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逆变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3161发布日期:2023-08-09 16:1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逆变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尤其涉及一种微型逆变电路。


背景技术:

1、微型逆变器,一般指的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小于等于1000瓦、具组件级mppt的逆变器,全称是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微型”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逆变器而言的。传统的光伏逆变方式是将所有的光伏电池在阳光照射下生成的直流电全部串并联在一起,再通过一个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接入电网,微型逆变器则对每块组件进行逆变。其优点是可以对每块组件进行独立的mppt控制,能够大幅提高整体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集中式逆变器具有的直流高压、弱光效应差、木桶效应等。微型逆变器因低成本、高可靠性、安装便利等因素,获得广泛的应用,微型逆变器电路大致分为单级和多级两大类。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电路较复杂,所用器件多,不利于装置小型化发展。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型逆变电路,简化现有功率电路,对于多路反激并联将节省更多器件,交流正弦整流波形电路与展开桥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逆变电路,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微型逆变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1通过第一线路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2经开关管q5和第二线路连接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线路经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第二线路,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4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q1和第四晶体管q4,所述第一晶体管q1经第二晶体管q2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3,所述第四晶体管q4经第三晶体管q3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3,所述第一晶体管q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q2之间的线路经第三线路连接至电网,所述第三晶体管q3和所述第四晶体管q4之间的线路经第四线路连接至电网,所述第三线路经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四线路。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变压器t1为反激式变压器。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开关管q5为mos管。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第一晶体管q1、所述第二晶体管q2、所述第三晶体管q3和所述第四晶体管q4为无反并联二极管的igbt。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9、优化了逆变器的电路结构,交流正半周期时,q1、q3其中一个工作在交流工频周期,另一个工作在与q5开关频率相同且占空比互补;交流负半周期时,q2、q4其中一个工作在交流工频周期,另一个工作在与q5开关频率相同且占空比互补,简化了现有功率电路,对于多路反激并联将节省更多器件,交流正弦整流波形电路与展开桥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小型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1通过第一线路(101)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2经开关管q5和第二线路(102)连接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线路(101)经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第二线路(102),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4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q1和第四晶体管q4,所述第一晶体管q1经第二晶体管q2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3,所述第四晶体管q4经第三晶体管q3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引脚3,所述第一晶体管q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q2之间的线路经第三线路(103)连接至电网,所述第三晶体管q3和所述第四晶体管q4之间的线路经第四线路(104)连接至电网,所述第三线路(103)经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四线路(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为反激式变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5为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q1、所述第二晶体管q2、所述第三晶体管q3和所述第四晶体管q4为无反并联二极管的igbt。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型逆变电路,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通过第一线路连接电源正极,经开关管Q5和第二线路连接电源负极,第一线路经第一电容C1连接第二线路,变压器T1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Q1和第四晶体管Q4,第一晶体管Q1经第二晶体管Q2连接变压器T1,第四晶体管Q4经第三晶体管Q3连接变压器T1,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之间的线路经第三线路连接至电网,第三晶体管Q3和第四晶体管Q4之间的线路经第四线路连接至电网,第三线路经第二电容C2连接第四线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简化了现有功率电路,对于多路反激并联将节省更多器件,交流正弦整流波形电路与展开桥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小型化。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