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扁线电机定子端部与汇流环端线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9342发布日期:2023-12-21 11:0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扁线电机定子端部与汇流环端线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扁线电机定子端部与汇流环端线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1、扁线电机与圆线电机的区别在于铜线的成形方式,扁线有利于电机槽满率的提升,一般圆线电机的槽满率为40%左右,而扁线电机的槽满率能达到60%以上。槽满率的提升意味着在空间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填充更多的铜线,产生更强的磁场强度,提升功率密度,进而提升电机的性能。

2、汇流环是电机定子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气元件,电机定子的部分线圈为外接线圈,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焊接固定,外部电源通过汇流环向线圈供电进而为电机工作提供动力。

3、目前,通常采用槽板式夹具对扁线电机多个外接线圈的端部以及汇流环的多个端线共同进行夹持固定,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组成待焊接线头,对线头进行焊接,即可将汇流环与扁线电机进行连接。

4、外接线圈的端部在扭线成型时由于脱模易发生位置偏移,槽板式夹具对待焊接线头进行夹紧的过程中,若外线接圈端部出现偏移,则会使槽板式夹具无法同时对多个待焊接线头同时进行夹持。此时需要先对槽板式夹具进行解除,调节外接线圈端部位置,再重新使用槽板式夹具对多个待焊接线头同时进行夹持。若多个外接线圈端部发生偏移,则需多次重复使用槽板式夹具进行夹持,直至槽板式夹具能够同时夹持多个待焊接线头。如此,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易使待焊接线头多次受挤压而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槽板式夹具不易对多个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多个端线同时进行夹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扁线电机定子端部与汇流环端线的夹紧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扁线电机定子端部与汇流环端线的夹紧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扁线电机定子端部与汇流环端线的夹紧装置,包括位于电机上方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内开设有供电机外接线圈端部穿过的条形孔,汇流环放置在固定盘的条形孔内,且所述固定盘上位于条形孔上方设置有挡条;所述固定盘位于条形孔内设置有多个卡紧组件,所述固定盘内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多个卡紧组件共同朝靠近或远离挡条方向移动;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卡块、推块和弹性件,所述推块设置在驱动件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推块内,所述卡块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推块内并抵接弹性件,所述卡块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块移动使得电机外接线圈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贴合进入卡槽内,所述卡块朝靠近挡条方向移动并与挡条对电机外接线圈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形成夹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电机多个外接线圈的端部以及汇流环的多个端线共同进行夹持固定时,先将固定盘放置在电机上方并使电机外接线圈的端部从下方穿过条形孔内,再将汇流环放置在固定盘的条形孔内,并使汇流环的端线从下方穿过条形孔。将多个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多个端线一一对应后,使用驱动件驱动推块朝靠近挡条方向移动,推块带动卡块移动,使得外接线圈的端部以及汇流环的端线共同进入卡块的卡槽内,卡块继续朝向挡条移动并与挡条形成夹持,从而能够对外接线圈的端部以及汇流环的端线进行夹紧。当外接线圈端部位置出现偏差时,外接线圈的端部未进入卡槽内,卡块抵接外接线圈端部后推动弹性件发生形变,此时驱动件驱动其余卡块继续移动,当其余外接线圈的端部以及汇流环的端线进入其余卡块的卡槽内时,朝远离挡条方向推动的卡块,卡块挤压弹性件使其发生形变,使得卡块可在推块内移动,进而使卡块与外接线圈端部脱离,此时,即可对外接线圈端部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后放开卡块,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并使卡块再次朝向挡条移动并对外接线圈的端部以及汇流环的端线进行夹紧。如此设置,当出现外接线圈端部发生偏移的情况时,弹性件进行收缩使得卡块不易对外接线圈的端部挤压造成损伤,同时,推动卡块即可对外接线圈位置进行调节,无需重复多次使用驱动件对多个卡紧组件进行复位,从而便于对多个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多个端线同时进行夹紧。

5、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盘下方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内开设有多个弧形驱动条孔,所述推块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推块的一端滑动设置在驱动条孔内,所述固定盘下方开设有多个直线滑槽,所述推块沿固定盘径向滑动设置在直线滑槽内,所述卡块内开设有滑动条孔,所述推杆穿过滑动条孔并沿固定盘径向滑动设置在滑动条孔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盘,转盘带动多个驱动条孔进行转动,驱动条孔带动推杆进行移动,推杆移动过程中带动推块在固定盘的直线滑槽内移动,从而能够同时驱动多个推块同时朝靠近挡条方向移动。同时,卡块上的滑动条孔能够为卡块移动提供空间,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推动卡块在推块内移动。

