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电源系统和移动电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1010发布日期:2023-12-13 21:5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电源系统和移动电源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动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电源系统和移动电源车。


背景技术:

1、目前纯电池驱动的工程机械,由于整机空间及布置问题,搭载的电池系统电量都比较低,由此整机本身搭载的电池系统的电量不足,使整机的续航能力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尤其是移动很不便且无法及时补充电量的履带式工程机械,因此履带式工程机械的作业效率低,使用户体验感较差。

2、另外,对于50-70吨级的大型挖掘机,经常工作在无电网电源的场景。大型挖掘机的功率大,消耗的电量大,其本身搭载的电池系统的电量也无法满足整机的作业需求,因而续航能力差,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电源系统和移动电源车发,以及时且便捷地给用电设备补充大量电能,以提高用电设备的续航能力,提高用电设备的作业效率。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电源系统,该可移动电源系统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电源分配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3、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以及所述电源分配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均与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连接,所述电源分配模块与用电设备连接;

4、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充放电,并在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或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放电时控制电源分配模块选择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或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用电设备连通,以给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5、可选地,所述电源分配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正连接端、第一电源负连接端、第二电源正连接端、第二电源负连接端、正供电端以及负供电端;

6、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正连接端和所述第一电源负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正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负端连接;

7、所述第一电源正连接端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正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正连接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正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负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源负连接端均与所述负供电端连接。

8、可选地,可移动电源系统还包括储能模块;

9、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还包括正电压输出端和负电压输出端;

10、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正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正电压输出端通过直流转直流电源和第三控制开关与所述正供电端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负电压输出端通过直流转直流电源与所述负供电端连接。

11、可选地,可移动电源系统还包括制冷模块;

12、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还包括制冷正端和制冷负端;

13、所述制冷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制冷正端连接,所述制冷正端和第四控制开关与预充电阻连接,所述预充电阻和第五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四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五控制开关均与所述正供电端连接,所述制冷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冷负端连接,所述制冷负端与所述负供电端连接。

14、可选地,可移动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模块;

15、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还包括连接正端和连接负端;

16、所述连接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正端连接,所述连接正端通过第六控制开关与所述正供电端连接,所述连接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负端连接,所述连接负端与所述负供电端连接。

17、可选地,可移动电源系统还包括充电接口;

18、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还包括正充电端和负充电端;

19、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正充电端连接,所述正充电端通过第七控制开关与所述正供电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充电端连接,所述负充电端通过第八控制开关与所述负供电端连接。

20、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四控制开关、所述第五控制开关、所述第六控制开关、所述第七控制开关以及所述第八控制开关均采用继电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继电器的上电或断电。

21、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一电池配电单元、第一充电接口以及第二充电接口以及第一电池管理单元;

22、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电池配电单元均与所述第一电池管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均与所述第一电池配电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池配电单元与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连接;

23、所述第一电池管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池配电单元将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或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或者控制所述第一电池配电单元将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连接。

24、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配电单元包括第一总正端、第一总负端、第一直流充电正端、第二直流充电正端、第一主正回路端、第一直流充电负端、第二直流充电负端以及第一主负回路端;

25、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总正端连接,所述第一总正端通过第一接触器与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正端连接,所述第一总正端通过第二接触器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正端连接,所述第一总正端与所述第一主正回路端连接;

26、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总负端连接,所述第一总负端通过第一主负接触器与所述第一主负回路端连接,所述第一总负端通过第三接触器与所述第一直流充电负端连接,所述第一总负端通过第四接触器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负端连接;

27、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正端和所述第一直流充电负端均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正端和所述第二直流充电负端均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主正回路端和所述第一主负回路端均与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连接;

28、第一电池管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所述第四接触器以及所述第一主负接触器的上电或断电。

29、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电池组、第二电池配电单元、第三充电接口以及第四充电接口以及第二电池管理单元;

30、所述第二电池组、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二电池配电单元均与所述第二电池管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充电接口和所述第四充电接口均与所述第二电池配电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池配电单元与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连接;

31、所述第二电池管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配电单元将所述第二电池组与所述第三充电接口和/或第四充电接口连接,或者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配电单元将所述第二电池组与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连接。

32、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池配电单元包括第二总正端、第二总负端、第三直流充电正端、第四直流充电正端、第二主正回路端、第三直流充电负端、第四直流充电负端以及第二主负回路端;

33、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总正端连接,所述第二总正端通过第五接触器与所述第三直流充电正端连接,所述第二总正端通过第六接触器与所述第四直流充电正端连接,所述第二总正端与所述第二主正回路端连接;

34、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第二总负端连接,所述第二总负端通过第二主负接触器与所述第二主负回路端连接,所述第二总负端通过第七接触器与所述第三直流充电负端连接,所述第二总负端通过第八接触器与所述第四直流充电负端连接;

35、所述第三直流充电正端和所述第三直流充电负端均与所述第三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四直流充电正端和所述第四直流充电负端均与所述第四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主正回路端和所述第二主负回路端均与所述电源分配模块连接;

36、所述第二电池管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接触器、所述第六接触器、所述第七接触器、所述第八接触器以及所述第二主负接触器的上电或断电。

37、可选地,可移动电源系统还包括升压模块;

38、所述电源分配模块通过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

39、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车,该移动电源车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电源系统。

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电源系统可以通过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存储大量电能,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单独或同时进行快速充能,通过控制模块在第一电源模块或第二电源模块放电时控制电源分配模块选择第一电源模块或第二电源模块与用电设备连通,从而可以及时且便捷地给用电设备补充大量电能,以提高用电设备的续航能力,提高用电设备的作业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