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68338发布日期:2023-10-07 12:5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池维护,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主动均衡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应用需要使用大量的单电池串联或并串联成组。由于单电池有差异性的存在,这种差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扩大,因而增加过充或过放的风险,同时亦会减低利用率。从长远来看,这种恶性循环会加速电池的损坏。因此,为进一步改善电池组的一致性、提高电池组的利用率,以及延长使用寿命,有必要对电池组进行均衡维护。

2、由于电池存在一致性问题,导致在长期充放电环境下,其容量、内阻、荷电状态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电池一致性问题直接决定着整个电池的使用性能,给储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带来隐患。因此,电池平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

3、维护的最基本目的是平衡电池之间剩余容量的差异。大部分目前通过电压来判读的维护方法能够反映电池的容量特性,但不能准确描述电池的剩余容量状态,也可能导致电池组过度平衡,使电池组的一致性变差。这是由于即使是同一电压锂电池的剩余容量也可能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电池开路状态下,分析电池soc(荷电状态),并结合估算的欧姆内阻,实现电池组基于容量的主动均衡的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所述储能系统包括串联电池组,对电池组进行ocv测试获取电池组的ocv-soc(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曲线,所述主动均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在放电过程中计算串联电池组各节电池的欧姆内阻rn;

4、通过ocv-soc曲线查询各节电池的soc,并通过欧姆内阻估算各节电池的soh(健康状态),然后计算各节电池可放容量cdis-n、可充容量cchg-n、可放容量平均值cdis-avg以及可充容量平均值cchg-avg;

5、判断cdis-avg是否小于cchg-avg,若满足则以放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若不满足则以充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

6、以充电容量或放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时,对各节电池依次进行均衡状态检测,对充电容量或放电容量在目标均衡区间外的电池均进行主动均衡:高于目标均衡区间的采用放电均衡,低于目标区间的采用充电均衡,直至所有电池均满足均衡结束条件。

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步骤s1中计算各节电池欧姆内阻rn时温度在[20℃,30℃]范围内,电流在[0.2c,0.3c]范围内。

8、步骤s1中欧姆内阻的计算为在开路稳定状态下,放电电流i加载瞬间在预设时间内,先后记录预设次数的采样电压,并根据记录的采样电压与放电电流i计算欧姆内阻。

9、所述欧姆内阻多次计算后取平均值。

10、所述开路稳定状态为电池开路状态下持续预设时间后的状态。

11、各节电池可放容量cdis-n、可充容量cchg-n、可放容量平均值cdis-avg以及可充容量平均值cchg-avg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12、cdis-n=cn×socn×sohn

13、cchg-n=cn×(1-socn)×sohn

14、

15、

16、其中,g是串联电池组中电池的节数,socn为第n节电池的荷电状态,sohn为第n节电池的将康状态。

17、以放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时,对各节电池依次进行均衡状态检测,对可放容量cdis-n低于均衡目标区间[cdis-avg-h×cn,cdis-avg+h×cn]的电池进行充电均衡,对可放容量cdis-n高于均衡目标区间的电池进行放电均衡;直至所有电池均满足均衡结束条件;

18、以充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时,对各节电池依次进行均衡状态检测,对可充容量cchg-n低于均衡目标区间[cchg-avg-h×cn,cchg-avg+h×cn]的电池进行充电均衡,对可充容量cchg-n高于均衡目标区间的电池进行放电均衡;直至所有电池均满足均衡结束条件,其中,cn是电池的额定容量,h为均衡系数。

19、所述均衡结束条件为:

20、

21、所述均衡系数h取值为3%-7%。

22、获取soh值时,先通过离线测试建立电池组的欧姆内阻-健康状态的数据对照表,并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欧姆内阻-健康状态曲线,通过计算获取的欧姆内阻进行估算对应的健康状态soh。

23、一种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的主动均衡系统,采用上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包括:

24、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在放电过程中计算串联电池组各节电池的欧姆内阻rn;通过ocv-soc曲线查询各节电池的soc,并通过欧姆内阻估算各节电池的soh,然后计算各节电池可放容量cdis-n、可充容量cchg-n、可放容量平均值cdis-avg以及可充容量平均值cchg-avg;

25、分析单元,判断cdis-avg是否小于cchg-avg,若满足则以放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若不满足则以充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

26、控制单元,以充电容量或放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时,对各节电池依次进行均衡状态检测,对充电容量或放电容量在目标均衡区间外的电池均进行主动均衡:高于目标均衡区间的采用放电均衡,低于目标区间的采用充电均衡,直至所有电池均满足均衡结束条件。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8、本发明基于电池开路状态下,分析电池荷电状态,结合估算的欧姆内阻,预测各节电池的可充容量与可放容量,直接使用维护模块对剩余容量过大的电池进行维护和放电,对剩余容量较小的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了电池组基于容量的准确地主动均衡,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能在锂电池的生命周期中提供安全有效的平衡,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易行,便于工程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所述储能系统包括串联电池组,对电池组进行ocv测试获取电池组的ocv-soc曲线;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计算各节电池欧姆内阻rn时温度在[20℃,30℃]范围内,电流在[0.2c,0.3c]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欧姆内阻的计算为在开路稳定状态下,放电电流i加载瞬间在预设时间内,先后记录预设次数的采样电压,并根据记录的采样电压与放电电流i计算欧姆内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姆内阻多次计算后取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路稳定状态为电池开路状态下持续预设时间后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节电池可放容量cdis-n、可充容量cchg-n、可放容量平均值cdis-avg以及可充容量平均值cchg-avg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放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时,对各节电池依次进行均衡状态检测,对可放容量cdis-n低于均衡目标区间[cdis-avg-h×cn,cdis-avg+h×cn]的电池进行充电均衡,对可放容量cdis-n高于均衡目标区间的电池进行放电均衡;直至所有电池均满足均衡结束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结束条件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系数h取值为3%-7%。

10.一种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的主动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欧姆内阻的储能系统主动均衡方法,属于电池维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放电过程中计算串联电池组各节电池的欧姆内阻;然后根据欧姆内阻计算各节电池可放容量、可充容量、可放容量平均值以及可充容量平均值;判断可放容量平均值是否小于可充容量平均值,若满足则以放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若不满足则以充电容量一致为目标进行主动均衡;该方法在得到各节电池的可充容量与可放容量后,直接使用维护模块对剩余容量过大的电池进行维护和放电,对剩余容量较小的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了电池组基于容量的准确地主动均衡,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能在锂电池的生命周期中提供安全有效的平衡,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庭华,吴静云,鄢博,郭鹏宇,何大瑞,黄峥,田方媛,丁静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