7、优选的,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上沿靠近或远离固定盘方向可调节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定位孔,当所述旋转盘驱动卡块对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夹紧固定后,所述定位柱移动至定位孔上方,且所述定位柱滑动插接在定位孔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使用手柄可驱动旋转盘进行转动,当旋转盘移动且卡块对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夹紧固定后,朝靠近固定盘方向调节定位柱,使得定位柱插接在定位孔内,从而能够对旋转盘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对偏移的外接线圈端部进行调节。

9、优选的,所述定位柱靠近固定盘的端部呈锥形,所述定位孔呈锥形,且所述定位柱相适配插接在定位孔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手柄转动旋转盘后,手柄带动定位柱移动至定位孔的斜上方,朝靠近固定盘方向调节定位柱,定位柱的底端从定位孔的开口侧边处进入定位孔内,随着定位柱不断向下移动,定位柱沿着定位孔的侧壁倾斜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定位柱通过手柄带动旋转盘转动,从而便于卡块对外接线圈的端部以及汇流环的端线进行卡紧。当需要对外接线圈端部位置进行调节时,向上调节定位柱,定位柱沿定位孔的侧壁倾斜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定位柱通过手柄带动旋转盘轻微反向转动,进而减弱卡块的卡紧状态,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卡块对外接线圈端部位置进行调节。

11、优选的,所述卡槽开口端的口径逐渐增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从卡槽的开口端进入卡槽内,卡槽开口端口径逐渐增大,使得外接线圈端部出现轻微偏差时,外接线圈的端部仍能进入卡槽内,同时,随着卡块不断移动,外接线圈的端部逐渐向卡槽内部移动,随着卡槽口径向内逐渐减小,能够对外接线圈的端部进行矫正,从而便于对外接线圈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进行夹紧。

13、优选的,所述挡条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盘上,所述固定盘位于条形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汇流环的托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外接线圈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进行夹紧时,先将挡条拆卸取下,并将汇流环放置在托板上,再将挡条安装在固定盘上,即可对汇流环进行下压固定,从而使得汇流环更加稳定,便于工作人员对外接线圈端部与汇流环的端线进行夹紧。

15、优选的,所述托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托板分别位于条形孔两侧,一个所述托板沿固定盘周向滑动设置在固定盘内,且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用于将自身固定在固定盘内的固定件,另一个所述托板固定设置在固定盘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汇流环放置在两个托板上时,朝汇流环方向滑动托板,使得两个托板沿固定盘的周向对汇流环进行夹紧,再使用固定件对托板进行固定。如此设置,滑动托板并沿固定盘周向对汇流环进行夹紧,从而进一步提高汇流环安放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挡条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盘上,所述挡条底壁上位于条形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插销,所述固定盘位于条形孔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销相适配插接在插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插接在插槽内,即可将挡条安装在固定盘上,工作人员提起挡条,即可将挡条从固定盘上拆卸取下,从而便于将汇流环放置在托板上。

19、优选的,所述固定盘位于两个插槽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挡条底壁位于两个插销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插接在插槽内,即可将挡条安装在固定盘上,同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从而使得挡条在固定盘上安装的更加稳定。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采用卡紧组件配合挡条对外接线圈的端部以及汇流环的端线进行夹紧,当出现外接线圈端部发生偏移的情况时,弹性件进行收缩使得卡块不易对外接线圈的端部挤压造成损伤,同时,推动卡块即可对外接线圈位置进行调节,无需重复多次使用驱动件对多个卡紧组件进行复位,从而便于对多个外接线圈的端部与汇流环的多个端线同时进行夹紧;

23、2.通过采用锥形定位柱和定位孔,当需要对外接线圈端部位置进行调节时,向上调节定位柱,定位柱沿定位孔的侧壁倾斜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定位柱通过手柄带动旋转盘轻微反向转动,进而减弱卡块的卡紧状态,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卡块对外接线圈端部位置进行调节;

24、3.通过采用插销插接在插槽内,即可将挡条安装在固定盘上,同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从而使得挡条在固定盘上安装的更加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