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电源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54762发布日期:2024-01-06 23:4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相电源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源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相电源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的功耗越来越高,处理器工作时需求的电流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处理器的电流需求,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常采用多相电源供电。

2、目前,常规技术中的电压调节控制器无法调整各个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从而无法调整各个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之间的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相电源和电子设备,用于在重载状态下,调整多相电源中处于工作状态的的各相的输出电流之间的比例。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相电源,该多相电源可以包括:电压调节控制器、m个电源模块和m个采样模块。其中,电压调节控制器可以包括:平均模块、m个电流调整模块、控制信息生成模块和m个检测模块,且各个检测模块的阻值可调整。此处,m为正整数。各个检测模块可以获取对应的电源模块的检测电压。检测电压可以表示对应的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平均模块可以获取处于工作状态的多个电源模块的平均电压。

4、具体的,电压调节控制器的输入端耦合至处理器的输出端,电压调节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耦合至各个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电压调节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耦合至各个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各个电源模块的供电端耦合至电压源,各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处理器的供电端。

5、m个采样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耦合至m个电源模块的输出端,m个采样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耦合至m个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平均模块的输入端。各个采样模块用于采集对应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

6、m个电流调整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分别耦合至m个检测模块的输出端,m个电流调整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耦合至平均模块的输出端,m个电流调整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控制信息生成模块分别耦合至m个电源模块的输入端。m个电流调整模块的输出端可以是电压调节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也就是说,每个电流调整模块可以获取对应的检测模块的检测电压,以及平均电压。

7、本技术提供的多相电源中,可以根据处于工作状态的各个电源模块的预设输出电流、初始设计输出电流,调整对应的检测模块的阻值。此时,由于每个检测电压均等于平均电压,因此每个电流调整模块可以指示控制信息生成模块对应的电源模块发送对应的控制信息,以调整对应的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基于对应的电流调整模块发送的对应的控制信息,电源模块可以将输出的电流增大、减小或者保持不变,使得每个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与对应的预设输出电流相等。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相电源可以调整各相之间的电流比例。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平均模块可以包括:m个第一跨导运放、第一滤波器、第三电阻和平均计算子模块。具体的,m个第一跨导运放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分别耦合至m个采样模块的输出端,m个第一跨导运放的输出端均通过第一滤波器耦合至第三电阻。平均计算子模块与第三电阻并联,且平均计算子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m个电流调整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9、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个检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二跨导运放、第二滤波器、电阻可调模块和电压获取模块。具体的,第二跨导运放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分别耦合至采样模块的输出端,第二跨导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滤波器耦合至电阻可调模块。电压获取模块与电阻可调模块并联,且电压获取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对应的电流调整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10、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阻可调模块可以包括寄存器。寄存器可以包括q个比特位。q个比特位的值与电阻可调模块的阻值一一对应。此处,q为正整数。当然,电阻可调模块也可以是其他任意的可变电阻。

11、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各个电源模块可以包括:驱动芯片、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电感。具体的,驱动芯片的控制端耦合至电压调节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耦合至电压调节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场效应管的控制端、第二场效应管的控制端。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一端用于耦合至电压源,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耦合至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一端、电感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耦合至处理器的供电端。

12、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各个电源模块中场效应管的参数相同,且各个电源模块中电感的感值相同。

13、基于此,各个电源模块的最大输出电流也相同(即多相电源在重载状态下可以等比例输出电流),且各个电源模块的损耗也相同。因此,在重载状态下,电压调节控制器可以控制m个电源模块中任意多个电源模块工作。在轻载状态下,电压调节控制器可以控制m个电源模块中任一个电源模块工作。

14、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 m个电源模块包括l个第三电源模块、(m-l)个第四电源模块。此处,l为小于m的正整数。其中,第三电源模块中场效应管的参数与第四电源模块中场效应管的参数相同,且第三电源模块中电感的感值大于第四电源模块中电感的感值。

15、电感的感值越大,则电感的损耗越小。在不同的电源模块的场效应管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电感的损耗越小,则电源模块的损耗越小。因此,第三电源模块的损耗小于第四电源模块的损耗。基于此,在轻载状态下,多相电源可以控制任一个第三电源工作,从而提升多相电源的轻载效率。

16、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m个电源模块包括p个第五电源模块、(m-p)个第六电源模块。此处,p为小于m的正整数。其中,第五电源模块中场效应管的通流能力小于与第六电源模块中场效应管的通流能力,且第五电源模块中电感的感值大于第六电源模块中电感的感值。

17、场效应管的通流能力越小,则场效应管的损耗越小。同时,电感的感值越大,则电感的损耗越小。因此,第五电源模块的损耗小于第六电源模块的损耗。基于此,在轻载状态下,多相电源可以控制任一个第五电源工作,从而提升多相电源的轻载效率。

18、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各个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采样电容。具体的,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合至电感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合至采样电容的第一端。采样电容的第二端耦合至电感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采样电容的第一端还耦合至各个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平均模块的输入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合至各个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平均模块的输入端。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相电源的输出电流调整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多相电源。该方法可以包括:

20、基于目标电源模块的初始设计输出电流小于对应的预设输出电流时,减小目标检测模块的阻值,目标电流调整模块向控制信息生成模块发送第一目标指示信息。其中,第一目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控制信息增加控制信息的占空比。

21、控制信息生成模块基于第一目标指示信息,向目标电源模块发送第一目标控制信息。其中,第一目标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电源模块将目标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提高至对应的预设输出电流。

22、基于目标电源模块的初始设计输出电流大于对应的预设输出电流时,增大目标检测模块的阻值,目标电流调整模块向控制信息生成模块发送第二目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目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控制信息减小控制信息的占空比。

23、控制信息生成模块基于第二目标指示信息,向目标电源模块发送第二目标控制信息。其中,第二目标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电源模块将目标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降低至对应的预设输出电流。

24、其中,目标电源模块为多相电源中处于工作状态的任一电源模块;目标检测模块为目标电源模块对应的检测模块;目标电流调整模块为目标电源模块对应的电流调整模块。

2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压源、处理器、微控制器,以及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多相电源。电压源的输出端耦合至多相电源的供电端、微控制器的供电端。多相电源的控制端耦合至处理器的输出端、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多相电源的输出端耦合至处理器的供电端。

26、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技术效果参照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重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