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3960发布日期:2023-12-16 09:4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源,尤其是指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1、移动电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常见产品。主要应用对象是手机,也有一些更大型、用于户外或其他特殊需求的移动电源,但这些电源的体积通常较大。大多数市面上的移动电源产品都针对常规通用环境进行设计,但对于一些较为小众或苛刻条件下的使用,这类产品往往不能满足多次使用或适应恶劣环境的要求。举例来说,一些用于救援或探测设备、户外校检设备供电等等,对移动电源有更高的要求。许多常用移动电源在外壳材质方面容易受损,如在低温(近-40℃)下材质脆化,在高温下可能出现功率下降的问题,而且产品的电源接口也无法防水,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等。因此,在高低温、潮湿、腐蚀、震动、风沙等苛刻工况下,对常规便携移动电源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此外,随着各种功率不同的电子设备的增加,对电压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因此能够为更多产品提供电源供电的移动电源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便携移动电源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能够满足恶劣工况下的移动电源使用需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包括:

3、外壳,其一端开口;

4、盖板,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密封配合以使所述外壳内形成封闭腔体;

5、电芯模块,设置于所述封闭腔体内,包括电池包固定压板、散热均热压板、内保护壳体、设置于所述内保护壳体内的电池组以及包围所述内保护壳体的外保护壳体;

6、其中,所述内保护壳体通过所述散热均热压板压紧于所述外保护壳体内,所述外保护壳体通过所述电池包固定压板压紧于所述封闭腔体内;

7、其中,所述内保护壳体内腔形成注入有硅胶的第一注胶区域,所述内保护壳体和所述外保护壳体之间形成注入有硅胶的第二注胶区域。

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上延伸有一体成型的限位卡板以形成将所述外保护壳体卡合的限位卡槽。

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螺柱,所述固定螺柱轴向一端与所述电池包固定压板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螺丝相连,轴向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卡板螺纹连接。

1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保护壳体与所述电池包固定压板和所述外壳内底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硅胶导热抗震软垫。

1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均热压板和所述外保护壳体底壁通过第二固定螺丝相连,所述散热均热压板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散热均热压板周端内侧设置有限位槽,实现对内保护壳的限位。

1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组上下两端连接有电池固定串联传导组件,所述散热均热压板和所述内保护壳体上壁之间设置有贯穿两者的导线束口,所述内保护壳体上壁还设置有导热灌封硅胶注入口。

1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变压传输控制模组,其包括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的控制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源指示灯,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连接有固定铜柱,所述电源指示灯连接于所述盖板并延伸至所述盖板外侧。

1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侧壁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输出口、可变电压输出口以及充电接口;其中,所述充电接口采用四柱固定锁紧接口进行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其开关外侧触控处套有保护密封硅胶套;所述电源输出口、所述可变电压输出口以及所述充电接口均与所述外壳体的预留孔位插配,通过螺口旋转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并通过卡嵌密封圈确保密封。

1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开口端设置有放置有密封条的密封槽,以与所述盖板密封连接。

1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侧壁设置有镂空减震摩擦槽。

1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发明的移动电源能够达到ip68防水,并且采用耐腐蚀的铝合金材料为导热保护材料,在潮湿工况下能够有效保障设备运行以及防止水汽进入产品内部日积月累损坏腐蚀产品。

19、本发明采用抗震抗摔设计,通过大量采用硅胶这一导热耐热性能良好且具有粘合性的抗震材料,能够有效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震动对产品造成的损害,且铝合金的外壳材质具备较高强度与抗拉强度。

20、本发明采用多层防护导热温控设计,产品由内而外共分三层,采用了两层导热温控设计,多层设计既确保了低温条件下的保温优于单层温控设计,也更好地应对了全封闭条件下产品更强散热的需求。

21、本发明采用电源变压设计,区别于众多单一电源电压设计,本发明增加了变压模块,可输出可变16.5-25.2v可变电压以及5v固定电压两种电压,能够满足更多产品的供电需求。

22、本发明的移动电源可综合应对复杂使用工况,结合以上各种优势,本发明能够满足恶劣工况下的移动电源使用需求,尤其针对一些灾后救援设备,户外便携校检设备,野外使用设备,小型矿井或地下勘探设备等,能够更好地在此类环境中保障产品自身的可靠性,以满足用户的移动便携供电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底壁上延伸有一体成型的限位卡板(11)以形成将所述外保护壳体(35)卡合的限位卡槽(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柱(5),所述固定螺柱(5)轴向一端与所述电池包固定压板(3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螺丝(51)相连,轴向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卡板(1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壳体(35)与所述电池包固定压板(31)和所述外壳(1)内底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硅胶导热抗震软垫(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均热压板(32)和所述外保护壳体(35)底壁通过第二固定螺丝(61)相连,所述散热均热压板(32)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散热均热压板(32)周端内侧设置有限位槽(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34)上下两端连接有电池固定串联传导组件(37),所述散热均热压板(32)和所述内保护壳体(33)上壁之间设置有贯穿两者的导线束口(322),所述内保护壳体(33)上壁还设置有导热灌封硅胶注入口(3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压传输控制模组(7),其包括与所述电池组(34)电连接的控制板(71)、与所述控制板(71)电连接的电源指示灯(72),所述控制板(71)与所述盖板(2)之间连接有固定铜柱(73),所述电源指示灯(72)连接于所述盖板(2)并延伸至所述盖板(2)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壁设置有电源开关(81)、电源输出口(82)、可变电压输出口(83)以及充电接口(84);其中,所述充电接口(84)采用四柱固定锁紧接口进行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开关(81)与所述控制板(71)电连接,其开关外侧触控处套有保护密封硅胶套;所述电源输出口(82)、所述可变电压输出口(83)以及所述充电接口(84)均与所述外壳(1)体的预留孔位插配,通过螺口旋转固定于所述外壳(1)体,并通过卡嵌密封圈确保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开口端设置有放置有密封条的密封槽(13),以与所述盖板(2)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壁设置有镂空减震摩擦槽(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对恶劣工况的便携式变压移动电源。本发明包括外壳,其一端开口;盖板,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密封配合以使所述外壳内形成封闭腔体;电芯模块,设置于所述封闭腔体内,包括电池包固定压板、散热均热压板、内保护壳体、设置于所述内保护壳体内的电池组以及包围所述内保护壳体的外保护壳体;其中,所述内保护壳体通过所述散热均热压板压紧于所述外保护壳体内,所述外保护壳体通过所述电池包固定压板压紧于所述封闭腔体内;其中,所述内保护壳体内腔形成注入有硅胶的第一注胶区域,所述内保护壳体和所述外保护壳体之间形成注入有硅胶的第二注胶区域。本发明能够能够满足恶劣工况下的移动电源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杨欣涵,徐阳,赵翠娥,冯洁,袁婉清,浦新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捷普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