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层绕组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97347发布日期:2024-01-23 12:2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八层绕组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结构领域,尤其涉及八层绕组电机定子。


背景技术:

1、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新一轮的电机革新,对电机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得电机的发展趋势趋向于扁线方向,扁线电机在高速高频时集肤效应比较大,不同并联支路存在环流导致电流不平衡,增加了电机铜损,对电机的效率和发热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2、目前市场上扁线的绕组方案的层数最多八层,搭配8极或者12极转子,存在着端部尺寸大,功率密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八层绕组电机定子,包括定子本体、槽体、绝缘纸和线组,所述槽体设置于所述定子本体,所述绝缘纸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壁和所述线组之间,所述线组至少包括第一相线组u、第二相线组v、第三相线组w;

3、所述定子本体具有8层绕线层,槽极比为3(部分实例中具体可为定子本体具有至少72个槽体),且任一槽体在任一绕线层中形成槽位,第一相线组u、第二相线组v、第三相线组w均具有至少2个并联支路;

4、任一相线组的第一线圈的起始槽位位于第一定子本体层,且第一相线组u与第二相线组v的第一线圈起始槽位间隔、第二相线组v与第三相线组w的第一线圈起始槽位间隔均为l1槽位,且l1≥3;

5、任一相线组中:

6、任一并联支路尾端的槽位与其后一组并联支路首端的槽位位于同一定子本体层,且间隔为l2槽位,且l2≥2,

7、任一并联支路自第一层至第八层依次绕设在定子本体层中,任一并联支路的两相邻的绕设安置槽位分别位于相邻的两层,并且两安置槽位间隔为l3槽位,且l3≥2,

8、相邻两个并联支路中,第一并联支路的首端与第二并联支路的尾端位于定子本体同侧,第一并联支路的尾端与第二并联支路的首端位于定子本体同侧。

9、在一些方式中,任一相线组的并联支路线圈的两端分别为正、负端极,且分别位于所述定子本体两侧。

10、进一步的,任一相线组中相邻两并联支路中,第一并联支路的正极与第二并联支路的负极位于同侧,第一并联支路的负极与第二并联支路的正极位于同侧。

11、进一步的,任一相线组中:

12、任意两相邻并联支路间,第一并联支路线圈与第二并联支路线圈间为断路;

13、或,首并联支路至尾并联支路,数个并联支路沿电流方向依次首尾相接。

14、在一些方式中,每个定子本体层中的n个槽位序号依次为1~n,且不同定子本体层的1号槽位位于同一槽体中,8层定子本体层自所述定子本体一侧至另一侧每两层形成一个定子本体层组,

15、相邻的两个定子本体层组中,线体端头绕过一定子本体层尾部槽位后进入另一定子本体层头部槽位;

16、其中,任一相线组的2个并联支路均依次绕设在4个定子本体层组中,且任一所述并联支路在同一定子本体层组的两个定子本体层间依次交错绕设,任一并联支路的绕设跨距均为3个槽体。

17、在一些方式中,其特征在于,l2与l3相等。

18、进一步的,所述定子本体具有72个槽体,所述定子本体的任一绕线位为xy位,y为槽体序号1~72中任一,x为定子本体层层数a~j中任一。进一步的,第一相线组u、第二相线组v、第三相线组w均具有2个并联支路;

19、其中,间隔l1为3槽体、间隔均为l2为2槽体、间隔均为l3为2槽体,第一相线组u1延电流向正向依次设置在

20、a5、b8、a11、b14、a17、b20、a23、b26、a29、b32、a35、b38、a41、b44、a47、b50、a53、b56、a59、b62、a65、b68、a71、b2、c5、d8、c11、d14、c17、d20、c23、d26、c29、d32、c35、d38、c41、d44、c47、d50、c53、d56、c59、d62、c65、d68、c71、d2、e5、f8、e11、f14、e17、f20、e23、f26、e29、f32、e35、f38、e41、f44、e47、f50、e53、f56、e59、f62、e65、f68、e71、f2、g5、h8、g11、h14、g17、h20、g23、h26、g29、h32、g35、h38、g41、h44、g47、h50、g53、h56、g59、h62、g65、h68、g71、h2,

