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化的区域供电用电终端远程监测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4441发布日期:2023-12-22 01:5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化的区域供电用电终端远程监测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化的区域供电用电终端远程监测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突飞猛进的发展,用户配用电设施规模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加之随着投运时间的增长,其设施老化问题也逐步凸显。区域用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对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至关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用电管理弊端,需要借助当前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手段,以实现安全用电、智能管理。基于智能化的区域供电用电终端远程监控是一种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等手段,对区域内的供电用电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数据收集、远程控制和管理的系统。通过对实时获取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及时发现存在的电力问题。

2、现有技术中,常需要通过人工巡检、人工抄表和人工维护的用电管理模式来对区域用电进行监控。

3、例如公开号为:cn107276071b公开的基于智能电网的住宅电网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多个负载监测终端,每个负载监测终端与每户住宅的电表相连,用于监控每户住宅的用电负载;多个区域监控模块,每个区域监控模块与其区域内的所有负载监测终端数据连接,用于监控该区域内的用电负载;主监控模块,其分别与多个所述的区域监控模块数据连接。

4、例如公开号为:cn105307356b公开的城市照明智能监控终端,包括:智能主机、备用电源、接触器控制模块、输入电参数检测模块、线缆防盗监测模块、经纬时控模块和转换开关模块,监控终端安装在路灯配电箱上;监控终端可以和远程计算机终端通过gprs通信方式建立无线连接,将监控信息实时发送到终端计算机上进行监控。

5、但本技术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6、现有技术中,人工巡检、人工抄表和人工维护的用电管理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有些区域抄表难,而且对于电力数据的利用不充分,导致用电供电管理不及时,存在区域用电供电监控准确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化的区域供电用电终端远程监测管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区域用电供电监控准确性低的问题,实现了区域用电供电监控准确性的提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化的区域供电用电终端远程监测管控系统,包括区域数据采集中心、区域数据处理中心、区域供电用电监控中心和电力管控中心:其中,所述区域数据采集中心用于:获取指定区域的电力监控数据,并将获取的电力监控数据发送给区域数据处理中心;所述区域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接收区域数据采集中心发送的电力监控数据,根据接收的电力监控数据计算该指定区域的电力监控分数,并将计算的电力监控分数发送给区域用电供电监控中心;所述区域用电供电监控中心用于:接收区域数据处理中心发送的电力监控分数,根据接收的电力监控分数生成区域电力安全系数并发送给电力管控中心;所述电力管控中心:用于接收区域用电供电监控中心发送的区域电力安全系数,并根据接收的区域电力安全系数对指定区域的电力情况进行管控。

3、进一步的,所述区域数据采集中心包括区域划分模块、区域电流数据采集模块和区域电压数据采集模块、区域功率数据采集模块、区域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和区域负荷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指定区域划分为预设数量的监控区域;所述区域电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电流数据;所述区域电压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电压数据;所述区域功率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功率数据,其中功率数据包括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所述区域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环境数据,其中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数据、降雨量数据和风力等级数据;所述区域负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负荷数据;所述电力监控数据包括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电流数据、电压数据、功率数据、环境数据和负荷数据。

4、进一步的,所述区域数据处理中心包括区域参考电力监控数据存储模块、区域运行数据处理模块、区域环境数据处理模块和区域负荷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区域参考电力监控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参考电压变化速率、参考电流变化速率、参考功率数据、参考环境数据和参考负荷数据,其中参考环境数据包括参考温度数据、参考降雨强度数据和参考风力等级数据;所述区域运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区域数据采集中心中采集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电流数据和电压数据,并结合参考电流变化速率和参考电压变化速率计算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运行监控分数;所述区域环境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区域数据采集中心中采集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环境数据,并结合参考环境数据计算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环境监控分数;所述区域负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区域数据采集中心中采集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功率数据和负荷数据,并结合参考功率数据和参考负荷数据计算各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负荷监控分数;所述电力监控分数包括运行监控分数、环境监控分数和负荷监控分数。

5、进一步的,所述运行监控分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接收的第i个预设时间段的第j个预设时刻内和第j+1个预设时刻内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电流数据与以及电压数据与结合参考电流变化速率和参考电压变化速率通过运行监控分数公式计算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运行监控分数所述运行监控分数为

6、

7、其中e为自然常数,i=1,2,...,h,h为预设时间段的总个数,j=1,2,...,j,j为单个预设时间段中预设时刻的总个数,k=1,2,...,k,k为指定区域内监控区域的总个数,α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电流变化速率修正因子,β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电压变化速率修正因子,α+β=j-1,表示第i个预设时间段的第j+1个预设时刻和第j个预设时刻的时间间隔。

