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62058发布日期:2024-03-22 10:15阅读:7来源:国知局
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1、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可以分为无线蓝牙耳机和充电仓两部分。充电仓在耳机放入时为耳机充电,每只tws耳机通过两个耳机充电接口与充电仓连接,两个耳机充电接口分别作为电源端和接地端以实现充电仓对耳机的充电功能。蓝牙tws耳机一般以线性充电的方式实现本身电池充电,通过设定的反馈电路,确保耳机充电接口中电源端的输出电压高于待充电耳机电池电芯的电压。

2、相关技术中,在对tws耳机开始充电的情况下,耳机充电仓使用仓内电池升压,在耳机充电接口的电源端提供5v的恒定电压。在耳机充电过程中,电源端的电压保持5v恒定不变,采用线性充电的方式对tws耳机进行充电。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在充电过程中,由于耳机充电接口的电源端电压保持不变,会造成耳机充电接口的电源端电压和耳机电池的电池电压之间存在较大的电压差,产生线性损耗。这样,将导致部分能量以热能或辐射的方式被消耗掉,造成能量损耗。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以减少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充电的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用于检测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充电电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主控电路,分别与电压检测电路和充电电路连接,用于根据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的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为充电电路提供可变的充电电压;其中,充电电压高于电池电压,且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压的电压差小于预设值。

4、可选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支路,分别与主控电路和待充电设备连接;充电支路工作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充电支路工作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根据主控电路提供的充电电压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充电支路工作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控制支路,分别与充电支路和主控电路连接,用于根据主控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充电支路工作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5、可选地,充电支路包括:第一电阻和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管;pmos管的源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并联于第一并联端;pmos管的漏极和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并联于第二并联端;第一并联端与主控电路连接,第二并联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pmos管的栅极与控制支路连接;其中,在控制支路输出第一电压的情况下,pmos管被导通,充电支路工作于第一状态;在控制支路输出第二电压的情况下,pmos管被关断,充电支路工作于第二状态;其中,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6、可选地,控制支路包括:第二电阻和nmos(ne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管;第二电阻的一端与p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nmos管的漏极并联与pmos管的栅极连接;nmos管的栅极与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获取主控电路的控制信号;其中,在主控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情况下,nmos管被导通,并在漏极输出第一电压,控制pmos管被导通;在主控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nmos管被关断,并在漏极输出第二电压,控制pmos管被关断。

7、可选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阻,一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主控电路连接;第四电阻,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用于将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分压,主控电路根据在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检测的电压计算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

8、可选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模块,分别与nmos管的栅极和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控制noms管的导通或关断;还用于根据在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检测的电压计算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可变电压升压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和充电支路连接;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为充电支路提供可变的充电电压。

9、可选地,用于充电的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一端分别与待充电设备和主控模块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流过第五电阻的电流,控制nmos管的导通或关断。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电路获取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主控电路根据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调整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其中,调整后的充电电压高于电池电压,且调整后的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压的电压差小于预设值。

11、可选地,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待充电设备开始充电;或,距离前一次调整充电电压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从待充电设备流出的电流小于阈值电流。

12、可选地,主控电路根据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调整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包括:在连续多次获取的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主控电路根据该电池电压计算预测充电电压;在预测充电电压小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主控电路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调整为预测充电电压;或,在预测充电电压大于或等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主控电路关闭,并结束充电。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在充电过程中,主控电路可以根据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及时调整充电电压,使充电电压略高于电池电压。由于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压的电压差小于预设值,实现了低压差充电,从而减少高电压差带来的线性损耗,进而减少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此外,减少能量损耗,还能增加对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次数,相较于高电压差充电,低电压差充电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寿命的损耗更小,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充电支路包括:第一电阻和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管;pmos管的源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并联于第一并联端;pmos管的漏极和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并联于第二并联端;第一并联端与主控电路连接,第二并联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pmos管的栅极与控制支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支路包括:第二电阻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管;第二电阻的一端与p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nmos管的漏极并联与pmos管的栅极连接;nmos管的栅极与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获取主控电路的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压检测电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主控电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一种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电路根据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调整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消费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充电的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用于检测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充电电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主控电路,分别与电压检测电路和充电电路连接,用于根据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的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为充电电路提供可变的充电电压;其中,充电电压高于电池电压,且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压的电压差小于预设值。在充电过程中,主控电路可以根据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电压及时调整充电电压,使充电电压略高于电池电压,实现低压差充电,从而减少高电压差带来的线性损耗,进而减少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唐闻,王彬,陈湘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