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制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4781发布日期:2024-01-06 23:2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制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动电机,具体为一种变频制动电机。


背景技术:

1、目前用于变频调速驱制动时制动电机的变频调速特性是0~87hz,尽管具有恒转矩的输出特性,其现有的电机变频系统大都是采用的恒v/f 控制系统,这个变频控制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作便宜。这个系统被广泛应用在风机等大型的并且对于变频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地方。这个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开环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满足大多数电机的平滑的变速要求,但是对于动态和静态的调节性能都是有限的,不能应用在对动态和静态性能要求比较严格的地方。为了实现动态和静态调节的高性能,我们只能采用闭环控制系统来实现。

2、但现有技术中,目前变频制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在调速操作中,在更高调速时难以保证原有负载的能力,易产生负载过重使得电机轴承磨损,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重新更换电机,加大了作业经济压力,且整体散热效果不佳,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手动释放力不足,则无法顶到固定座,产生不可靠、不稳定的安全隐患问题,造成无法适应作业环境,因此就需要提出一种变频制动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制动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在调速操作中,在更高调速时难以保证原有负载的能力,易产生负载过重使得电机轴承磨损,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重新更换电机,加大了作业经济压力,且整体散热效果不佳,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手动释放力不足,则无法顶到固定座,产生不可靠、不稳定的安全隐患问题,造成无法适应作业环境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制动电机,包括前端输出壳体,所述前端输出壳体的侧端紧固连接有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的侧端紧固连接有转接壳体,所述转接壳体的侧端表面环绕等分设置有四组对接槽,四组所述对接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后端壳体,所述后端壳体的侧端表面环绕等分设置有四组密封连接柱,四组所述密封连接柱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吊环螺栓,所述后端壳体的边侧紧固连接有散热壳体,且所述后端壳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手动调控组件,所述导电壳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调节制动组件;

3、所述调节制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带,所述第一齿轮带的内部啮合连接有三组第一行星齿轮,三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侧边啮合连接有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侧端设置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侧端内部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侧端设置有光电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的侧端设置有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边侧啮合连接有三组第二行星齿轮,三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边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带,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边侧设置安装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的左端内部设置安装有导电锥形齿轮,所述导电锥形齿轮的内部穿插连接有轴柱,所述轴柱的侧端外部套设安装有制动鼓,所述制动鼓的外部设置有导风通道,其中,所述导风通道和制动鼓安装设置在变频器的右端内部,所述制动鼓的侧端连接设置有转换器,所述转换器的内部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电刷和止刹片,所述转换器的边侧设置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外部设置有定子。

4、优选的,所述手动调控组件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中心端和轴柱穿插连接,所述后端壳体的顶端表面开设有螺纹调节端,所述螺纹调节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手动调节杆,所述手动调节杆的外部安装设置有定位套。

5、优选的,所述手动调节杆的顶部紧固设置有转向阀,所述手动调节杆的底端外部螺纹连接有调控对接端,所述调控对接端的左右两端底部连接设置有定位销,所述调控对接端的左右侧边均紧固连接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底部紧固连接有油封柱,所述油封柱的底部紧固连接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的外部设置有保护油腔衔接座,所述保护油腔衔接座的左右两端均内嵌安装有电磁矫正固定销。

6、优选的,所述制动片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气动柱,所述连接气动柱的底部衔接有气动密封垫片,且所述连接气动柱的底端连通有气动传动杆,所述气动传动杆的侧端外部设置有限制片环。

7、优选的,所述限制片环的侧端紧固连接有弹簧,所述气动传动杆的侧端设置有气动矫正轴套,所述气动矫正轴套的内部设置有注油腔。

8、优选的,所述前端输出壳体的中心端设置安装有输出轴,所述前端输出壳体的前侧表面紧固安装有输出卡合键套。

9、优选的,所述导电壳体的顶部安装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散热壳体的边侧设置有散热栏栅,所述散热壳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散热轴流风机。

