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9775发布日期:2023-12-28 01:0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力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的储能发电,特别涉及一种热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1、电池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它与多种活动有关。按照电池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化学电池、物理电池和生物电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种类,按照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三类: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由于燃料电池效率高,又具有节约燃料、污染小的特点,是目前较为有前景的电池之一。本发明实在燃料电池平行发展的基础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池,成为热力电池,本发明热力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本身不产生化学反应,既能储能又能发电的电池设备,可以归入物理电池范畴。热力电池是理想的“内燃机替代者”, 由一种热力电池循环介质和四种储能介质,完成储能发电的闭循环,具有无毒无害,绿色清洁,且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储能,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力电池系统,相比现有技术,结合了相变储热与相变传热,实现等温储热和等温存取热能,提高了储能发电效率,又易于商业实施,具体描述如下:

2、一种热力电池系统,包括低温热水罐、高温热水罐、压缩机、膨胀机、低温相变储热罐、高温相变储热罐、发电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所述膨胀机与发电机电连接;所述压缩机和膨胀机并联在低温相变储热罐和高温相变储热罐之间;所述低温热水罐与低温相变储热罐一端连通;低温相变储热罐的另一端分别与压缩机的入口和膨胀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膨胀机的入口分别与高温相变储热罐连通,所述高温相变储热罐的另一端与高温热水罐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热力电池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并联在所述低温热水罐和低温相变储热罐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二节流阀并联在所述高温热水罐和高温相变储热罐之间。

4、进一步地,所述低温相变储热罐内装有低温相变材料,低温相变材料的周围设有传热管道。

5、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相变储热罐内装有高温相变材料,高温相变材料的周围设有传热管道。

6、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在工作的时候,其入口通过定量控制吸入部分液体或者液体喷雾,使整个压缩过程处于绝热饱和压缩的状态。

7、进一步地,所述并联的压缩机和膨胀机可以用同轴串联的压缩机和膨胀机来替代。

8、本发明的热力电池系统,与现有电池相比,集相变储热、超导传热、高效电热转化及热电转化技术于一体设计,实现等温储热和等温存取热能,可适用于光伏、光热、风电等发电单位和工业园、大型企业等用电单位。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热水罐、高温热水罐、压缩机、膨胀机、低温相变储热罐、高温相变储热罐、发电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所述膨胀机与发电机电连接;所述压缩机和膨胀机并联在低温相变储热罐和高温相变储热罐之间;所述低温热水罐与低温相变储热罐一端连通;低温相变储热罐的另一端分别与压缩机的入口和膨胀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膨胀机的入口分别与高温相变储热罐连通,所述高温相变储热罐的另一端与高温热水罐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电池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并联在所述低温热水罐和低温相变储热罐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二节流阀并联在所述高温热水罐和高温相变储热罐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相变储热罐内装有低温相变材料,低温相变材料的周围设有传热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相变储热罐内装有高温相变材料,高温相变材料的周围设有传热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在工作的时候,其入口通过定量控制吸入部分液体或者液体喷雾,使整个压缩过程处于绝热饱和压缩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的压缩机和膨胀机可以用同轴串联的压缩机和膨胀机来替代。


技术总结
一种热力电池系统,包括低温热水罐、高温热水罐、压缩机、膨胀机、低温相变储热罐、高温相变储热罐、发电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所述低温热水罐与低温相变储热罐一端连通;低温相变储热罐的另一端分别与压缩机的入口和膨胀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膨胀机的入口分别与高温相变储热罐连通,所述高温相变储热罐的另一端与高温热水罐连通。本发明热力电池系统,集相变储热、超导传热、高效电热转化及热电转化技术于一体设计,实现等温储热和等温存取热能,可适用于光伏、光热、风电等发电单位和工业园、大型企业等用电单位。

技术研发人员:祝长宇,丁式平,祝帝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