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光伏阵列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2275发布日期:2024-03-05 14:5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光伏阵列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双面光伏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光伏阵列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bpv双面太阳能光伏组件是一种可以从正面和背面同时吸收并转化太阳光能为电能的装置,潘少峰等人的《反光材料对采用双面光伏组件的屋顶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影响分析》叙述了不同材质反光材料构成的聚光装置对光伏板背部发电量的影响;双面太阳能板的上表面是受到太阳直射光进行发电,而太阳能板背部是通过接收射入地面上的太阳反射光进行发电,这会导致光伏板上表面与背部之间具有工作温度差,对光伏板的使用寿命以及发电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在反光材料的基础上在光伏板背侧设置聚光装置,能够将局部区域的环境光聚集在光伏板背部,以此减少光伏板两面的工作温度差;

2、如公告号为cn109150088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低倍聚光双面电池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支架组件、安装在支架组件上的电池组件以及聚光器,电池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和散热的金属电池边框以及安装在金属电池边框内的双面硅电池,聚光器为低倍率聚光器,双面硅电池与聚光器相对设置,正面接受自然光,同时背面接受聚光器反射聚集光。

3、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上述公告号为cn109150088a的中国专利文件虽然通过聚光器将环境光聚集在光伏板背部,但是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容易导致双面光伏板两面具有较大的温度差,现有聚光器不能够根据光伏板两面温度差进行聚光程度的调整,如何对聚光装置作出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根据双面光伏板两面的温度差情况,对聚光装置的聚光程度进行适应性调整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光伏阵列及光伏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具有太阳光跟踪系统的双面光伏板上进行背部聚光,所述聚光装置包括连接在双面光伏板下方的安装框体,且双面光伏板上预置有用于对两面发电端进行温度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框体上设置有传送皮带组,传送皮带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强反光层和弱反光层,所述安装框体上设置有位于传送皮带组内侧的曲面板,且曲面板用于与双面光伏板背部相对的传送皮带组内表面进行吸附贴合并形成聚光曲面,所述安装框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曲面板的曲度进行调节的曲度调整组件;

4、所述安装框体上设置有可用于对传送皮带组外表面经过的强反光层或弱反光层进行辅助聚光或滤光的卷膜部,且安装框体与传送皮带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卷膜部进行放、卷控制的收卷组件。

5、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体由两侧耳板与位于中部连接的折边槽盒,只有所述传送皮带组与双面光伏板相对面位于折边槽盒内侧,所述传送皮带组上预置有传动轴,且耳板上预置有轴承孔并用于传动轴的贯穿配合,传动轴外端与固定在耳板上的主电机体连接,且所述主电机体控制端与外置控制器连接。

6、优选的,所述传送皮带组上皮带内壁上设置有受磁吸层,所述曲面板外壁上设置有与受磁吸层相互磁吸连接的磁吸部,且所述曲面板外侧延伸端固定在所述耳板上。

7、优选的,所述曲度调整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折边槽盒内的顶弧片,且顶弧片外表面与曲面板背部相接触,单侧所述耳板上设置有副电机体,且副电机体输出轴端与变径块连接,变径块延伸端插入于顶弧片内,副电机体输出轴端的转动带动变径块的定量偏转,从而使顶弧块对曲面板的聚光曲度进行调整,副电机体控制端与外置控制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置在传送皮带组上的推块,推块位于强反光层或弱反光层前端设置,所述折边槽盒两侧具有折边部并构成槽盒结构,且折边部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首部设置有具有电磁铁的外拱部,且限位条尾端设置有翘起部,单侧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用于卷膜部进行自动收卷的扭簧轴,所述卷膜部自由端设置有限位滑动在折边部上的滑块体,滑块体上活动设置有复位弹簧销,且复位弹簧销底端面设置有斜边块,所述电磁铁通电闭合时能够对复位弹簧销产生向上磁吸力,且复位弹簧销的向上运动带动斜边块斜边部不与推块相接触;