8、进一步的,所述环境监控分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接收的第i个预设时间段的第j个预设时刻内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温度数据降雨量数据和风力等级数据结合参考温度数据ti,0、参考降雨强度数据ri,0和参考风力等级数据wi,0通过环境监控分数公式计算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环境监控分数所述环境监控分数公式为其中χ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温度数据修正因子,δ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降雨量数据修正因子,ε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风力等级数据修正因子。

9、进一步的,所述负荷监控分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接收的第i个预设时间段的第j个预设时刻内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负荷数据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峰值负荷数据和谷值负荷数据结合参考第一负荷数据和参考第二负荷数据通过电力稳定分数公式计算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电力稳定分数所述电力稳定分数公式为

10、其中μ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峰值负荷数据与谷值负荷数据比值的修正因子,η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平均负荷数据与峰值负荷数据比值的修正因子,κ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峰值负荷数据与负荷数据比值的修正因子;再结合第i个预设时间段的第j个预设时刻内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功率数据和参考功率数据计算的第i个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功率利用率通过负荷监控分数公式计算第i个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负荷监控分数所述负荷监控分数公式为其中λ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电力稳定分数的安全因子,ν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功率利用率的安全因子。

11、进一步的,所述功率利用率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接收的第i个预设时间段的第j个预设时刻内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结合参考功率数据pi,0和参考功率因数δp通过功率利用率公式计算第i个预设时间段的第j个预设时刻内指定区域中第k个监控区域的功率利用率所述功率利用率公式为

12、其中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功率数据的修正因子,γ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功率因数的修正因子。

13、进一步的,所述区域电力安全系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运行监控分数和环境监控分数获取对应的运行危险系数和环境危险系数再结合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负荷监控分数通过区域电力安全系数公式计算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区域电力安全系数所述区域电力安全系数公式为其中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运行危险系数的修正因子,θ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环境危险系数的修正因子,为指定区域的各监控区域的负荷监控分数的安全因子。

14、进一步的,所述运行危险系数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判断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运行监控分数和参考运行监控分数δrst的大小关系,其中t=1,2,3,4;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运行危险系数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运行危险系数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运行危险系数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运行危险系数其中0<ξ1<ξ2<ξ3<1;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运行危险系数所述参考运行监控分数满足0<δrs1<δrs2<δrs3<δrs4<1。

15、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危险系数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判断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环境监控分数和参考环境监控分数δesh的大小关系,其中h=1,2,3;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环境危险系数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环境危险系数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环境危险系数其中0<ζ1<ζ2<1;当时,得到第i个预设时间段指定区域的第k个监控区域的环境危险系数所述参考环境监控分数满足0<δes1<δes2<δes3<1。

1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7、1、通过区域数据采集中心获取指定区域中各监控区域的电力监控数据并发送给区域数据处理中心,然后区域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接收的电力监控数据计算该指定区域的电力监控分数,并将电力监控分数发送给区域用电供电监控中心,接着区域用电供电监控中心根据接收的电力监控分数生成区域电力安全系数并发送给电力管控中心,再由电力管控中心接收发送的区域电力安全系数,最后根据区域电力安全系数对指定区域的电力情况进行管控,从而实现了准确的监控区域用电供电,进而实现了区域用电供电监控准确性的提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区域用电供电监控准确性低的问题。

18、2、通过区域数据采集中心的区域划分模块将指定区域进行划分,然后由区域数据采集中心的其他模块采集各监控区域的对应数据,并发送给区域数据处理中心,接着结合区域数据处理中心的区域参考电力监控数据存储模块的参考数据,由区域运行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各预设时间段内各监控区域的运行监控分数,再由区域环境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各预设时间段内各监控区域的环境监控分数,最后由区域负荷数据处理模块根据计算的各预设时间段内各监控区域的电力稳定分数和功率利用率进一步计算对应的负荷监控分数,从而实现了全面的监控区域用电供电的电力运行情况、环境情况和负荷情况,进而实现了更全面的监控区域用电供电的电力情况。

19、3、通过将指定区域划分为预设数量的监控区域,并将各预设时间段划分为一定数量的预设时刻,然后由区域数据采集中心获取各预设时间段的各预设时刻内各监控区域的电力监控数据,接着由区域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各公式计算得到各预设时间段内各监控区域的运行监控分数、环境监控分数和负荷监控分数,得到对应的电力运行情况、环境情况和负荷情况,再根据电力运行情况和环境情况对于区域用电供电的影响程度,结合参考运行监控分数和参考环境监控分数得到各预设时间段内各监控区域的运行危险系数和环境危险系数,最后根据生成的区域电力安全系数调整各监控区域的大小、监控频次以及工作人员数量,从而实现了灵活的监控区域用电供电的电力情况,进而实现了更高效的监控区域用电供电的电力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