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7187发布日期:2023-11-22 19:0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家用电器中会采用很多电机,例如搅拌机,豆浆机,榨汁机等等,在上述产品中常用的驱动机构。在上述应用场景中的很多电机现在正在逐步采用永磁的无刷电机,因为永磁的无刷电机工作起来更加安静,转速更快。

2、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家居清洁领域(例如滚刷)中也希望可以采用无刷电机进行替代,但在家居清洁领域应用无刷电机存在两个难题,其一在于,在家居清洁领域(例如滚刷)中由于需要对硬物进行摩擦,所述对无刷电机的转速要求不高,但与输出的扭矩有较高的要求,其二在于,家居清洁领域通过需要产品整个浸泡在水中进行清洗,因此对无刷电机的防水性能有较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包括无刷电机本体,所述无刷电机本体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在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机引线,在所述无刷电机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无刷电机本体外部设置有差速齿轮机构,所述差速齿轮机构的一端与无刷电机本体的驱动轴相连,所述差速齿轮机构的一端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出轴,当无刷电机本体带动驱动轴转动时,所述差速齿轮机构可以带动输出轴进行差速旋转。

2、进一步而言,所述差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

3、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接固定在无刷电机本体的的驱动轴上,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外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在第一行星齿轮的中心位置向外凸起有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上安装有第一传动盘,所述第一传动盘与连接柱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与无刷电机本体的的驱动轴之间不接触,所述第一传动盘的的中心位置向外凸起有传动轴。

4、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套接固定在第一传动盘的传动轴上,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外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第二行星齿轮的中心位置向外凸起有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上安装有第二传动盘,所述第二传动盘与连接柱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传动盘的传动轴上之间不接触,所述输出轴设置在第二传动盘的中心位置。

5、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之间呈现120度夹角分布啮合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周围,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之间呈现120度夹角分布啮合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周围。

6、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行星齿轮的齿轮比为17:14,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的齿轮比为17:14。

7、进一步而言,在所述差速齿轮机构外部包裹有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分别于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相互啮合,在驱动轴上套接有轴承。

8、进一步而言,所述无刷电机本体包括转子组件和套设在转子组件外侧的电机定子,沿着所述电机定子的内圆周向内沿伸设有12个齿冠,将所述12个齿冠将电机定子的内圆周分割形成12个齿槽,在所述齿轮的末端设置有定子齿极,所述转子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子铁芯和14个永磁体。

9、进一步而言,在所述转子铁芯圆周外侧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永磁体与第一通槽的侧壁之间存在缝隙,在所述第一通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永磁体与第一通槽的侧壁之间的缝隙是相通的。

10、进一步而言,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内部开设由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与转子铁芯的中心之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发明通过差速齿轮机构的小巧设计,使其在有效的空间内可以实现对无刷电机转速的差速控制,在保证产品本体足够小巧的同时,提升了无刷电机输出端的扭矩,从而极大扩展的无刷电机可适应的使用场景,同时本发明还兼顾了防水性能,使其在家居清洁领域也可以适用。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刷电机本体(100),所述无刷电机本体(100)的一端安装在底座(200)上,在在所述底座(200)上设置有电机引线(210),在所述无刷电机本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轴(110),所述无刷电机本体(100)外部设置有差速齿轮机构(300),所述差速齿轮机构(300)的一端与无刷电机本体(100)的驱动轴(110)相连,所述差速齿轮机构(300)的一端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出轴(310),当无刷电机本体(100)带动驱动轴(110)转动时,所述差速齿轮机构(300)可以带动输出轴(310)进行差速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齿轮机构(300)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320)和第二行星齿轮组(3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320)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2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1)套接固定在无刷电机本体(100)的的驱动轴(110)上,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1)外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行星齿轮(322),所述第一行星齿轮(322)与第一传动齿轮(321)相互啮合,在第一行星齿轮(322)的中心位置向外凸起有连接柱(323),在所述连接柱(323)上安装有第一传动盘(324),所述第一传动盘(324)与连接柱(32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与无刷电机本体(100)的的驱动轴(110)之间不接触,所述第一传动盘(324)的的中心位置向外凸起有传动轴(3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330)包括第二传动齿轮(331),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31)套接固定在第一传动盘(324)的传动轴(325)上,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31)外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行星齿轮(332),所述第二行星齿轮(332)与第二传动齿轮(331)相互啮合,第二行星齿轮(332)的中心位置向外凸起有连接柱(323),在所述连接柱(323)上安装有第二传动盘(333),所述第二传动盘(333)与连接柱(32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传动盘(324)的传动轴(325)上之间不接触,所述输出轴(310)设置在第二传动盘(333)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322)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之间呈现120度夹角分布啮合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1)周围,所述第二行星齿轮(332)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之间呈现120度夹角分布啮合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31)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321)和第一行星齿轮(322)的齿轮比为17:14,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331)和第二行星齿轮(332)的齿轮比为17: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速齿轮机构(300)外部包裹有外壳(340),在所述外壳(340)的内部设置有内齿圈(341),所述内齿圈(341)分别于第一行星齿轮(322)和第二行星齿轮(332)相互啮合,在驱动轴(110)上套接有轴承(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本体(100)包括转子组件(120)和套设在转子组件(120)外侧的电机定子(130),沿着所述电机定子(130)的内圆周向内沿伸设有12个齿冠(131),将所述12个齿冠(131)将电机定子(130)的内圆周分割形成12个齿槽(132),在所述齿轮的末端设置有定子齿极(133),所述转子组件(120)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子铁芯(121)和14个永磁体(1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铁芯(121)圆周外侧设置有第一通槽(123),所述永磁体(122)与第一通槽(123)的侧壁之间存在缝隙(124),在所述第一通槽(12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槽(125),所述第二通槽(125)与所述永磁体(122)与第一通槽(123)的侧壁之间的缝隙(124)是相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铁芯(121)的内部开设由第三通槽(126),所述第三通槽(126)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123)与转子铁芯(121)的中心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齿轮机构的无刷电机,包括无刷电机本体,所述无刷电机本体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在所述无刷电机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无刷电机本体外部设置有差速齿轮机构,所述差速齿轮机构的一端与无刷电机本体的驱动轴相连,所述差速齿轮机构的一端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出轴,当无刷电机本体带动驱动轴转动时,所述差速齿轮机构可以带动输出轴进行差速旋转。本发明通过差速齿轮机构的小巧设计,使其在有效的空间内可以实现对无刷电机转速的差速控制,在保证产品本体足够小巧的同时,提升了无刷电机输出端的扭矩,从而极大扩展的无刷电机可适应的使用场景,同时本发明还兼顾了防水性能,使其在家居清洁领域也可以适用。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存,李立宏,高桂林,乐海波,王孝斌,蔡才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姚市雀美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