9、当电磁铁为断电状态时,推块通过斜边块间接使滑块体向外侧滑移,同时对卷膜部进行展开并用于强反光层或弱反光层进行辅助聚光或滤光;

10、当推块持续对斜边块进行推移时,复位弹簧销顶部伸入至翘起部内并使推块和斜边块分离,此时卷膜部在扭簧销的作用下进行收卷。

11、所述折边部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卷膜部边沿限位滑动的滑槽部,且滑块体滑动配合在滑槽部内。

12、一种光伏阵列,包括双面光伏板以及所述的光伏组件聚光装置。

13、一种光伏系统,包括所述的光伏阵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双面光伏板上下表面温度差较大时,通过强反光层与弱反光层的两级转换降低反射到双面光伏板背面的光照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卷膜部的使用对强反光层与弱反光层的反射太阳光进行二次过滤或者二次聚光,并通过副电机体输出轴端带动变径块的偏转量,从而使顶弧片对曲面板的曲度进行调整,最后会对传送皮带组上表面对应反光层的反射曲度进行调整,能够根据双面光伏板两面的温度差情况,对聚光装置的聚光程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用于安装在具有太阳光跟踪系统的双面光伏板上进行背部聚光,所述聚光装置包括连接在双面光伏板下方的安装框体,且双面光伏板上预置有用于对两面发电端进行温度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上设置有传送皮带组,传送皮带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强反光层和弱反光层,所述安装框体上设置有位于传送皮带组内侧的曲面板,且曲面板用于与双面光伏板背部相对的传送皮带组内表面进行吸附贴合并形成聚光曲面,所述安装框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曲面板的曲度进行调节的曲度调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由两侧耳板与位于中部连接的折边槽盒,只有所述传送皮带组与双面光伏板相对面位于折边槽盒内侧,所述传送皮带组上预置有传动轴,且耳板上预置有轴承孔并用于传动轴的贯穿配合,传动轴外端与固定在耳板上的主电机体连接,且所述主电机体控制端与外置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皮带组上皮带内壁上设置有受磁吸层,所述曲面板外壁上设置有与受磁吸层相互磁吸连接的磁吸部,且所述曲面板外侧延伸端固定在所述耳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度调整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折边槽盒内的顶弧片,且顶弧片外表面与曲面板背部相接触,单侧所述耳板上设置有副电机体,且副电机体输出轴端与变径块连接,变径块延伸端插入于顶弧片内,副电机体输出轴端的转动带动变径块的定量偏转,从而使顶弧块对曲面板的聚光曲度进行调整,副电机体控制端与外置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置在传送皮带组上的推块,推块位于强反光层或弱反光层前端设置,所述折边槽盒两侧具有折边部并构成槽盒结构,且折边部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首部设置有具有电磁铁的外拱部,且限位条尾端设置有翘起部,单侧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用于卷膜部进行自动收卷的扭簧轴,所述卷膜部自由端设置有限位滑动在折边部上的滑块体,滑块体上活动设置有复位弹簧销,且复位弹簧销底端面设置有斜边块,所述电磁铁通电闭合时能够对复位弹簧销产生向上磁吸力,且复位弹簧销的向上运动带动斜边块斜边部不与推块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卷膜部边沿限位滑动的滑槽部,且滑块体滑动配合在滑槽部内。

7.一种光伏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光伏板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聚光装置。

8.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阵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双面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光伏阵列及光伏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当双面光伏板上下表面温度差较大时,通过强反光层与弱反光层的两级转换降低反射到双面光伏板背面的光照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卷膜部的使用对强反光层与弱反光层的反射太阳光进行二次过滤或者二次聚光,并通过副电机体输出轴端带动变径块的偏转量,从而使顶弧片对曲面板的曲度进行调整,最后会对传送皮带组上表面对应反光层的反射曲度进行调整,能够根据双面光伏板两面的温度差情况,对聚光装置的聚光程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勇,赵海亮,李琦,李晶,蒋成伟,郎泽萌,姜大鹏,杨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广核新能源六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