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的适配器电路、插座开关、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8900发布日期:2023-11-18 00:5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开关装置的适配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气,特别涉及一种开关装置的适配器电路、插座开关、插座。


背景技术:

1、插座是安装在墙面或地面上,为各种家用用电设备或工业用电设备提供电源的供电设备。在一些插座中,会使用例如单火开关(一端连接火线、另一端经过用电器连接到零线的开关)的开关装置,来让用户能够控制插座处于通电状态还是断电状态。

2、在一些智能插座产品中,开关装置的开关动作是由智能开关的控制电路(例如逻辑门电路或控制器)来感测并响应的。例如,在智能开关的内部,控制电路可以基于与按键(例如机械按键或触控按键)之间的连接检测其开关状态,并根据该检测到的开关状态控制智能开关内部供电通路的通断状态,从而实现对插座的通断状态的控制。在此基础之上,控制电路还可以通过连接计时器、传感器或例如红外线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等组件来将更多的控制参量加入到通断控制的逻辑当中,从而实现例如定时通断、满足条件时自动通断或远程通断等丰富多彩的智能开关功能。

3、在使用了单火开关的开关装置的智能插座产品中,作为负载的灯具与智能开关串联在同一条火线上,在灯具关闭和开启时都需要由智能开关中的取电电路进行取电来维持控制电路等部分的正常工作。然而,在灯具的功率过小时,其无法保证流过火线的取电电流的大小满足取电要求,这会导致取电电路无法维持控制电路等部分的正常工作,导致灯具异常关闭。对此,虽然可以通过在灯具两端并联大功率器件来规避上述问题,但这些大功率器件会发热并浪费电能,影响插座产品的工作能耗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装置的适配器电路、插座开关、插座,能够帮助解决相关技术中难以为开关装置安全而稳定地提供取电电流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装置的适配器电路,所述开关装置包括零线连接端、第一火线连接端和公共端,所述适配器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火线连接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零线连接端的第二端和用于连接所述公共端的第三端,所述适配器电路还包括:取电模块,所述取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取电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交流市电信号向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提供直流电压;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端上的电压值的绝对值达到电压阈值时以及在所述第二端上的电压值的绝对值达到所述电压阈值时基于所述直流电压向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提供开启电压;续流模块,所述续流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续流模块被配置为在被所述驱动模块提供所述开启电压时生成取电电流,所述取电电流的电流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三端或从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三端;关闭模块,所述关闭模块设置在所述续流模块与所述第三端之间的连接通路上,且所述关闭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所述关闭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取电电流的电流值达到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模块停止提供所述开启电压,以使所述续流模块停止所述取电电流的生成。

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续流模块包括:第一mos元件,所述第一mos元件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mos元件的第一极经过所述关闭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一mos元件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端;第二mos元件,所述第二mos元件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mos元件的第一极经过所述关闭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一mos元件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分别是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

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节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端和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闭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mos元件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mos元件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元件的第一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元件的第一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

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经过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经过所述第四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

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经过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其中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经过所述第五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经过所述第六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

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适配器电路还包括过压保护模块,所述过压保护模块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七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七电阻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和第二节点,所述第八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九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经过所述第十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

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适配器电路还包括双向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1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开关,所述插座开关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适配器电路。

1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适配器电路。

12、本技术实施例中,适配器电路能够基于市电交流信号在电压阈值条件被满足的时段内不断重复“驱动模块为续流模块提供开启电压”、“续流模块生成取电电流”、“取电电流的电流值达到电流阈值时关闭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停止提供开启电压”、“停止生成的取电电流的电流值下降至电流阈值以下,使得驱动模块恢复提供开启电压”这一过程,从而能够在电流大小、功率大小、电流持续时长均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为开关装置稳定地提供取电电流,不仅能够使开关装置稳定地取电以维持其部件的正常工作,还能够避免器件过度发热所导致的能耗和安全性能方面的问题,能够使单火开关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并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