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储能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0973发布日期:2024-01-06 23:2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储能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储能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电池储能系统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储能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调峰填谷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应用,主要是针对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发电特点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当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不足或过剩时,传统的电力系统往往难以满足电网的负荷需求,这就需要一种灵活的储能系统来平衡供需差异,而电池储能系统正是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技术手段之一。

2、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储存和释放电能,可以在电网负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实现谷峰调度,从而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公开号为cn116365141a的电池架、储能装置以及储能系统,涉及车辆新能源技术领域,该现有技术包括:框架、多对承载件以及多对导向件,承载件沿框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承载件沿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承载件和框架限定出多个容置空间;每对承载件沿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导向件沿框架的高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于多对承载件的上方,多对导向件沿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每对导向件沿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针对电池储能时依旧存在一些缺陷:

4、1.上述现有技术中电池模块在放置到电池架上进行充放电过程中,其两个电池模块相互贴紧,在充放电时可能存在因热量更高而发生爆燃等危险,同时还会降低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5、2.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承载件和框架限定出多个的容置空间,当每个容置空间的大小相同,插入方向是以电池模块时两端都可以进入,人为操作时可能存在电极方向错误,导致电池模块损坏,甚至发生短路爆燃等情况,从而影响电池模块的工作稳定性。

6、基于此,在上述观点的陈述下,现有技术对电池储能的方式依旧具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装置及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多个沿纵向等间距分布的支撑底板,相邻所述支撑底板之间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支撑隔板,底部所述支撑底板的下侧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支撑底板之间通过若干支撑隔板分割成若干等区域的充电仓,所述充电仓内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支撑封板,所述充电仓内背离在支撑封板的一端通过扭簧铰接有支撑门板,所述支撑门板和支撑封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与正极或负极连接的充电块,多个所述支撑门板上均设置有锁定装置;顶部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若干所述充电仓底部均设置有用于过热保护的过热断电装置。

3、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门板背离铰接端下侧的锁块,所述锁块的上端开设有锁孔,所述支撑门板朝向锁块一侧的支撑隔板上开设有与锁块对应的锁槽,所述支撑隔板上开设有与锁孔连通的插销槽,所述插销槽内滑动设置与锁孔对应的l型插销,所述l型插销背离支撑隔板一侧的下端设置有插销斜面,所述l型插销的上端与插销槽之间设置有插销弹簧。

4、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开设在充电仓内壁上的通风孔,顶部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

5、优选的,所述过热断电装置包括支撑封板上对称且滑动穿设的滑动杆接电段,所述滑动杆接电段位于充电仓内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滑动杆接电段背离推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盘,所述推板与支撑封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

6、所述充电仓内底部开设有位于从中间向插销槽延伸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充电仓中间部设置有蛇形段,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导热管,且导热管的一端延伸至l型插销的下端为竖直段,所述导热管的竖直段内滑动设置有与l型插销连接的插销杆。

7、第二方面,一种电池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和负极的通电端,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分隔板接电段,相邻所述分隔板接电段与电池箱之间形成电池仓,所述电池箱顶部设置有中空结构且可拆卸的电池盖,若干所述电池仓内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箱和与电池盖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电源的电源连通机构,所述电池盖内设置有用于切换串联和并联的调节机构接电段。

8、优选的,所述电池箱前端的通电端和支撑封板上的充电块均为凹陷部,支撑门板的充电块和电池箱后端的通电端均为凸出部,电池箱前端的凹陷部与支撑门板的凸出部插接接触,电池箱后端的凸出部与支撑封板的凹陷部插接接触。

9、优选的,所述电池盒包括蓄电盒,所述蓄电盒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蓄电盖,蓄电盒上端上对称穿设有正极和负极的导电端子,位于同一电池箱内的且左右分布的两个蓄电盒导电端子同极相对分布。

10、优选的,所述电源连通机构包括电池仓内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底部设置有通电块,所述电池盖底部设置有与通电端子一一对应的连接环,若干所述连接环上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设置有凸出盘,所述凸出盘的凸出端延伸至滑动槽内并与通电块电性连通,所述凸出盘与电池盖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

11、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接电段包括电池盖中空结构内设置的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上穿设有与滑动槽一一对应的导电伸缩杆,且导电伸缩杆的伸缩端向下顶出,所述导电伸缩杆贯穿至电池盒内与凸出盘的凸出端抵触,所述电池盖内底部中间处设置有导电连杆,且导电连杆的长度自前往后延伸分布,电池盖内底部对称滑动设置有第一导电杆,且两第一导电杆以导电连杆为对称线对称分布,两第一导电杆同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和导电连杆上均设置有若干与对应导电伸缩杆一一对应的导电段,导电连杆与电池箱后侧的凸出部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一导电杆或第二导电杆与电池箱前侧的凹陷部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12、若干所述电池仓的左侧导电伸缩杆上端均设置有朝向电池仓另一侧倾斜的通电杆通电连杆,所述电池仓内右侧导电伸缩杆的上端转动设置有与其左右相邻通电连杆,同一电池仓的通电杆通电连杆与通电连杆电性接触;

13、通电连杆朝向电池仓中部的一端转动且滑动安装有连接杆,导电连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也设置有多个连接杆,电池盖上端滑动设置有调节架连接杆,所述电池盖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调节架连接杆滑动的滑移孔,所述连接杆上端与调节架连接杆连接,所述绝缘隔板中部开设有滑移孔,位于导电连杆上的连接杆穿过滑移孔后与调节架连接杆连接,所述调节架连接杆位于第二导电杆的一端贯穿至电池盖内并与第二导电杆连接;

14、所述调节架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至电池盖内滑动设置有位于绝缘隔板上端的凵型通电杆,所述凵型通电杆左端与电池箱左侧前端的蓄电盒左侧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凵型通电杆右端与电池箱右侧前端的蓄电盒左侧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导电连杆和右侧第一导电杆的后端均设置有接电段,导电连杆上的接电段与电池箱左侧后端蓄电盒的右侧导电伸缩杆电性接触,右侧第一导电杆的接电段与电池箱右侧后端蓄电盒的右侧导电伸缩杆电性接触,所述调节架连接杆上设置有与电池盖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杆接电段。

1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6、本发明在电池储能装置充放电过程中,通过散热装置控制充放电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过热断电装置配合锁定装置,当电池储能装置充放电过程中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对其进行断电,从而保证电池储能装置的工作安全。

17、2.本发明在充电时通过电池箱后端的导电端凸出部和支撑门板充电块上的凸出部弧相互抵触,使支撑门板无法关闭,从而提醒工作人员电池储能装置放入到充电仓错误。

18、3.本发明的在电池储能装置充放电过程中,散热装置会启动,使空气流通以带走电池储能装置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同时避免过热断电装置被触发,使电池储能装置可以正常的充放电,从而提高了电池储能装置充放电的安全性好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