10、优选的,所述后端壳体的内部套接安装有锥形套筒,所述锥形套筒的边侧环绕等分设置有四组限制条。

11、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的左右侧端分别连通有循环涡流制冷管,所述循环涡流制冷管的侧端连通设置有半导体源瓶恒温阱。

12、优选的,所述前端输出壳体、导电壳体、后端壳体和散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安装基座,所述减震安装基座的四端边角表面上均贯通开设有安装口。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中,通过在调节制动组件配合下,使得当轴柱进行转动时,带动转换器使得转子在定子的外部周侧进行作业,进而使得整体装置进行启动,当需要进行变频作业时,在第一齿轮带、三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一太阳齿轮配合下,在轴柱的外部形成第一组传动齿轮端,便于对轴柱进行限制,其次,在微动开关配合下,当接收到控制电讯号时,使得差速器对第一太阳齿轮进行控制,便于差速器带动第一太阳齿轮在轴柱的外部进行套设安装,接着在光电编码器配合下,对转子进行旋转时的转速、加速度和方位进行实时监测,当产生变频信号时,光电编码器发送新的控制指令至变频器,使得变频器带动制动鼓对轴柱进行调节作业,且在轴柱进行转动时,利用第二太阳齿轮、三组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形成减速调节结构,保障轴柱的作业使用性,整体上述结构有效当转换器、转子、定子、电刷和止刹片进行作业时,控制整体产生过载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微调转速频率作业,保障整体装置高调速时的原有负载作业,避免负载过重时造成电机轴承磨损,减少了作业经济压力。

15、2、本发明中,通过在手动调控组件配合下,可以利用转向阀带动手动调节杆在螺纹调节端内部进行拧动,使得手动调节杆进行调节,减少传统手动释放方式由于受力基准作用于防护罩壳上,如手动释放力过大,极易破坏防护罩壳固定的稳定性,如手动释放力不足,则无法顶到固定座,产生不可靠、不稳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在手动调节过程中,当手动调节杆进行上下螺纹转动时,带动调控对接端进行同步上下运转,且在定位销作用下,便于和保护油腔衔接座的顶壁表面定位固定,当到达保护油腔衔接座顶壁表面所开设的预设定位槽内部时,使得连接销带动油封柱和制动片在保护油腔衔接座内部进行安装,接着电磁矫正固定销接收到电信讯号后键进行启动,使得电磁矫正固定销对所安装的制动片的表面边侧进行固定限制,从而对轴柱进行限制,保障整体变频制动电机的控制作业。

16、3、本发明中,在手动调控组件的配合下,当制动片对轴柱限制时,可以利用气动传动杆使得气动矫正轴套同步对轴柱的表面进行接触,使得限制片环和弹簧的配合下,便于对接触中的轴柱进行力的消减,避免在过高的转速中进行限制时,易造成轴柱磨损的问题,且在保护油腔衔接座的作用下,当对轴柱的表面进行接触时,使得注油腔贴合轴柱的外表面,在轴柱的减速周圈转动下,便于保护油腔衔接座在负压作用下,使得油液从注油腔的间隙中进行溢出,对轴柱均匀涂抹,同时在轴柱的转动过程中产生高温,对长时间在注油腔所残留的油渣进行高温清理,避免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造成注油腔堵塞的问题。

17、4、本发明中,通过在导风通道、导风槽、循环涡流制冷管和半导体源瓶恒温阱配合下,当散热轴流风机对整体装置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热流进行排导时,进行热流导风,使得热流从循环涡流制冷管中进入半导体源瓶恒温阱中,在循环涡流制冷管作用下,使产生的高速热气流产生漩涡分离出冷、热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输送至半导体源瓶恒温阱而获得制冷作业,并在半导体源瓶恒温阱作用下,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后,再次利用循环涡流制冷管和导风槽输送至导电壳体内部,有效利用电机所作业的余热,保障整体装置的使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