21、第一相线组u2延电流向逆向依次设置在

22、a8、b11、a14、b17、a20、b23、a26、b29、a32、b35、a38、b41、a44、b47、a50、b53、a56、b59、a62、b65、a68、b71、a2、b5、c8、d11、c14、d17、c20、d23、c26、d29、c32、d35、c38、d41、c44、d47、c50、d53、c56、d59、c62、d65、c68、d71、c2、d5、e8、f11、e14、f17、e20、f23、e26、f29、e32、f35、e38、f41、e44、f47、e50、f53、e56、f59、e62、f65、e68、f71、e2、f5、g8、h11、g14、h17、g20、h23、g26、h29、g32、h35、g38、h41、g44、h47、g50、h53、g56、h59、g62、h65、g68、h71、g2、h5;

23、第二相线组v1延电流向正向依次设置在

24、a9、b12、a15、b18、a21、b24、a27、b30、a33、b36、a39、b42、a45、b48、a51、b54、a57、b60、a63、b66、a69、b72、a3、b6、c9、d12、c15、d18、c21、d24、c27、d30、c33、d36、c39、d42、c45、d48、c51、d54、c57、d60、c63、d66、c69、d72、c3、d6、e9、f12、e15、f18、e21、f24、e27、f30、e33、f36、e39、f42、e45、f48、e51、f54、e57、f60、e63、f66、e69、f72、e3、f6、g9、h12、g15、h18、g21、h24、g27、h30、g33、h36、g39、h42、g45、h48、g51、h54、g57、h60、g63、h66、g69、h72、g3、h6,

25、第二相线组v2延电流向逆向依次设置在

26、a12、b15、a18、b21、a24、b27、a30、b33、a36、b39、a42、b45、a48、b51、a54、b57、a60、b63、a66、b69、a72、a3、b6、a9、c12、d15、c18、d21、c24、d27、c30、d33、c36、d39、c42、d45、c48、d51、c54、d57、c60、d63、c66、d69、c72、c3、d6、c9、e12、f15、e18、f21、e24、f27、e30、f33、e36、f39、e42、f45、e48、f51、e54、f57、e60、f63、e66、f69、e72、e3、f6、e9、g12、h15、g18、h21、g24、h27、g30、h33、g36、h39、g42、h45、g48、h51、g54、h57、g60、h63、g66、h69、g72、g3、h6、g9;

27、第三相线组w1延电流向正向依次设置在

28、a13、b16、a19、b22、a25、b28、a31、b34、a37、b40、a43、b46、a49、b52、a55、b58、a61、b64、a67、b70、a71、b4、a7、b10、c13、d16、c19、d22、c25、d28、c31、d34、c37、d40、c43、d46、c49、d52、c55、d58、c61、d64、c67、d70、c71、d4、c7、d10、e13、f16、e19、f22、e25、f28、e31、f34、e37、f40、e43、f46、e49、f52、e55、f58、e61、f64、e67、f70、e71、f4、e7、f10、g13、h16、g19、h22、g25、h28、g31、h34、g37、h40、g43、h46、g49、h52、g55、h58、g61、h64、g67、h70、g71、h4、g7、h10,

29、第三相线组w2延电流向逆向依次设置在

30、a16、b19、a22、b25、a28、b31、a34、b37、a40、b43、a46、b49、a52、b55、a58、b61、a64、b67、a70、b1、a4、b7、a10、b13、c16、d19、c22、d25、c28、d31、c34、d37、c40、d43、c46、d49、c52、d55、c58、d61、c64、d67、c70、d1、c4、d7、c10、d13、e16、f19、e22、f25、e28、f31、e34、f37、e40、f43、e46、f49、e52、f55、e58、f61、e64、f67、e70、f1、e4、f7、e10、f13、g16、h19、g22、h25、g28、h31、g34、h37、g40、h43、g46、h49、g52、h55、g58、h61、g64、h67、g70、h1、g4、h7、g10、h13。

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相线组u1的a1位、第一相线组u2的h5位、第二相线组v1的a9位、第二相线组v2的h9位、第一相线组w1的a13位、第一相线组w2的h13位为同性端极。

3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相线组u1的a1位、第一相线组u2的h5位、第二相线组v1的a9位、第二相线组v2的h9位、第一相线组w1的a13位、第一相线组w2的h13位为正端极。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4、实现了电机高功率密度,降低电机端部高度,同定子外径条件下,24极电机对比12极电机,端部尺寸降低15mm。实现在苛刻的空间内电机布置问题,通过多极化扁线绕组设计,保证电机各支路电流平衡,降低电机端部高度,提高电机的输出外特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