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压电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2158发布日期:2023-12-28 05:4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VR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r压电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虚拟实境或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并综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显示技术、伺服技术等多种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产生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从而使处于虚拟世界中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

2、目前的vr设备主要是通过调节镜头运动来实现焦距调节,这使得设备的可扩展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r压电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vr压电驱动装置,所述vr压电驱动装置包括:

3、外壳;

4、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配合并形成容纳空间;

5、框架,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具有相对的框架驱动部以及框架导向部;

6、载体,所述载体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并具有与所述框架驱动部配合的载体驱动部以及与所述框架导向部配合的载体导向部;

7、导向机构,所述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框架导向部与所述载体导向部;以及

8、压电驱动机构,所述压电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驱动部以及所述载体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载体沿所述导向部在所述框架内运动,

9、其中所述载体的底部用于与成像芯片直接或间接连接,当载体运动时,成像芯片与载体一起运动。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vr压电驱动装置还包括弹性电路板,所述成像芯片设置在所述弹性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弹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布置在所述载体的下方。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电路板的中心位置与成像芯片电连接,所述载体套设在成像芯片外侧,所述载体底端与所述弹性电路板中心位置外围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电路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底座边缘顶端与所述框架底端之间,所述压电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载体纵向运动时,所述载体带动弹性电路板的中部以及成像芯片纵向运动,所述压电机构断电时,在所述弹性电路板的弹力作用下所述载体和成像芯片恢复原位。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vr压电驱动装置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弹性电路板的底部。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电路板包括外圈、中圈以及内圈,所述外圈与中圈通过外连接部连接,所述中圈与内圈通过内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弹性电路板的外圈和中圈以及所述中圈和内圈之间除了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连接的部分之外,其他地方形成间隙。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芯片布置在所述弹性电路板的所述内圈的上表面,所述弹性电路板的所述外圈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弹性电路板的所述内圈的下表面。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驱动机构包括压电电路板、压电块、摩擦棒以及摩擦片,所述框架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侧壁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设有压电块避让孔,所述载体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载体侧壁的摩擦片安装槽,所述压电块设置于所述压电电路板的内表面并布置在所述压电块避让孔内,所述摩擦片固定于所述摩擦片安装槽内,所述摩擦棒的一端与所压电块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摩擦棒的另一端与所述摩擦片接触,所述压电块通电时振动并驱动摩擦棒振动,从而通过所述摩擦棒与所述摩擦片的配合驱动所述载体运动。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驱动机构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布置在所述压电电路板的外侧并将所述压电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连接凹槽内。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导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载体的侧壁上的竖直方向布置的载体导向槽,所述框架导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壁的框架导向槽,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布置在所述框架导向槽与所述载体导向槽内,所述压电机构驱动所述载体运动时,所述滚珠在载体导向槽和框架导向槽内滚动。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驱动部的对侧框架侧壁上的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两条所述框架导向槽,以及所述载体在对应位置设置两条载体导向槽,每一个框架导向槽和载体导向槽内设置三个滚珠,三个滚珠纵向排列,其中,上下两个滚珠外径大于中间滚珠外径。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vr压电驱动装置还包括感应磁石和位置传感器,所述载体的侧壁上设有磁石安装槽,所述连接凹槽内设有传感器避让槽,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压电电路板的内表面并与所述压电电路板电连接并布置在所述传感器避让槽内,所述感应磁石设置于所述磁石安装槽内并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配合。

20、本发明的vr驱动机构通过压电驱动机构驱动载体带动成像芯片运动,从而改变镜头与成像芯片之间的距离,与常规的驱动镜头运动的方式相比,具有更好的扩展性,镜头可以只需要实现防抖的功能,此时由于变焦的运动部件与光学防抖的运动部件不同,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运动,实现更优异的变焦和防抖效果,同时由于采用压电驱动,减少电磁干扰,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r压电驱动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r压电驱动装置还包括弹性电路板,所述成像芯片设置在所述弹性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弹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布置在所述载体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路板的中心位置与成像芯片电连接,所述载体套设在成像芯片外侧,所述载体底端与所述弹性电路板中心位置外围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电路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底座边缘顶端与所述框架底端之间,所述压电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载体纵向运动时,所述载体带动弹性电路板的中部以及成像芯片纵向运动,所述压电机构断电时,在所述弹性电路板的弹力作用下所述载体和成像芯片恢复原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r压电驱动装置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弹性电路板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路板包括外圈、中圈以及内圈,所述外圈与中圈通过外连接部连接,所述中圈与内圈通过内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弹性电路板的外圈和中圈以及所述中圈和内圈之间除了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连接的部分之外,其他地方形成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芯片布置在所述弹性电路板的所述内圈的上表面,所述弹性电路板的所述外圈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弹性电路板的所述内圈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驱动机构包括压电电路板、压电块、摩擦棒以及摩擦片,所述框架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侧壁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设有压电块避让孔,所述载体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载体侧壁的摩擦片安装槽,所述压电块设置于所述压电电路板的内表面并布置在所述压电块避让孔内,所述摩擦片固定于所述摩擦片安装槽内,所述摩擦棒的一端与所压电块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摩擦棒的另一端与所述摩擦片接触,所述压电块通电时振动并驱动摩擦棒振动,从而通过所述摩擦棒与所述摩擦片的配合驱动所述载体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驱动机构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布置在所述压电电路板的外侧并将所述压电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连接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导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载体的侧壁上的竖直方向布置的载体导向槽,所述框架导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壁的框架导向槽,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布置在所述框架导向槽与所述载体导向槽内,所述压电机构驱动所述载体运动时,所述滚珠在载体导向槽和框架导向槽内滚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驱动部的对侧框架侧壁上的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两条所述框架导向槽,以及所述载体在对应位置设置两条载体导向槽,每一个框架导向槽和载体导向槽内设置三个滚珠,三个滚珠纵向排列,其中,上下两个滚珠外径大于中间滚珠外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r压电驱动装置还包括感应磁石和位置传感器,所述载体的侧壁上设有磁石安装槽,所述连接凹槽内设有传感器避让槽,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压电电路板的内表面并与所述压电电路板电连接并布置在所述传感器避让槽内,所述感应磁石设置于所述磁石安装槽内并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R压电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底座、框架、载体、导向机构以及压电驱动机构。底座与外壳配合并形成容纳空间,框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并具有相对的框架驱动部以及框架导向部,载体设置于框架内并具有与框架驱动部配合的载体驱动部以及与框架导向部配合的载体导向部,导向装置设置于框架导向部与载体导向部,压电驱动机构设置于框架驱动部以及载体驱动部,用于驱动载体沿导向部在框架内运动,其中载体的底部用于与成像芯片直接或间接连接,当载体运动时,成像芯片与载体一起运动。本发明通过压电驱动机构驱动载体带动成像芯片运动实现调焦,可以获得更大的调焦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汪仁德,张雅卉,李鸿涛,彭坤,林聪,刘富泉,吕新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