆转动以将修复胶带缠绕至所述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并能够通过所述胶带切断机构切断已缠绕完成的修复胶带切断,完成所述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的修复工作,因此,本发明能够将修复胶带自动缠绕至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以完成线缆的修复,无需人工将修复胶带缠绕至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